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利用1998-2008年相关产业数据进行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由此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影响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有两个方面,即"产业发展能力"与"市场潜在能力";第二,对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人才要素",其次是"相关产业支持"和"相关法律政策环境";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柳岩   《技术经济》2010,29(12):36-40
本文基于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的现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选择显示性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这3个指标,利用出口数据评价方法,对我国整体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对我国整体产业及主要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显示:我国农业原材料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较弱,而出口制成品的比较优势很强;但从整体上看,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还较低。  相似文献   

3.
造船产业贸易政策与我国造船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通过国际比较的方式,对影响我国造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贸易政策进行了分析讨论,查找了我国与造船先进国家在船价补贴、税收和造船融资政策等方面存在的差距,进而提出了优化我国造船产业贸易政策的对策建议,对改善我国造船产业贸易政策,提高造船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近年来中药产业的实际状况出发,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中药产业国际化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竞争优势理论,并在这两个理论的基础上选取了中药产品的外贸竞争力指数和贸易专业化指数等指标对我国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就如何应对挑战进一步提高我国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软件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湖北省高度重视软件产业的发展,一直把软件产业作为战略性和先导型产业优先发展.文章基于SWOT分析的视角研究了湖北软件产业的竞争力状况,分析了湖北软件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进一步提出湖北软件产业发展的对策,为湖北省软件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宁波市半导体照明灯具专利分析及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宁波市半导体照明产业整体存在的问题,诸如产业链不够完整、产业层次较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产业及产品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较低等问题,从专利角度对宁波市半导体照明下游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政府宏观引导以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在加快产业基地建设中重视扶持上规模企业,整合有效资源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专利、标准、人才战略,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等发展宁波市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杨黎 《经济师》2007,(11):64-65
文章以产业组织理论中传统的"结构—行为—绩效"范式为分析框架,考察了我国软件产业的产业组织状况。文章认为我国的软件产业的市场结构为原子分散型,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市场竞争一直非常激烈,市场绩效总的来说有较大提高,但近几年利润率较低且有下滑趋势。最后文章提出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叶娇  秦涛 《经济视角》2010,(12):35-36
本文利用1998—2008年相关产业数据进行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由此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影响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有两个方面,即"产业发展能力"与"市场潜在能力";第二,对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人才要素",其次是"相关产业支持"和"相关法律政策环境";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我国30个地区的工业产业竞争力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和模糊识别模型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并依据所得结果,对各地区在工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服装产业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产业.通过分析我国服装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现状,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三个关键指标对我国服装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发现我国服装业在国际竞争中存在附加值低、品牌影响力小、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重新定位我国服装业国际位次,提高我国服装的质量,提升品牌影响力等措施来提升我国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我国四大区域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我国四大经济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程度及差异性。实证研究表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程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产业发展潜力最大。东北地区第二产业亟待调整,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中西部地区一、二产业发展比较好,但第三产业竞争力较弱,实证研究结果为我国经济区域制定不同的产业调整及产业转移政策。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理论上探索了产业结构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实证分析了中国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给出了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 ,迎接加入WTO挑战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对现有反倾销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钢铁行业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和智猪博弈模型,对反倾销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反倾销行为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效果显著但也存在局限性,在目前钢铁国际贸易格局下,我国的占优策略应该是反倾销.基于上述分析并结合国际贸易中政府行为理论,提出了恰当运用反倾销行为并结合其他手段来根本上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资源优势明显,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低。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为了抓住机遇,就必须不断提高湖南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文章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对湖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湖南农产品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呈减弱的趋势,而出口规模过小和单位产品附加值较低是造成湖南农产品出口额较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湖南应该调整农业支持政策,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加快推动优势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发展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实施重点市场和市场多元化并重的战略,以提高区域农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力发展湖南的外向型农业经济。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进出口数据对我国服务贸易净出口指标、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服务贸易显性优势指数的分析,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服务贸易整体及行业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较低,国际竞争力较弱。因此,应从制约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方面着手,有针对性采取增强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对策,保证我国服务业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国际技术溢出、产业内资源再配置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产品内分工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并就中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发现产品内分工对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且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聚是世界软件产业发展的共同趋势,这一现象表明集聚化与软件产业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而现有的研究并不能充分解释这一问题。本文首先界定了产业集聚和集聚化发展的内涵,然后结合对软件产业特征的分析,从理论上论证了软件产业集聚化发展的必然性。文章最后对我国软件产业的集聚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分析印度软件产业国际化经营的路径、进程和基本策略,然后对印度软件产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发现,软件产业外包指数的大小和软件市场集中度的高低,对印度软件产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有显著影响。最后是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经验给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把握碳减排政策工具的使用,厘清碳减排政策对低碳竞争力的影响,对于推进我国温室气体减排,促进低碳发展至关重要。以2005—2016年中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从产业层面选取四个维度构建省域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进行测算。然后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不同类型碳减排政策工具对地区低碳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命令控制型碳减排政策不利于地区低碳竞争力的提升,其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力低于环境治理成本增加的影响力,市场激励型碳减排政策则有助于提升地区低碳竞争力。因此,政府应不断丰富市场型政策工具,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企业以较低成本完成碳减排的同时有效提升地区低碳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中小软件企业规模小、技术弱,缺乏市场竞争力的现状,提出大力发展软件产业集群是提高我国中小软件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然后,给出了软件产业集群定义并对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最后,介绍了软件产业集群现状,总结了软件产业集群的特点;最后提出发展软件产业集群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