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孙娇  吴莹 《会计师》2013,(1X):9-10
经过近30年的渐进式改革,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从形式上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委托代理关系本质上并没有发生改变。西方的公司制企业一般是非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而我国还存在着大量国有企业。其委托代理关系与西方的公司制企业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差异,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袁毅  郭凯宇 《西安金融》2004,(11):33-34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向主要是建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基础上的委托代理关系,但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安排上的特点,其委托代理关系与其他类型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制约了国有企业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本文试图从我国国有企业的制度安排出发,分析其委托代理关系的特点和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3.
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中很重要的一种治理机制,企业要正常运行就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委托代理框架,用这个原理去分析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可以发现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中存在着很多不合理之处以及特殊性,从现实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企业生产效率低下,各种环节交易成本极高,本文借助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来从问题入手,分析国有企业产权及其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弊端,探索新的国有企业产权合理化途径,最终落脚点体现在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委托代理理论下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着责、权、利等诸多方面的矛盾,而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复杂,对代理人——企业经营者激励不足,约束也不到位。改进委托代理关系,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将能解决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翟付保 《投资与合作》2011,(12):24-24,26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国有股份制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不仅具有西方经济理论中委托代理的一般特征l同时也具有其特殊性,初始委托人虚化、行政色彩浓厚、激励机制失效和约束机制弱化等导致了国有股份制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内部人控制现象、合谋以夏寻租问题突出,完善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必须明晰国有企业产权,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6.
委托代理理论下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着责、权、利等诸多方面的矛盾,而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复杂,对代理人——企业经营者激励不足,约束也不到位。改进委托代理关系,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将能解决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吕金红 《云南金融》2012,(3X):244-244
国有企业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使其所有权和使用权界定不清,存在着权利义务不对等现象。本为从委托代理理论角度出发,探讨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决定程序和激励动机,以及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使其所有权和使用权界定不清,存在着权利义务不对等现象。本为从委托代理理论角度出发,探讨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决定程序和激励动机,以及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建敏 《时代金融》2013,(27):13+16
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会计控制中委托代理的产生也成了必然。本文笔者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会计控制权和委托代理之关系、会计控制委托代理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和完善会计控制委托代理制度之措施这三方面探来对企业会计控制的委托代理之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大陆台资企业的企业主为委托人,职业经理人作为代理人负责企业经营管理任务,双方闯必须电签订契约才能购成委托代理关系。契约签订时的视角不同,双方委托代理关系会因此产生不同的结果,具体体现在道德、信任与忠诚三个方面上,并决定着战略执行力及企业绩效的达成。  相似文献   

11.
政府官员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与公民之间存在着公权委托代理关系。当公权代理人为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做出未经委托人同意的举动时,即导致了公权的委托代理失灵,腐败由此而生。只有设计出合理的公权委托代理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缩小寻租空间,遏制官员个人腐败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大陆台资企业的企业主为委托人,职业经理人作为代理人负责企业经营管理任务,双方间必须先签订契约才能购成委托代理关系.契约签订时的视角不同,双方委托代理关系会因此产生不同的结果,具体体现在道德、信任与忠诚三个方面上,并决定着战略执行力及企业绩效的达成.  相似文献   

13.
政府官员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与公民之间存在着公权委托代理关系。当公权代理人为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做出未经委托人同意的举动时,即导致了公权的委托代理失灵,腐败由此而生。只有设计出合理的公权委托代理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缩小寻租空间,遏制官员个人腐败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会计控制的委托代理分析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冯巧根 《会计研究》2000,(11):20-24
会计控制本质上所体现出的就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本文从委托代理角度分析了广义会计控制,认为企业内外部的会计监督与财务控制(包括国有资产监管),都可以归结为会计管理问题。基于这种会计管理的三层次会计控制体系具有自身特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企业年金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企业年金投资过程中各参与主体分别形成的委托代理风险.本文对企业年金的委托代理风险进行了事实和理论的分析,并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对企业年金的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委托代理理论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是解决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委托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在代理人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的同时也能实现委托入的效用最大化,即所谓激励相客的问题。本文对委托代理理论的假设前提、委托代理关系、代理问题、代理成本、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发现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来构建激励约束模型已成为当今委托代理理论的主流。  相似文献   

17.
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部门预算道德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部门预算改革已取得了初步成效,这是要肯定的。然而预算改革是一种新生事物,尚存在许多问题或不够成熟的地方,须加研究。鉴于政府部门预算存在委托代理问题的特殊性,本文主要探讨具有多层次委托代理关系的部门预算中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这就是共谋行为问题和腐  相似文献   

18.
龙娟  陈榜 《会计师》2010,(1):22-23
<正>随着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不断分离,委托代理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分离使得投资者与经营者利益存在冲突,从而导致代理成本高昂。近年来,对委托代理关系的研究较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相应的理论假设和政策建议,但是本质上代理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财务代理行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宏 《会计研究》2000,(12):41-45
委托代理关系不仅是企业产权理论的核心 ,在财务行为研究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很强的实践意义 ,可以说是财务环境的核心内容和财务行为的中枢神经。本文主要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企业 ,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财务代理行为进行了规范分析 ,找出现实差距 ,并对改进国有企业财务代理行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邹昀 《投资与合作》2014,(10):382-382
中超俱乐部与职业球员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而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就会产生代理问题.本文立足于俱乐部和球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运用委托代理的理论分析恒大足球俱乐部迅速崛起的原因.恒大足球俱乐部找到了解决代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即使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相融合,通过薪酬激励,目标激励,负激励等激励手段使球队的战斗力迅速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