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含义 信息披露制度也叫公示制度、公开披露制度.是上市公司为保障投资者利益,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而依照法律的规定必须将其自身的财务变化,经营状况等信息和资料向证券管理部门和证券交易所等报告,并向社会公开和公告,以便投资者了解其情况的制度,它包括发行前的披露和发行后的持续性信息的公开.  相似文献   

2.
高收益债采用非公开方式发行,但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非公开发行证券,其发行和交易已经具备了某些公开发行证券的特点。因此我国高收益债的监管制度安排必须做出一个超越私募和公募界限的制度设计。其内容包括:对高收益债准入监管发行采用注册制加部分的实质审核;高收益债投资者适当性制度;高收益债转让后持有人数超过200人后的公开发行豁免制度;具有较高透明交易机制的场外交易系统;以债券契约、强制性信息披露和债券受托管理制度为内容的多维度的债权人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制度缺陷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含义信息披露制度也叫公示制度、公开披露制度。是上市公司为保障投资者利益,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而依照法律的规定必须将其自身的财务变化,经营状况等信息和资料向证券管理部门和证券交易所等报告,并向社会公开和公告,以便投资者了解其情况的制度,它包括发行前的披露和发行后的持续性信息的公开。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的意义(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可以增强投资者信心信息披露可以带来高流动性和有效率的证券市场,以减少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只有信息透明的市场投资者才可能积极参与。(二)它是规范市场秩序、有…  相似文献   

4.
私募发行的核心问题是注册豁免及转售规范。美国法从认购人资格、转售数量、信息披露、报告等各个方面对私募转售问题进行了规范。我国法律对非公开发行证券的转售规定过于简单,存在很大漏洞,建议借鉴美国私募的规定,完善我国非公开发行证券转售制度。  相似文献   

5.
企业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是投资者利用公开信息判断证券价值、做出理性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采用比较分析和规范分析方法,针对证券发行信息披露有效性不足的现状,提出了增强信息披露有效性的可行路径。研究发现,证券发行注册制要求发行人的信息披露应以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为价值本位,普通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因自我保护能力不同而具有差异化的信息需求,对信息披露进行差异化安排是实现信息披露有效性的基本路径。差异化信息披露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根据公司所处行业和自身特征披露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个性化信息,二是根据投资者类型不同提供其所需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信息披露有效性制度应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其一,信息披露有效性应提升为证券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其二,完善差异化信息披露标准,鼓励发行人披露自身的个性化信息;其三,根据专业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的不同需求,针对性地进行信息供给。  相似文献   

6.
充分的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的核心原则之一,在证券的发行、上市及交易过程中,良好的信息披露制度及合格投资者风险和责任认知引导,已经成为近期监管实践的共识.2014年12月,证监会公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6号——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2014年修订)》,2017年9月21日公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6号——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2017年修订)》则是时隔两年多后对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准则的又一次集中修订.  相似文献   

7.
信息披露是为加强对发行人的社会监督、保护投资者利益而制定的规范证券发行人公开信息资料的一系列法律制度。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公开发行上市,其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对上市银行分支机构在信息披露中的责任和作用进行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信息披露制度概述 信息披露制度,也称公示制度、公开披露制度,是上市公司为保障投资者利益、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而依照法律规定必须将其自身的财务变化、经营状况等信息和资料向证券监管部门和证券交易所报告,并向社会公开或公告,以便使投资者充分了解上市公司情况的制度.包括发行前公开,上市后的持续信息公开,以及有关股份收购、股权变动、关联交易等信息的公开,主要由招股说明书制度、定期报告制度和临时报告制度组成.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法"三公"原则中"公开原则"的具体要求和反映,也是证券监管的重要方式,信息披露制度保障了证券交易的安全,维护着投资者的信心,也维持了证券市场的穩定秩序.  相似文献   

9.
陈峥嵘 《银行家》2002,(5):86-90
日前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7号--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以下简称<特别规定>).其目的旨在规范公开发行证券的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促使外资企业充分地披露信息,提高运作的透明度,以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一、信息披露与信息披露制度的内涵信息披露,又称信息公开,是指证券发行人、承销商等义务人依法将财务、经营状况等信息向有关主管机关提交,并向公众公告的行为。我国的《证券法》第三条规定,证券的发行、交易活动,必须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这一前提下,证券发行、交易活动的当事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以自愿、有偿、  相似文献   

