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交易的适合性原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机构不加区别地向公众推销雷曼迷你债券,令购买者在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香港地区的雷曼迷你债券风波引发人们对买者自负原则进行反思。雷曼迷你债券的高度专业性、风险性特点使得这类衍生品根本就不适合向个人投资者推销出售。此次风波正暴露了香港地区金融立法的漏洞,金融交易的适合性原则不仅是监管规则,应当落实为投资者可以直接援引的私法规则。  相似文献   

2.
张林  张捷 《现代金融》2010,(5):13-14
2008年9月,雷曼兄弟提交破产申请之后,全世界金融体系出现大幅震荡,在亚洲也随之掀起了轩然大波。大批购买雷曼迷你债券的投资者损失惨重,大部分投资者损失了30%以上的本金。这次雷曼迷你债券风波之所以会出现且至今尚未平息,虽然可以说是金融危机起到了导火索的作用.但主要还是源于金融市场监管过于宽松、理财市场尚不规范的缘故。  相似文献   

3.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地区银行理财业务监管的经验对于大陆地区监管部门尤其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从香港地区银行业及理财业务市场现状、监管特点、雷曼迷你债券事件等角度对此进行分析。在雷曼事件发生之前,香港地区金融监管遵循以"风险为本"的监管模式,重点集中于资产负债表的风险管理、审慎监管政策及法规的修订和完善。雷曼事件发生后,香港金管局在延续审慎监管思路的同时,对银行操守行为、加强信息披露及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监管进行了强化。从香港地区的经验来看,要促进理财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就优化行为监管的框架而言,需要清晰划分双方责任权利,做到"卖者有责,买者自负"。本文最后从行为监管、以客为本、强化监管透明度、完善应急处置机制、促进行业自律等方面,对香港地区银行理财监管的经验与启示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商业银行最重要的非信贷资产业务,债券投资如何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理论分析表明,债券投资对系统性风险的综合影响取决于其个体风险分散效应和系统关联性提升效应孰强孰弱。在此基础上,本文应用2008-2018年25家上市银行季度数据,实证检验债券投资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债券投资同时具有降低银行个体风险和增加银行个体与系统关联性的效果。进一步分析表明,一方面,对于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而言,债券投资的个体风险分散效应较弱、系统关联性提升效应较强;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持有较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债券时,债券投资的系统关联性提升效应较强。本文研究对于监管部门协调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监管、防范债券投资业务引致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比分析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国外人寿保险集团的财务资料,探讨了中国寿险公司的风险状况。中国寿险公司存在以下问题资产负债率偏高,资本充足率走低;上世纪90年代利差损影响较大;管理费用高,亏损严重;资产负债不匹配,投资收益率较低等。对体制原因造成的寿险风险问题,监管机构应完善监管内容,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实现系统性监管,加强信息披露要求,增强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寿险公司还要积极化解利率风险,推进寿险产品创新,扩大寿险公司可投资产品的种类。  相似文献   

6.
《新疆金融》2013,(5):52-57
<正>截至2009年底,全球场外衍生品名义价值高达625万亿美元,巨额场外衍生品市场给国际金融体系造成系统性风险,包括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传染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目前,场外衍生品监管改革的国际框架不断推进落实,本文分析研究监管改革的整体框架、主要国家当前的最新进展以及落实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我国参与有关国际规则的制定以及国内市场发展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资产不透明的金融机构过度依赖批发性融资进行监管套利不利于系统性风险的防控。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在经典银行道德风险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关联性,从资产透明度和监管套利的视角分析银行系统性风险累积的内在机理。而后利用2007-2018年中国上市银行微观数据,构建资产透明度指标和系统性风险指标(SRISKMES),对理论推论进行实证检验。主要结论有:(1)资产不透明、监管套利会提高银行的系统性风险。(2)监管套利弱化了资产透明度和资本监管机制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承担的约束作用,资产透明度与资本监管机制在约束系统性风险承担中的协调作用不明显。(3)以大银行为主的债权银行受监管套利的影响相较于受资产透明度的影响更明显。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完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以及监管机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和信用经济的有机统一,而企业信用尤其国有企业信用是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针对近期频繁发生的国有企业债券违约风险及其根源进行研究后发现:国有企业债券频繁违约甚至恶意违约,容易导致国有企业的信用体系坍塌,并释放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当地金融生态严重恶化的信号;究其原因,尽管有经济增长放缓、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叠加市场大幅波动的外部原因,但根源还是在于这些国有企业“重投资的规模和速度情结”“重债务的融资和管控失序”和“经营恶化和现金流失控”等内部原因.为此,建议从推进国有企业债务透明度建设、建立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预警系统、强化国有企业债券违约问责机制、完善国有企业投融资决策制度等四个方面着力防范化解国有企业债券违约风险,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理念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反映金融市场的最新发展和从市场动荡中获取教训,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其2000年发布的<银行机构流动性管理的稳健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于2008年9月发布了<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原则>.其从独立性、透明度两方面强调了监管机构良好的治理结构对构建强有力的银行流动性风险框架的重要性;明确银行公司治理中流动性风险管理利益攸关各方的职责:重构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则框架.我国应从改进流动性指标、强化流动性风险的治理、体现激励相容等角度吸收和借鉴国际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完善我国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有利于商业银行减少经营风险,有利于增加银行资产流动性,实现银行利润目标的顺利完成,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文章简介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现状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重要性,并阐述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存在的风险,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应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