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自然法学派作为西方三大法学派之一,是一切法哲学的滥觞,是价值法学派。自然法的发展史是一部人类理性的启蒙史、是人类为自由和权利的斗争史。而自然法学派中最重要的则要算古典自然法学派。本文首先对古典自然法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含义与特征及其主要内容做了一个简单介绍。接下来对古典自然法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德斯鸠的古典自然法思想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则简要的总结了古典自然法理论的特色。以期明确孟德斯鸠对于古典自然法思想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经济思想发展史上,宏观经济学分析范式经历了多次更替,针对不同的经济问题产生了不同的甚至相对的经济学说。凯恩斯确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向,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确立了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标准研究范式,而马克思则基于资本主义经济竞争的博弈规则建立起一套自己的“宏观经济体系”。本文通过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凯恩斯总量均衡理论相通性的分析,结合新古典宏观经济的微观化分析,来说明在宏观和微观经济协调过程中引入“社会关系”分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德国新历史学派是19世纪最主要的经济思想之一,其主要观点在抨击自由经济主义的同时,也为德意志帝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直接理论基础。而当今德国的医疗保障实践则是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混合型”医疗保障模式,这充分综合了政府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势。德国新历史学派的主要观点和德国实践经验对我国当前的医疗改革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我国医改必须重新对政府与市场在医疗保障改革中进行合理定位、明确边界,建立国家主导、市场参与的“混合型”医疗保障模式。市场化或者国家统管的医疗改革方案都是违背理论规律和历史实践的。  相似文献   

4.
混沌理论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制度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对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汇式的“保护带”所做的批判不同,混沌理论由于其基本特征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间存在矛盾而对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的“硬核”(包括均衡、偏好稳定以及理性选择)提出了挑战。当然,钭混沌理论的出现看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学研究式的“起飞”的观点还无法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5.
菲利普斯曲线,作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石,已成为当前西方宏观经济学领域三大主流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货币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学术论争的焦点。本探寻三大主流学派的理论大厦赖以构建的思想源头和微观基础-假设前提,叙述并推导菲利普斯曲线变形的过程,评介三大主流学派围绕菲利普斯曲线而展开的理论论争和政策分歧。  相似文献   

6.
瑞典学派借助事前和事后分析法,较早地关注了预期的作用;凯恩斯以预期为基础构建了其理论体系,建立了预期在经济分析中的地位,强调“心理因素”,使预期仅具有外生性;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以理性人假设为基础推常演出理性预期,使预期能够作为内生变量纳入经济模型,但其理论证据尚缺,且在应用中存在一定的技术性困难,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西方预期理论仍对我们认识经济运行有较大启示。  相似文献   

7.
“正名”逻辑,是我国古代关于如何正确使用“名”的理论,来规范思维和行动,以矫正“名实乖乱”社会现实的古典逻辑理论。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针对当前“名实淆乱”的社会经济现象,从经济逻辑的视角来对“正名”逻辑进行现实的解读,深入发掘本民族的逻辑思想,以捍卫社会理性,维护社会经济的公序良俗和公平、诚信。  相似文献   

8.
从新经济史到新制度经济学——诺斯的经济思想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诺斯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及早期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运用到经济史分析中,成为新经济史学界的代表人物,而从经济史分析中归纳出的制度变迁理论更成为新制度经济学派的重要分支.本文以诺斯的文献为线索,研究其从新经济史到新制度经济学的经济思想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9.
一西方国家宏观调控理论发展史通过分析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带规律性的历史现象,就是在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而不断加强,而不是削弱。 (一)西方市场经济初期,古典经济学家们否认国家干预和宏观调控古典经济学是指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70年代之前的西方经济学。鉴于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古典经济学家们认为,政府不应干预经济,应放任自由,让“看不见的手”调节经济运行,使其自动平衡。古典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把在“自然自由的制度”下的国家职能归结下述三方面:(1)“保护本国的社会安全,使之不受其他独立社会  相似文献   

10.
准确把握经济增长理论的三个阶段即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可以有两个维度。第一,理解要素边际报酬不变、递减到递增的演进趋势。第二,理解对经济增长引擎的不同解释,即从唯物质资本、外生技术到包含知识在内的泛资本范畴的变化。经济增长理论的这种演化也是对马克思关于人是生产中最能动要素的复归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Value creation through customer-to-customer exchange occurs when the perceived benefits of a company’s offering are increased as a result of customers’ interaction with one another. C2C exchange exists in a wide variety of service environments, both online and face-to-face. Drawing on the motivation, opportunity, and ability (MOA) framework, this research presents and tests a theoretical model that examines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C2C exchange in the context of face-to-face networking behaviors at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meetings.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a survey of conference attendees, and the hypotheses were tested using moderated regression and path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a three-way interaction effect among the MOA factors, that the MOA model does predict the level of C2C exchange, and that C2C exchange does enhance service value perceptions and customer loyalty intentions.  相似文献   

12.
基于女性消费群体的产品特性化设计已成为当今社会产品设计中的重要课题。同男性设计师相比,在为女性产品设计方面,女性设计师具有"对细节关注"的态度优势和"为‘自己’设计"的角色优势。  相似文献   

13.
谚语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它言简意赅、风趣幽默,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具有广泛的民间性,独特的民族性,语义的双重性和哲理性,语音上的和谐性等特点,是英语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4.
以本文对2006年颁布实施的《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铁运[2006]79号)和《铁路罐车容积》JJG140-2008标准附录E《铁路罐车准装高度范围确定方法》中允许充装的体积、准装高度、准装质量。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结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体裁教学法等外语教学方法的不同流派各有其特点,但均未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方法。折中主义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吸取各种教学法的长处和优点,采取针对学生特点和需要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折中主义在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中突出体现为用好范文和独立创新。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源管理应用软件》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充分利用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模拟实战室的优势,按照我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四项核心技术的训练.本文就《人力资源管理应用软件》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的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论述翻译的四个关系,即理解与翻译,信与颇,直译与意译,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股东大会网络投票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票权是股东的最基本权利,现行法律要求股东亲自出席或委托代理人出席股东大会才可行使投票权,这不仅不利于公司的民主化及股东权益的保护,而且导致投票成本的巨大.网络投票是解决目前投票机制弊端的有效途径,我国未来设计网络投票时,应注意主体设计与程序设计,平衡各种利益中突,以实现网络投票机制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人本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人又绝非一般自然物,而是与一般自然物相区别的、高度发展了的、特殊的、有生命的自然物。他是自然的异化,是最有智慧的、知情意发展最高的那一部分自然。就此而言,他又是非自然。人是一种非自然的自然物或者说自然的非自然物,一句话,人是文化的动物。从外在表征看,文化的种种形态以“符号”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从内在蕴藏看,文化的深层内核是价值,就此而言,人生活在一个价值的世界中,人是价值的动物。这可以提供我们从另一角度界定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对于动物而言,不存在“价值”问题,周围环境对于动物来说只是一个“物理”的世界、“事实”的世界;只有人才有“价值”问题,他所面对着的根本上是一个价值世界、文化世界、意义世界,一个主体性的充满理想的世界。  相似文献   

20.
尽管华兹华斯的诗歌语言质朴无华,但其中不乏悖论。悖论往往看似互为矛盾,实则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折射出普遍真理的光辉,使诗歌迸发出一种张力,产生一种"奇异"的效果,读来耐人寻味,并且能有力有效地表达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再现复杂的社会生活。华兹华斯诗歌中的悖论主要包括悖论式情景、与常理相悖的悖论和逻辑性悖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