11.
差异化的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公平与效率的体现,有助于全面保护投资者利益,降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成本,增加监管的针对性。上市公司质量是信息披露差异化的衡量标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差异化体现为证券信息是否披露、披露方式和披露重点的判断和认定。为了构建我国的差异化信息披露制度,要明确信息披露的法律依据,规范和强化信息披露差异化的认定,建立信息披露差异化的等级制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市场的法定信息披露、信息披露监管、会计准则建设等信息的公共服务越来越重要,而证券市场现行较为单一的证券交易税收制度作为公共服务开支的来源很难保证这些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开征信息税所产生的收入、支出和调节等作用会产生一定的政策效应,如提高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对虚假信息披露问题进行治理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信息披露监管、信息披露规则建设和合法信息权利保障工作的财力支持,从而有利于证券市场信息披露质量、信息监管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提高和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13.
注册制下,券商应承担优化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稳定二级市场的责任,围绕承销组织、研究估值、机构销售、信息披露等IPO定价全流程,提升市场化定价效率。监管层面需要完善信息披露管理体系,丰富网下报价方式,优化战略配售和二级市场稳定机制,为券商履职及能力提升提供制度保障。本文还创新性构建了券商IPO定价能力评价体系,提出了包含承销能力、组织能力、项目筛选能力、投价报告质量、估值偏离度、定价偏离度、销售能力以及信息披露能力等指标在内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的会计信息披露,对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至关重要.探究证券市场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期寻求解决的方案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Bank and securities regulators operate with different attitudes about the appropriate regulat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markets. Bank regulators’ prudential oversight protects depositors from worrying about the repayment of their bank claims. In contrast, securities market regulators tend to presume that security markets (almost) always clear quickly at prices close to the asset's fundamental value. These regulators seek to assure full disclosure of information, which facilitates active securities trad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 (SEC) investor protection duties are tailored to the financial sophistication of individual investors.  相似文献   

16.
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及时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运用Logit模型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量与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时间差异之间的关系时发现,机构投资者促进了上市公司年报的及时披露。但是,机构投资者在促进上市公司年报及时披露的程度与整个证券市场环境相关。在证券市场整体牛市时,机构投资者似乎对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是否提前并不产生影响,但是当股票市场整体处于熊市时,机构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愿望比较强烈,机构投资者持股量与上市公司提前披露年报显著正相关。这说明了机构投资者只是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之一,机构投资者促进了上市公司年报及时披露,机构投资者没有降低信息披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披露制度变迁与欺诈管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何进日  武丽 《会计研究》2006,(10):18-22
在自愿信息披露制度下,资质优良、业绩不俗的公司有动力通过自愿信息披露突出自身竞争优势。本文具体分析了自愿信息披露行为作为一种信号传递机制必须满足的三个假设,即理性的管理者、知情投资者和真实信息披露;在自愿信息披露弱化的三种情况下,强制信息披露制度成为提升信息披露的必然手段,信息披露制度也由自愿向强制转变,但同时伴随信息披露制度的变迁产生了新的联合欺诈行为;因此,信息欺诈贯穿整个信息披露制度的变迁过程,无论强制披露制度还是自愿披露制度,其根本目的在于对信息欺诈的禁止,但欺诈并没有因制度的变迁而消失,所以解决信息欺诈的关键在于建立反欺诈管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阻止信息欺诈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会计信息披露需求:来自证券研究机构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李翔  冯峥 《会计研究》2006,(3):63-68
证券市场投资者决策需建立在有效信息基础之上,会计信息是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能否满足投资者信息需求,成为会计信息能否在投资者信息渠道竞争中获胜的关键所在。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以证券研究人员为调查对象,详细分析了投资者对当前披露的会计信息的评价,认为管理会计信息应该并且能够成为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I show that more comprehensive corporate disclosure reduces investors’ uncertainty about domestic companies’ payoffs at no cost, thereby decreasing investors’ equity home bias toward a country. Since investors should base their investment decisions on valid and easily interpretable company information only, more comprehensive disclosure will reduce the home bias only if domestic securities law is sufficiently stratified and domestic companies us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Using panel data for 38 countries from 2003 to 2008 I find that more comprehensive disclosure reduces investors’ home bias, though significantly only for countries that sufficiently enforce their securities law and implement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相似文献   

20.
表外披露性质解读及其启示:剩余控制权视角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从剩余控制权视角对表外披露进行解读:从信息生产和提供来看,经营者会计信息的剩余控制权更多地体现在表外披露信息上;从市场监管来看,表外披露规定体现了各国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市场的剩余监管权。这对理解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及其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