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艳梅 《中国广告》2005,(11):152-153
中国目前有37000多家白酒企业.30000多个白酒品牌.其中区域品牌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它们在白酒行业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煎熬.也分享着区域市场强势品牌的快乐。白酒需求从总体来说.中低档酒呈现萎缩的局面,中高档白酒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中高档酒又在向“茅五剑”等领先企业集中,市场份额无时无刻不在被领先企业所蚕食.区域品牌的利润一直在低谷中徘徊。  相似文献   

2.
随着实力型白酒企业纷纷转向中高档酒市场,低端白酒市场的空间正在越来越多地空出来,成为中小企业施展拳脚的舞台。尽管低档白酒市场的利润空间极其微薄,但庞大的市场潜力仍然不可忽视。许多的经销商坦言,虽然高档产品利润高,但基本的生存还是靠着中低档产品。  相似文献   

3.
长龙 《糖烟酒周刊》2005,(47):29-29
哈尔滨市场历来是白酒品牌掘金东北的必争之地。据相关部门统计,哈尔滨近几年的白酒年消费量都在3万吨左右,如此巨大的市场容量吸引着众多品牌的进入。纵观整个哈尔滨白酒市场,高档消费方面,茅五剑等知名品牌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中档市场因受当地消费水平的制约而略显沉闷;30元以下的中低档产品因市场容量大(约占哈市白酒年消费量的60%~70%)和进入门槛低而备受厂商青睐,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据经销商反映,最近一两年来在市场上比较活跃的主要是以龙江龙、玉泉方瓶为主的几大地产品牌。  相似文献   

4.
大约从2001年才开始大兴风雨的高档白酒竞争,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走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面对新兴高档品牌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高档白酒也开始了防御措施,茅台上市后,在雄厚实力的支撑下,市场攻势明显加强,五粮液也推出了价格更高的产品,剑南春则以金剑南的强势进入市场。可以说,在高档白酒的市场上,新兴品牌与传统品牌正以短兵相  相似文献   

5.
作为区域性强势白酒品牌,切入高档价格带具有一定成功几率。从高档白酒的消费现状来看,政务宴请在高档白酒消费中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同级别、不同规格的政务宴请对白酒品牌的选择也不同。比如国家级政务宴请多选用茅台、五粮液这些全国性白酒品牌,而地方性政务宴请活动则更多地选择地产品牌的高档产品。  相似文献   

6.
一个成功的高档白酒品牌可以看作是白酒企业在市场上的“VIP”标志。如果想看一个白酒企业的实力,那么可以看看这个企业的高档品牌在市场上的接受度。  相似文献   

7.
王凯胜  王晓鸿  蒋慧萍  郭静 《糖烟酒周刊》2005,(29):B0002-B0002
兰州20元~50元之间的主流白酒产品多为地产品牌,如域酒、世纪金辉酒等,茅台、五粮液、剑南春在高档白酒市场的地位非常稳固,本地酒推出的高档产品销量普遍不佳。老名酒价位处于中低档和高档之间,存在拓市空当。最近,全兴、浏阳河正准备进入兰州市场,针对当地市场的特点。以及老名酒如何开拓市场。本刊经销商版邀请兰州市场运作比较突出的几位经销商嘉宾发表了他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糖烟酒周刊》2005,(25):B006-B006
在哈尔滨,地产品牌龙江龙、玉泉占据了中低档市场的主导地位,外地品牌很难超越地产品牌的优势。相反,地产酒在高档市场处于弱势。因此高档市场成为外地酒较好的切入点。目前,哈尔滨高档酒市场的主流品牌有五粮液、茅台、水井坊等,价格600元以上白酒品牌集中度更高,如五粮液“一帆风顺”、新五粮液68&;#176;等。对于高档酒的渠道选择,两位嘉宾表达了他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事件营销见证水井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井坊自2000年8月在广州成功上市以来,迅速畅销华南市场,继而闪电般切入北京、上海等重量级市场,在各地区域市场倍受宠爱,并成功登陆港澳台地区和东亚、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就发展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全国性高档白酒品牌。  相似文献   

10.
吴宁 《糖烟酒周刊》2006,(10):86-88
提示:本期入市先锋调查的是吉林省的吉林、通化、四平三个地级城市,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当地白酒消费水平普遍偏低,主要消费价位集中在30元以下的中低档市场。高档市场上的茅台、五粮液、剑南春销量极小,只有在少数的高档宴请和公关送礼中有些许走量。当地消费者日常消费白酒的数量较大,消费度数偏低,主要集中在38度~42度之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就广东省整体市场而言,用一句话概括“知名白酒热销,高档酒有很大潜力市场,新品牌、新香型酒销量看好,二流白酒品牌也能分一杯羹”。进一步分析,在广东区畅销的高档酒品牌主要有:水井坊、五粮液、茅台、剑南春等,约占白酒整体市场份额的9%;中低档白酒品牌主要有:小糊涂仙、皖酒王、泰山特曲、古绵纯、稻花香、金六福等,  相似文献   

