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前,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内部控制审计多数处于自愿阶段,自2012年起《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实行,内部控制披露与审计均成强制要求。基于既往的研究,从审计谈判的视角研究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定价的相关性,有助于深化、细化相关研究,为相关各方提供参考和依据。依据审计风险模型,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性应当影响审计师的审计计划、审计时间的分配、审计资源的消耗,从而造成审计成本的提高,强化审计师在价格谈判中的主动权,提高审计价格。基于我国中部6省内地主板上市公司2009—2011年的公司年度样本556个,以是否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或重要缺点为解释变量,发现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性与审计定价显著正相关。该结论证实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报告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内部控制缺陷影响了审计定价谈判与审计价格。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的《公司法》和《证券法》基本上没有关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的规定,对于因关联交易披露失真的责任承担,我国尚无明确的法律规范,只按目前《会计法》、《证券法》和《公司法》相关责任规定来追究会计师的责任。会计师对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要达到何种程度并以何种形式披露才符合“真实”披露的要求,而又无需承担法律责任?笔试从审计上真实和法律上真实的分歧来分析。  相似文献   

3.
《商业会计》2007,(10):4-4
鉴于今年以来,随着新会计、审计准则的实施,我国会计、审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审计准则之间已实现实质性趋同的情况,中国证监会最近发布《关于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的公司审计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招股说明书准则和年度报告准则等信息披露规范中要求B股公司实施“双重审计”的规定予以废止。通知发布后,不再强制要求B股公司实施“双重审计”。[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孙泽宇 《财贸研究》2024,(3):98-110
通过构造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有效缓解了资产误定价,表现为公司股价更能反映其内在价值。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主要通过降低投资者异质信念与促进投资者私有信息搜集来缓解资产误定价。截面分析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资产误定价的缓解作用在公司信息环境较差、审计师具有行业专长以及机构持股较少的样本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显示,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语调、可读性、相似度及充分性等文本特征均会对资产误定价产生一定影响。研究不仅拓展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和资产误定价各自领域的分析视角,还为准确评估审计报告改革效果以及有效缓解资产误定价顽疾提供了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5.
陈薇 《价格月刊》2006,(4):44-45
2001年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6号——A股公司实施补充审计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16号规定).其主要内容是:公司在证券市场首发募集融资、配股增发再融资时.应聘请具有证券执业资格的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按中国独立审计准则对其依据中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信息披露规范编制的法定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同时.应聘请获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特别许可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按国际通行的审计准则对其按国际通行的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编制的补充财务报告进行补充审计。  相似文献   

6.
长久以来社会对于审计工作独立性的需求日益提高,而会计事务所面临的减价压力日益增加,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审计服务的供需双方处于信息不平等地位,审计师与客户之间的谈判能力使得审计收费问题比以往更加难以解决。在《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规定上市公司应在年度报告中披露审计费用,客户在议价时提供费用数据对比的同时,也引发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审计收费的关注。研究结合福建省上市公司实际案例以修正的Francis审计定价模型基础上,以审计费用的公开披露对客户和审计师之间的议价能力的影响及机制进行了分析。运用SPSS多元回归分析,从公开披露对议价能力影响的视角拓展了审计费用的经济性研究,验证审计费用的议价与披露是否影响审计师的独立性,实证结果获得审计费用和议价能力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有助于完善审计定价模型。  相似文献   

