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江西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与全球第三大造船企业——韩国大宇造船海洋株式会社签订长期合作备忘录。至引,新钢已成为韩国现代重工和大宇造船的长期供应商。  相似文献   

2.
《船舶经济贸易》2005,(3):38-38
全球第二大造船商韩国大宇造船及海洋工程公司,计划悉数出售所有资产,包括旗下全部附属企业,消息已得到公司总经理郑圣立证实。据悉,公司已展开与有兴趣的买家接洽。郑圣立接受查询时表示,由于公司涉及军事造船业务,所以出售资产须得到政府批准。他补充说,大宇欲以整体资产卖出,故锁定买家为韩国本土投资者。但大宇造船发言人则不肯对事件作任何评论。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欧盟与韩国造船纠纷已成为国际船市最热点的问题.尤其是2000年12月,欧盟根据贸易壁垒条款,决定正式对韩国造船企业在国际造船市场上的不公平竞争行为进行反倾销调查,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欧盟与韩国的造船纠纷缘何而起呢?  相似文献   

4.
一提到韩国造船业.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宁造船海洋、STX造船海洋、韩进重工等大型造船企业.因为他们是韩国造船业乃至世界造船业中的顶级“选手”。而在这个世界造船大国、强国中.我们对那些中小型造船企业的了解相对较少,由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韩国中小型造船企业的情况陆续浮出水面.正逐渐被业界所熟知。  相似文献   

5.
韩中小船企呈现潜在脱期现象 韩国虽然是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生产设施设备和造船生产能力均居世界第一位。其造船企业同样出现脱期现象。近年来,据不完全统计,韩国造船企业因多种原因而造成的脱期船舶为30多艘,主要是中小型干散货船,以小型散货船为主。据分析,韩国中小造船企业今后的潜在脱期现象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从目前年造船总产量来看,我国造船业是世界上仅次于韩国和日本的第三大造船国.但据造船技术专家估计,目前我国造船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造船水平相差15~20年,落后于韩国和日本两到三个台阶.近几年我国开始了大型造船企业和造船基地的建设,目前,外高桥造船基地一期工程已全面竣工,崇明岛修造船基地和长兴岛造船基地也已相继开工;待这些基地建成后,上海的年造船能力将在2015年达到1200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造船基地.中国也将成为世界上造船能力最大的国家.但如何做强造船业,还需有一定的基础作保障.造船工艺的研究、推广和应用便是造船业的发展的基础与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7.
3月30日,韩国STX造船公司在大连长兴岛投资的造船厂,顺利举行了开工仪式,项目总投资9.02亿美元.该项目是目前韩国企业在大连最大的投资项目,但是却不是韩国造船企业大举进军中国造船业的开始.此前,韩国三星重工、现代综合商事会社、大宇造船海洋工程公司、成东造船厂等大型强势造船企业都已纷纷投巨资抢滩中国造船业.  相似文献   

8.
韩国现代造船重工(HHI)为其繁忙的造船业务,正在扩大从中国进口船用钢板的数量,从而使韩国这家造船厂近日签定了一份每年从中国的宝山钢铁公司购买18万吨钢板的协议备忘录。HHI预计,该公司在2006年内用于造船的钢板将消耗约300万吨,其中17%、也就是50万吨是由中国进口。这与去年的20万吨相比,今年的进口量已然加倍。根据HHI提供的信息,中国钢板的质量目前已得到改进,而且这些中国企业已设法保持比日本企业更低的价格。  相似文献   

9.
韩国中小型造船企业——21世纪造船公司已开发出船舶压载水等离子净化处理技术,并研制出压载水检验设备。6月3日,该公司与韩国  相似文献   

10.
今年,国际船市一桩最大的造船企业并购案——韩大宇造船海洋工程公司现在的最大股东——韩国产业银行(韩国国有银行)将上市转卖其所持有大字造船的全部股份,并为大宇选定一位新主人——最大股东。大宇造船是韩国的第三大船企,也是目前世界上的第三大船企.这起并购案不仅对韩国造船.而且对整个国际造船市场都将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1.
日前,韩国大宇造船海洋工业公司、三星重工和STX造船公司等造船企业发布消息说,由于钢材涨价使造船成本增加,导致第三季度利润下降。此外,韩国船厂的盈利下降还受到韩元对美元汇率变化的影响,韩元对美元的比价今年上升7.9%.因此降低了以美元为主接单的换汇值。  相似文献   

12.
韩国造船速报报道,9月份韩国船舶出口金额呈现下降趋势,在业界笼罩着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13.
据韩国船舶工业协会介绍,由于全球对油船的需求强劲,2005年韩国造船企业将继续接获大量新船订单。不过该协会指出,由于全球钢材涨价和韩元对美元坚挺,造船企业将面临成本增加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
曾经有机会访问过韩国大宇、三星造船两大公司,考察时间虽然很短,但深感我国在造船效率上与韩国的巨大差距.从目前来看,我国与韩国在造船硬件设施上的差距正在缩小,造船效率的巨大差距主要体现在软件上,尤其是在造船理念、产品开发和设计、现代造船模式的运用、造船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立等方面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受韩国船舶竣工量增加的牵引(比上一年增加27%),今年韩国造船界用于新船建造的厚钢板消耗量大幅增加,估计将达到245.5万吨,比上一年增加21.9%(208.8万吨)。韩国造船用厚钢板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造船能力增加,三湖重工等几家面临经营危机的船厂造船设备已开始恢复正常使用。近几年韩国船用厚钢板的消耗量分别是:1997年221万吨,1998年199万吨,1999年208.8万吨,2000年估计为254.5万吨。日本造船业今年船用厚钢板的消耗量估计为212万吨。  相似文献   

16.
1982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在世界仅排第十七位。占目际市场份额的仅为0.8%。如今,我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量和手持船舶订单量所占国际市场份额已超过30%。我国已成为与韩国、日本比肩的世界造船大国,并正在向着世界造船强国的目标迈进.而这其中.中船贸易公司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7.
(接上期) 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 著名的英国德鲁里航运咨询公司在最近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对韩国造船竞争力作如下描述:"由于高的劳动生产率和较低的工资,在世界各国中具有最强的价格竞争力."一些日本造船界知名人士也承认:目前韩国的造船效率已接近日本,而前几年只相当于日本的40~50%.  相似文献   

18.
韩国船企在加速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上将船舶的减排议题尖锐地提了出来.并摆上了议事日程.韩国造船界敏锐地觉察到:这是今后国际造船市场上不可回避的、要拿出答案的现实问题.对韩国而言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这也是国际船舶市场大环境的新变化.直接关系列造船业的竞争力。对造船企业来讲.减排和绿色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造船生产的整个过程要减排,  相似文献   

19.
王刚 《国际广告》2011,(9):132-133
韩国造船协会表示,1—6月韩国造船业订单为892万CGT,赶超中国的517万CGT,重归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20.
次贷危机历经一年多,目前已演变成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寒潮,并开始影响到实体经济。国际造船市场作为实体经济的一角,对次贷危机的反应要比其他实体经济领域敏感得多,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即使世界造船大国韩国亦难独善其身。今年上半年,韩国造船企业承接新船订单为1240万修正总吨,同比下降24%。进入下半年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