12.
马来 《糖烟酒周刊》2006,(29):54-55
与中低档白酒相比,中高档白酒在乡镇、农村的阻力要大得多。而中高档白酒的营销,现在似乎已成固定模式,即首先启动消费市场上包括酒店、商超在内的终端。这种做法并没有错,但乡镇乃至农村是一个复杂、分散的市场,如法炮制显然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3.
《糖烟酒周刊》2005,(6):20-22
南京白酒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其特殊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安徽几大白酒品牌复出后首次选择南京扎堆。通过类似的操作手法(精耕终端)取得极大的成功,南京经验随即在全国多个区域市场被复制。另一方面南京的中高档白酒(70-120元)市场发展得非常成功,这要归功于五粮春的早期拓展和安徽白酒的积极跟进。  相似文献   

14.
我国白酒界素有“东不入皖”的说法。从合肥的市场来看.安徽酒巨大的竞争力为入皖的各类白酒构筑了坚固的屏障。10大徽酒品牌中.高炉家、迎驾、古井、口子窖在市场上最为活跃;皖酒、文王的部分单品市场稳定;种子等品牌也在积极开拓市场。与地产酒的劲猛势头相比.外来白酒很少能在当地站稳脚跟.除了高档市场上茅、五、剑比较稳定.中低档市场上五粮醇、稻花香、金六福表现尚佳,其他价位区间几乎没有外来酒的立足之地。  相似文献   

15.
尽管高档酒越来越多,不可否认的是,茅台与五粮液仍然是当今中国高档白酒市场上最具号召力的两大品牌,而两家一直也是白酒行业最吸引眼球的“欢喜冤家”。这里先看一段关于五粮液、茅台在团购领域竞争的文字材料。最近一段时间,在军队系统团购业务占据主导地位的茅台公司,在很多地方开展了一系列“献礼建军八十周年”慰问活动。  相似文献   

16.
阿美 《糖烟酒周刊》2004,(41):i020-i020
自从国家加大白酒税收力度之后,降低产量、提高利润成了近年来白酒开发的一个趋势。无论是老高档名酒如茅台、五粮液,还是老中低档名酒如泸州老窖、全兴,甚至是一些不知名的地方白酒企业都竞相推出自己的高端品牌,“酒往‘高’处走”成为近年来自酒界的一大奇观。然而在喧嚣的背后,高端品牌的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暴露出了这个市场的杂乱和不成熟,而在这个市场中发生的种种怪现象更是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在厂商芸集的糖酒会上,这种关注便演促成了高端酒论坛,从9月18日到20日短短两天内,就有两家“中国高端白酒发展论坛”在长春召开,一  相似文献   

17.
中高档白酒的开发近几年来蔚然成风,如何有针对性开展营销工作逐渐成为一个时髦话题。中高档白酒消费范围主要集中在餐饮、商超、团购方面,其中又以餐饮为主。所以重点餐饮酒店(A、B类餐饮酒楼)已经被业内公认为中高档白酒在市场导入期时候的重点战场。本文将根据一些成功品牌的实战经验,重点介绍中高档白酒在导入期时如何运作餐饮渠道。  相似文献   

18.
吴宁 《糖烟酒周刊》2005,(30):30-31
本期入市先锋调查的是广东的汕头、珠海、湛江三个地级市的白酒市场。由于天气炎热,白酒消费受到了一定限制。啤酒、洋酒的市场表现不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白酒销量?高档市场均以传统名酒茅台、五粮液、剑南春为主,销量稳定。外来务工人员是中低档白酒消费的主力。  相似文献   

19.
李刚 《糖烟酒周刊》2004,(28):24-24
每当提到济南,就不能不想起鲁酒当年的辉煌,在济南鲁酒曾以强大的实力控制着酒市,其在中低档市场构建的堡垒可以说是坚不可破,在中、高档市场也有强健的触角把持。但今天的济南似乎成了众多外来品牌看好的市场。川、皖等省的一些白酒品牌已在济南落户,东北酒近期也有不俗的表现。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由于外来品牌的冲击和鲁酒自身的一些不足,看似强健的触角竞有回缩的趋  相似文献   

20.
吴宁 《糖烟酒周刊》2005,(45):60-61
我刊曾在2004年第16期、2005年第16期两次调查并分析了徐外1白酒市场,从如今的市场情况来看。我刊的部分预测得以证实。被安徽酒让出的中低档白酒市场出现了混战局面。以老村长为代表的东北酒成为这部分市场的主角,黑土地的市场出现了急剧下滑。几乎已被老村长代替。相对于混战的中低档市场,80~150元之间的中高档市场相对平和,但也出现了部分变化。集体向上扩军的安徽酒如今已经成为这部分市场酒店终端的主力,川酒强势品牌五粮春在徐州已风行多年,但目前出现了下滑趋势。种种市场迹象说明:徐州中高档白酒市场正孕育着新的商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