7.
刘圻  牛艺琳  张呈 《商业研究》2020,(4):121-131
我国于2016年12月批准印发了《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准则,主要初衷是促使审计师披露更多公司个性化信息和审计过程信息,试图同时解决审计报告信息含量不足和财务报告信息过载带给使用者的困扰。为了反映实施该准则的效果,本文以中国2015-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与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的关系,并分别检验盈余管理和盈余透明度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使得分析师预测准确性显著提高,上述关系在盈余管理程度高、盈余透明度低的公司更加明显;关键审计事项文本可读性越高的公司以及披露越多收入确认事项和资产减值事项的公司,分析师的预测准确性越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证券法》修订草案二审为背景,通过对股票发行制度类型化及我国股票发行体系历史沿革的梳理,并以英美两国相关制度为借鉴蓝本,可以从信息公开披露监管、完善《证券法》关于发行的程序及标准、明晰股票发行服务机构法律责任和保荐制度构建等几个方面推进注册制,为证券市场股票发行制度进一步改革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9.
曹细钟 《中国市场》2009,(32):82-85
我国公司投资衍生品大多亏损使得监管层更加强调职业审计的作用,然而金融危机和财务报告审计的现实却告诉我们,现行职业审计并不能充分揭示企业潜在的经营风险、公允定价和信息披露,尤其是衍生产品的运用所带来的企业风险特征的改变、误定价和误导性信息,审计的作用相当有限。为此,有必要从审计理论指引、审计依据、技术和方法及其审计行为尤其是职业判断行为规律三个方面的重新探讨入手,降低公允价值审计,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审计中的审计判断有限理性,进而提高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10.
《商》2016,(10)
本文主要从审计质量的角度来研究审计师变更对企业和投资市场带来的影响。研究了审计师变更后面是否隐藏着企业为了一己之利的意图,是否有明显的证据表明企业变更审计师是为了购得审计意见,以维护审计市场的健康和提高投资市场中审计意见的可信度。这对提升我国审计市场的健康、证券市场信息的真实具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针对我国证券市场近几年来出现的一些舞弊现象能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和审计质量对管理者、投资者、政府部门等相关信息使用者尤为重要。通过对2001-2010年间深沪两市上市公司违规、会计信息披露违规、无保留意见信息违规、违规披露会计信息的审计意见类型状况进行统计分析,证实了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和审计质量在逐年好转,尤其是近几年来改善幅度更大。今后,应进一步明确监管层对公司行为的价值导向,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建设,改善商业化审计模式,发展非商业化审计模式,从而更好地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和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12.
新《证券法》颁布施行的核心目的是保护投资者权益,其新添加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章节,改进了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加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并且全面实行注册制以代替核准制,债券发行条件得到优化。这有利于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但是在法律监管层面,依然存在信息披露及时性不强、吹哨人制度奖励数额设置过低等问题。因此,必须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守护好广大投资者的钱袋子。  相似文献   

13.
美国在资本市场实施SOX法案404条款,面向小型公众公司推行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以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却遭遇棘手的审计成本高于审计效益的难题,以至于最终豁免了针对小型公众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安排。而中国则以平衡审计成本和审计效益的思路,在中小企业板尝试变通发展内部控制审计的新路径。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多维度论证我国中小企业板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安排降低审计成本的效应,以及对财务信息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中小企业板通过创新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安排,取得了不同于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效果,不仅从放宽业务类型和降低实施频率两个维度,有效地降低了中小型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而且公司的财务信息质量也得到保证和一定程度的提升。研究结论揭示了我国在资本市场发展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上探索新道路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独立审计是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一种市场活动,在保障市场资源得到合理有效配置以及维护市场经济稳定运行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一系列证券市场舞弊案的曝光,我国整个证券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本文将从分析独立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出发,研究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独立审计的现状,并从中寻求提高独立审计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徐佳宁  张平平 《商业科技》2014,(19):227-227
根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中的规定,我国主板上市公司自2012年起要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并且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内部控制审计披露的信息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的反映,而财务报告审计中包括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审计,因而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告审计意见的影响是必然的。本文探索了内部控制审计对审计意见的影响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赵睿 《商》2014,(9):125-125
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体系 信息披露是指公众公司以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招股说明书或者临时报告等形式,把公司有关的信息,向社会公众公开披露的行为。证券市场的枢纽和核心是信息,证券市场中的信息来源众多所以比较繁杂。投资者如果缺少信息,将无法做出合理的筹资、投资决策,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披露既有利于维护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优化资本的配置,又可以有效防范风险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避免证券市场的过度波动。对上市公司而言信息披露是一种义务,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证券法》为核心,相关的规范性文件为补充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体系框架。我们根据披露信息的时点不同,可以将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分为3类,分别是首次披露信息、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正处在发育和转型期间,一些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利用会计舞弊手法夸大公司的报表利润,哄抬股价,谋取暴利,损害了无数中小投资者包括公司自身员工的利益。为了使证券市场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应加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监管,加强会计审计的自身建设,出具具有公信力的审计报告,保证市场的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18.
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是证券市场的基石,是投资信心的基础。因而在证券市场上,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历来受到极大的关注。在美国,有关审计人员独立性的规范十分丰富,从1933年的证券法、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到证券交易委员会颁布的许多规章,如《规章S-X》、《独立性质量控制》、《审计人员独立性要求修正案》等,到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职业行为守则,到纽约(NYSE)、纳斯达克(NASD)和美国(AMEX)等股票交易所的上市规则,再到独立准则委员会的独立准则和独立性概念框架,建立起一个层次分明、内容细致、灵活适变的规范体系,能够充分保证实施的效果,提高了证券市场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新《证券法》实施后,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使原不具有从事证券服务业务资格的审计机构能够审计上市公司。 此后多次出现 ST 公司转聘中小审计机构的案例,文章以*ST新亿转聘深圳堂堂为例,研究*ST新亿转聘的原因及深圳堂堂接受业务委托的动机,并进一步分析由此产生的影响,最后从三个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侠 《商业会计》2004,(1):20-20
为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适应证券市场发展需要,结合近期各项政策法规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国证监会最近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3年修订),对2002年修订稿的部分相关条款再次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