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率制度的选择一直是国际金融领域争论不休的问题。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复杂多样,对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这些影响因素本身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而由这些多因素差异性决定的汇率制度必然呈现多样化。但无论如何选择各自的汇率制度。各国都不能摆脱“不可能三角”的束缚。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显然不是简单地选择哪一种汇率制度的问题,而是应该在“不可能三角”理论框架下区分不同的时期进行汇率制度选择的战略安排。在迈向开放经济的背景下,我国汇率制度的取向应该是逐步走向独立浮动,而“中间制度”可以作为一种过渡性的安排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2.
汇率目标区理论和有管理的浮动制度理论作为两种主要的中间汇率制度理论,各有其优缺点。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并未明显地呈现出汇率制度的选择收敛于两极制度,中间汇率制度仍将继续构成未来实际汇率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只能按照严谨的成本收益分析,根据本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特点,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博弈能力,以及其他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主导性因素,选择成本最小而又最适合本国实情的汇率制度。在中国金融渐进开放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革趋势应是选择符合中国实情的中间汇率制度,同时要逐渐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  相似文献   

3.
汇率制度的选择和汇率水平的确定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决策之一。本文从几种基本的汇率决定机制出发,对我国1994年以来汇改所做的努力予以肯定。并详细分析了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7月宣布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方案的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我国汇改的进一步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汇率制度选择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合适的汇率制度会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不合适的汇率制度则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在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币升值加速的情况下,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近年兴起的几种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主要有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和两极汇率制度理论等,并分析了这些理论之间的关系,最后特别指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任何汇率制度都不能适合所有的时期,也没有一种汇率制度可以适用于任何国家,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更是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在回顾不同国际货币体系时期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探讨以36个发展中国家为样本,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从1880年起的100多年的国际汇率体系的演变历程表明: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体系。在整个演变期间,有关汇率制度选择的争论从未停止,相关争论主要围绕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孰优孰劣(简称固定与浮动之争、两极之争)以及两极与中间之争,即两极汇率制度和中间汇率制度之争。本文重点讨论的是两极与中间之争,并探讨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在内地股票市场和香港股票市场同时上市,其中,A+H双重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存在较大差异,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汇率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对双重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汇率风险暴露问题进行研究,并对汇率制度改革前后两地股票的价格差异问题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首先,汇率制度改革之后,汇率暴露风险显著的上市公司数目增多。其次,有海外业务的上市公司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更大。再次,汇率制度改革之后,双重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差异缩小。  相似文献   

8.
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可将基于BBC规则的监控汇率带体制作为近期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基于汇率制度影响因素的汇率制度选择:一个理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转换过程,影响汇率制度的因素包括许多方面。基于影响汇率制度的经济因素,应从经济结构特征、价格确定及货币危机理论等角度探讨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基于影响汇率制度的政策因素,应从政策配合、BBC规则及政府信誉等角度探讨汇率制度选择理论。此外,对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讨论在20世纪90年代多次金融危机后开始大量增加,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原罪论”与“浮动恐惧论”。  相似文献   

10.
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缺陷与风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还不是一种真正的汇率制度,它只是向完全浮动汇率制度过渡的一种中间形态.因此,这种汇率机制必然存在许多制度缺陷和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性使我国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都承受了一定的风险.鉴于此,有必要对我国汇率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汇率制度安排是一国面对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的理性选择,也是国际国内利益权衡动态博弈的产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99年对汇率的分类具有高度权威性,而其分类本身也在不断地改进。影响汇率制度安排的基本因素有经济规模、经济开放度、产业结构、资本流动程度和政治稳定性等。一国汇率制度的安排是种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各影响因素在不同情况下的效能会有差异,其综合影响力的权重是变动不居的。  相似文献   

12.
去年,我国进行了汇率制度改革,理论界对这一改革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本文“从三元悖论”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现行汇率制度存在的新问题入手,应该选择汇率目标区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以之为跳板,从而逐步向完全的浮动汇率制度过渡。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汇率传递理论,将价格指数、汇率及相关国内外控制变量联系起来研究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与其他研究不同,本文在汇率水平基础上增加汇率波动率这一因子,并将汇率制度改革作为虚拟变量引入建立ARDL模型,研究汇率水平及其波动对国内物价水平影响及汇率制度改革对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1998年至2012年间月度数据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及波动与国内物价水平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是汇率传递效应不完全,影响物价水平的重要因素还包括CPI自身的滞后惯性及货币供应量,汇率制度改革对汇率传递效应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试析人民币汇率改革三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已成为国内外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热”词。特别是自2002年以来,随着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不断增加,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问题日益受到全球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然而,国内外对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问题也存在着许多疑问或不理解,甚至也存在着一些误解。例如,中国究竟应当选择何种汇率制度、如何确定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如何操作等等。  相似文献   

15.
张三宝  周宇 《新金融》2017,(6):19-25
汇率制度选择问题长期以来是国际金融领域关注和争论的重要论题。本文通过对2001年至2014年全球汇率制度变化的梳理,发现选择中间汇率制度的经济体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上升趋势,这一事实与传统的"中间汇率消失论"相悖。通过对全球汇率制度与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开放度关系的分析,本文认为中间汇率制度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了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建议,即,维持和优化当前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有的认为应该保持现行的制度,有的认为应向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过渡。本论述了中国现行汇率制度的缺陷。指出在新的金融环境下,扩大汇率浮动范围是必要和可行的,并将目标汇率区作为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过渡性选择。  相似文献   

17.
简单汇率形成机制下的汇率预期和货币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目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下的汇率预期问题。通过理论模型,本文证明了在简单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下汇率预期所具有的特点,以及汇率预期和利率因素对微观经济主体货币选择的影响;而实证结果验证了人民币与美元的名义利率差以及与预期有关的信息变量的变化,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汇率预期及货币选择具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结论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条件的启示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应以强制结售汇制度的放宽为前提;另一方面,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应当选择人民币利率低于美元利率、我国的贸易收支顺差减少以及国外直接投资流入速度放慢的时候启动,这将为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陆文磊 《新金融》2004,(9):32-36
本探讨了目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下的汇率预期问题。通过理论模型,本证明了在简单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下汇率预期所具有的特点,以及汇率预期和利率因素对微观经济主体贷币选择的影响;而实证结果验证了人民币与美元的名义利率差以及与预期有关的信息变量的变化,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汇率预期及货币选择具有显影响。本的结论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条件的启示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应以强制结售汇制度的放宽为前提;另一方面,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应当选择人民币利率低于美元利率、我国的贸易收支顺差减少以及国外直接投资流入速度放慢的时候启动,这将为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周语洋 《中国外资》2009,(24):37-38
本文通过对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内容与特点进行细致分析,明确了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目标,预测了未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方向和最终选择,进而给出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1992年欧洲汇市危机看联系汇率制的安与危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王联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国际汇率制度进入多元化时期以来,汇率制度的选择成为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毫无疑问,这种选择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决定一种汇率制度的最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