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虚拟企业合作伙伴评价体系与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虚拟企业是企业提高灵活性和反应能力的最佳途径。而在虚拟企业成功构建和运转中,如何选择理想的合作伙伴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系统工程的思想设计了虚拟企业合作伙伴评价体系,建立了基于灰色定权聚类和层次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的评价模型,并首次提出虚拟企业的合作伙伴“评价指标库”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高朋  黄世祥 《技术经济》2006,25(4):86-87,82
本文分析了影响虚拟企业伙伴选择的因素,通过引入粗糙集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虚拟企业伙伴评价模型。模型运用粗糙集和信息量知识计算指标权重,然后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得到候选企业的综合评价值,最终为盟主企业选择最优的合作伙伴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虚拟企业关键成本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毅  邰晓红 《技术经济》2003,22(3):39-41
<正> 虚拟企业是由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同行的竞争对手,为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通过信息技术连成的临时网络组织。它的成本是广义成本概念,其中涉及的成本很多,如:网络信息成本、市场机遇的捕捉成本、核心能力的确定与培养成本、虚拟合作伙伴的选择与确定成本、成员企业之间  相似文献   

4.
在虚拟企业的组建和运作中,风险问题始终是企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从合作伙伴的选择,风险与收益的评估与分解,目标的分配与确认,绩效评价指标和分配方案的制定,诚信机制的设计,以及各种机制、方案的有效实施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虚拟企业风险控制的方法,并结合虚拟企业的柔性化特点进一步提出了运用PDCA循环对运作过程中的目标及方案不断改进的动态原则。  相似文献   

5.
一、虚拟企业是一个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系统 在虚拟企业组建与运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合作伙伴企业的项目,不断有新的伙伴加入,同时也有不合格的伙伴淘汰出局;为了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虚拟企业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取各种信息,调整虚拟企业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虚拟企业的含义,并从五个方面讨论了核心企业在虚拟企业中的角色,即:从搜集信息识别市场机遇、确认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识别企业内外风险;识别与选择合作伙伴——组建虚拟企业的关键环节;健全完善的基础信息设施:领导班子的建立和监控合作伙伴的运行:利益分配和企业终止。  相似文献   

7.
虚拟企业是由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同行的竞争对手,通过信息技术联成的临时网络组织,以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它既没有中央办公室,也没有正式的组织图,更不像传统企业那样具有多层次的组织结构。虚拟公司是由几个有共同目标和合作协议的公司组成,成员之间可能是合作伙伴也可能是竞争对手,它改变了过去公司之间完全你死我活的输赢关系,而代之以“共赢”的关系。虚拟企业通过集成各成员问的核心能力和资源,  相似文献   

8.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虚拟企业伙伴选择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方法。首先构建了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在该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并通过MATLAB神经网络工具对其进行模拟计算。最后,给出了一个典型算例。  相似文献   

9.
将企业看成是一组属性的组合,从虚拟企业选择合作伙伴的互补性、兼容性和协同性标准出发,将企业的属性划分为互补、兼容和协同3类,再运用联合分析法对候选企业的互补属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按照综合属性值进行分类,然后在分类的基础上建立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的离散选择模型,将企业的互补性、兼容性和协同属性结合起来分析,从而得到盟主企业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候选企业的概率,在虚拟企业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选择虚拟合作的最佳伙伴。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单独一个企业难以有效运用自有资源来快速应对市场的需求,因此向外寻求合作伙伴,企业建立协调的虚拟企业集团已成为一种趋势,以实现快速响应不断变化市场需求的战略目标。文章基于企业熵理论以宿主企业和客体企业视为一个开放系统进行研究,分阶段的对虚拟企业合作伙伴关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找出了影响其关系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来更好维护和稳固虚拟企业合作伙伴的关系,使虚拟企业更好的发挥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A standard method of estimating deadweight losses caused by import quotas is to estimate a utility function by data over a period in which the quota is not imposed, and to use the estimated utility function to evaluate the virtual price of quota‐laden imports. This method, however, is not applicable if preferences are different between quota and non‐quota periods. In order to overcome this difficulty, the present study introduces a method of estimating a utility function directly from data in a quota period. This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estimation of deadweight losses attributable to the Japanese beef quota.  相似文献   

