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黄薇  黄安定 《当代经济》2007,(8X):128-129
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推动西部经济增长和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决定性要素。然而,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教育投入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着西部人力资本的投资水平。文章建立了基于政府教育扶持的人力资本积累模型,讨论政府教育扶持对投资性消费创造人力资本的促进作用。进而,引入"人力资本转换率"的概念,并把政府教育扶持细化为直接扶持和间接扶持,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模型探讨了政府在总的扶持资金一定的情况下,如何最优化其对创造人力资本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逯进  李霞 《财经科学》2007,(8):111-117
通过"教育年限法"和"教育成本法"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对比,并运用人力资本溢出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各省区人力资本积累和外溢的增长效应做出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有效劳动模型,进一步深入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总贡献率.此外,还对资本、劳动力及技术水平的增长贡献率做出了核算.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积累与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本的积累对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西部地区的发展应走人力资本积累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分析了妨碍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吸引外地人才,完善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财政分权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十分普遍。本文以探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如何"更好地分权"为目标,从教育支出分权入手,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教育支出由哪级政府承担更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理论上通过构造分权模型结果表明,当地方政府对人力资本积累作用越大时,越应该分权。面板数据的实证回归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教育支出过度分权于县级政府,而且存在着东、中、西部的地区差异,提高中央教育支出的集权程度,会对中部的人力资本积累有更正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健康和教育人力资本对全国和地区人均经济增长率以及对地区经济收敛性的影响效应.通过对截面数据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B收敛,但有显著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初期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且健康人力资本对产出的效应要高于教育人力资本;东中西部地区的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均有显著影响,健康人力资本在中西部地区影响显著,东部地区由于人口老龄化因素,健康人力资本影响不显著;西部地区经济收敛速度较快,且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助于西部实现对东部地区经济的赶超.  相似文献   

6.
教育投入的直接产出为人力资本,间接产出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运用卢卡斯模型和经过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1996—2006年中国东、中、西部教育经费、GDP、人力资本存量、劳动力的面板数据进行不同地区基础教育投入产出差异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直接产出效率为西部〉东部〉中部;间接产出效率为西部〉中部〉东部。显然,西部教育投入具有更高的产出效率,政府对西部地区应侧重增加教育投资,对东部地区应侧重进行教育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7.
杨云 《经济问题探索》2006,(12):114-119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多种原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面临多重困难。本文以人力资本积累理论为视角,通过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模型理论和人力资本积累在西部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的机理的研究分析,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于提高人力资本积累。  相似文献   

8.
杨坚 《经济经纬》2012,(4):11-15
笔者通过理论模型的建立以及实际数据的实证分析,对山东省人力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结论表明,现行的公共教育体制对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物质资本和对外开放有利于人才的聚集和流动,促进了人力资本积累,进而有利于经济增长;财政分权有利于经济增长和人力资本积累;过度的财政负担不利于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最后还从政府的角度给出了加快山东省人力资本积累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教育投入比与地区经济增长差异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在Lucas(1988)等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本的教育投入主体分为非政府教育投入和政府教育投入两类,分析均衡条件下两类教育投入比与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较好地刻画了在一定条件下非政府教育投入对于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以此为基础,用1996—2005年中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分类比较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的政府和非政府投入对于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具有短期效应。在教育投入比相对较低的地区,物质资本投入是拉动经济增长主要原因,而非政府投入的增长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本与教育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爱荣 《经济论坛》2002,(17):65-65
一、正确理解人力资本与教育投资的辩证关系 所谓的人力资本是靠对人的投资和受教育时放弃的收入形成的资本。它的实质是人力投资在劳动者身上的凝固,具体体现为人的工作的智能和技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分析考察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教育投资对人力资本的积累起决定性的作用,具体的关系,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教育投资为人力资本增值创造了条件。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积累的基础,人力资本积累是教育投资的结果。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是人力资本积累的一种形式。人们通过受教育获得知识技能,增加了人类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又促进教育的发展。因此,教育投资为人力资本增值创造了条件,它可以直接推动国民收入的增加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了影响地区差距的相关要素,认为初始人力资本存量、地区间人力资本流动和人力资本的激励制度差别都会显地影响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因此。进行长期的人力量本积累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提出了西部地区进行人力量本积累的“两阶段模式”。  相似文献   

12.
运用协整理论和因果关系检验理论,对我国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水平与政府人力规模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协整回归和误差修正模型表明,在长期内我国西部地区的政府人力规模与人力资本水平存在稳定的负相关关系,短期内同样存在这种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存在政府人力规模增长对人力资本水平的单向因果关系;并根据文章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M-R-W增长模型框架下,将人力资本的内涵扩展至教育和健康两个方面。用教育收益率修正了教育人力资本指标,而健康则主要从投入角度加以测度。应用传统的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DGMM)估计教育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力资本促使全国省际间人均GDP增长出现明显的"俱乐部"收敛现象,而三大地区内部的经济增长则表现出条件收敛趋势。从教育人力资本产出弹性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正从物质资本向人力资本方向转变。以每万人拥有床位数代表的健康人力资本促进了全国及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2007年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CHIP)、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等数据,在二元劳动力市场背景下,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了地区出口企业生产率提高对中国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区出口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不仅有利于中国城镇和农村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而且也有助于劳动者子女教育投入的增长,能够促进中国人力资本的长期积累和提升。另外,其对农村劳动者正式教育的促进作用要显著大于城镇劳动者,而对农村劳动者脱产职业培训的促进作用却显著小于城镇劳动者;在子女教育投入方面,对辅导班教育投入的促进作用要显著大于基本教育投入。上述结论意味着,引导我国出口结构向具有生产率优势的行业转变对于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长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自然资源纳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探讨了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2000—2009年30个省(除西藏)的地区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在我国各地域之间存在差异性影响。对于东部省份而言,存在"资源之咒"现象,且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对中、西部而言,并不存在"资源之咒",人力资本对中部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显著,而对西部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和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耦合关系,发现我国各地区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耦合协调度偏低,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的协同作用效果因此减弱.区域间人力资本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西部地区健康投入、教育投入和两者耦合度都远低于东部地区.因此,为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合理的分配资源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健康人力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的整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育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可以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及科学技术进步,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建立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政府公共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的公共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对公共教育投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较长的持续影响效应,但公共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并不显著,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是非对称的。  相似文献   

18.
结合中国城镇化的特点,对贝克尔的人力资本模型和罗默的内生增长模型进行了调整,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城镇化通过人力资本积累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和作用效果. 研究发现,城镇化将从成本和收益两个方面影响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带来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和人力资本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并最终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在此基础上,利用2005~2012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城镇化、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通过人力资本积累这一途径,城镇化水平提高可以极大地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健康、教育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与教育是人力资本诸多形成方式中最重要的两种,长期以来内生增长理论强调和重视教育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但健康与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健康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在Lucas(1988),Van Zon和Muysken(2001)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最终产品、健康和教育的三部门模型。静态均衡、转移动态和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在总体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中,健康对广义人力资本的贡献份额大于教育;健康的增量而非健康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健康的改善必须同时辅以教育人力资本的提高才能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公共健康支出对于健康人力资本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促进发展机会的均等和减贫;重视人力资本积累的经济体在10-15年后会呈现明显的经济绩效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张晓阳 《财经科学》2010,(4):118-124
经济增长的初期,固定资本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显著,而到了经济发展的中后期,人力资本的作用逐渐体现出来。我国西部地区在1980-2007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这两个阶段的转折点是1996年,转折的一个根本因素是人力资本。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力资本积累阶段是相对应的,人力资本正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西部地区必须采取适度超前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的步伐,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