12.
根据技术创新发展的趋势和大型煤炭企业特点,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实施能力,创新实现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等方面建立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得出大型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并就某大型煤炭企业进行了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李梅  刘豪 《经济问题》2007,(12):114-116
虚拟企业是一种全新的组织形式,与传统的企业相比,它在财务管理等方面表现出了许多新特点;由于参与市场的利益分配,虚拟企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及自身风险的威胁,这使其财务风险客观存在并具有特殊性.为防止虚拟企业财务危机的出现和扩大,虚拟企业有必要建立合适的财务预警系统.通过对虚拟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旨在提高虚拟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煤炭企业转型升级是完成煤炭行业“去产能”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煤炭企业从低附加值产业链中游向高附加值产业链上下游转移的重要方法。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受到企业目前所在产业退出壁垒和企业转型目标产业进入壁垒的双重影响。通过静态平衡分析从理论上证明了进入壁垒、退出壁垒强度与企业利润负相关,同时这种影响会随着壁垒强度的提高而减弱,得出需面临高退出壁垒的煤炭企业更倾于向高进入壁垒的产业链上游转产的分析结果,通过相关度分析对结果进行了检验。最后,对实现“去产能”目标和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problem of incentive compatibility in a centrally planned economy with a stochastic environment. A relatively decentralized planning procedure is analyzed in which the planner allocates certain scarce resources and enterprise managers make all other decisions. It is found that the New Soviet Incentive Model loses its desirable incentive properties when resource allocation is introduced.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Soviet quota-bonus reward schemes can be modified to achieve incentive compatibility. The requisite modification consists in a specific formula for quota setting and in deletion of the lump-sum bonus for quota fulfillment.  相似文献   

16.
虚拟企业自1991年首次被提出以来便成为企业实践和学术研究热点,至今已有30年历史,取得大量理论研究成果,迫切需要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首先采用质性整合法,对国外虚拟企业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按照研究主题,将其分为三大类:虚拟企业起源与概念界定、运营管理研究和协调管理机制研究。然后,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并结合因子聚类、多维尺度分析等手段,对国内虚拟企业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分析,得出研究热点问题和核心作者群体,并基于研究内容和方法两个维度,将国内虚拟企业研究初步划分为4个学派,将其研究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4个步骤。最后,分析虚拟企业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该领域未来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展望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虚拟企业应运而生,作为一种组织间协调机制,虚拟企业的治理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而信任作为虚拟企业的基石可以成为一个良好的切入点.本文首先在虚拟企业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机会主义行为和治理结构缺失是虚拟企业治理的主要困境,并以企业网络理论作为分析视角探讨了虚拟企业中嵌入性的信任存在,阐明了虚拟企业信任关系的演进路径.然后采用演化博弈理论中经典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对虚拟企业中的外部约束机制对虚拟企业成员之间的积极合作与信任的影响进行了矩阵分析.论文最后在上述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企业治理应采用内外治理相结合的信任治理体系,希望能对我国的虚拟企业治理提供良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DEA与AHP的标杆树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标杆管理更有效地促成企业快速成功,标杆的确定与否对标杆管理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是一种评价决策单元相对效率的方法;层次分析法(AHP)将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把相对有效的决策单元做出排序,找出企业的标杆,再结合数据包络分析法对被评价的决策单元指出改进的方向,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把二者结合起来选取行业标杆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蔡春  陈孝 《经济学家》2005,(3):14-21
虚拟企业在产生高收益、高效率的同时也蕴藏着高风险,这就需要公正地评估虚拟企业的投资价值。以便于虚拟企业的客户、投责人以及相关利益者了解虚拟企业的价值所在,做出正确的决策。在对虚拟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时应充分了解虚拟企业的基本类型和关键要素,并对虚拟企业价值进行剖析。在评估方法的选择上建议以收益现值法为主要方法,辅以成本法为参考.同时在条件许可时也可采用市场乘数法,并以虚拟企业核心能力为评估重点,根据被估企业的具体状况和评估要求来因时因对象制宜。从而达到评估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吴剑琳 《经济管理》2007,(17):60-63
虚拟企业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在虚拟企业中伙伴关系的管理十分重要。传统的方法如契约方法已不能保证虚拟企业的成功,必须在合作伙伴问建立信任的关系。本文介绍了在整个虚拟企业生命周期中伙伴信任关系的源泉,并在分析我国背景情况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提出了建立虚拟企业伙伴信任关系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