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互联网技术能够促进开放式创新社区发展,但部分社区未给予企业相应回报。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构建开放式创新社区下社会网络、用户参与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模型,探讨社区网络内部各维度间的联系及其对用户创新参与行为的影响,以及用户创新参与行为对企业社区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以小米MIUI社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开放式创新社区中社会网络三维度相互影响,关系维度对用户创新参与行为有促进作用,认知维度对行为深度具有正向影响,对行为广度具有消极影响。此外,行为深度对企业社区创新绩效有促进作用,但行为广度与企业社区创新绩效无关。  相似文献   

2.
开放社区中的用户交互反馈是用户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需求满足理论,研究其他用户反馈对个体创新贡献度的影响。结合典型开放式产品设计社区——Local Motors平台,采用数据挖掘方法,从数量、质量和情感3个方面研究开放式创新社区中FOU对个体创新贡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反馈数量和质量均对个体创新贡献度有显著影响,其中反馈次数对个体创新贡献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反馈率和反馈人员多样性对个体创新贡献度有显著负向影响,反馈长度和反馈支持文件对个体创新贡献度没有影响,正向情感倾向在用户反馈和个体创新贡献度之间无任何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群智创新社区是信息化条件下一种新的创新载体和媒介,可以为企业开展产品研发活动提供大量创新创意。为了更好地管理群智创新社区和用户,选取Local Motors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用户行为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运用聚类分析,从用户创新能力的角度,对不同创新能力的用户进行识别和划分,得出4种不同创新能力的用户类型,并对每种类型的用户进行了社区影响作用分析。科研成果既可丰富相关理论研究,也可为社区管理者提供实践方略与运营建议,有效提升社区管理水平与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4.
通过引入虚拟社区感知中介变量,构建开放式创新社区治理机制对用户知识贡献行为的影响关系模型,实证研究社区治理的两个维度——促进式与约束式治理机制在促进用户知识贡献行为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促进式与约束式治理机制对用户知识贡献行为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虚拟社区感知在开放式创新社区治理机制与用户知识贡献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据此,基于社区治理视角提出提升用户知识贡献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引入虚拟社区感知中介变量,构建开放式创新社区治理机制对用户知识贡献行为的影响关系模型,实证研究社区治理的两个维度——促进式与约束式治理机制在促进用户知识贡献行为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促进式与约束式治理机制对用户知识贡献行为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虚拟社区感知在开放式创新社区治理机制与用户知识贡献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据此,基于社区治理视角提出提升用户知识贡献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定义了用户创新社区,根据SECI模型,描述了用户创新社区中的知识创新过程。基于网络环境下知识创新和用户行为特征,构建了基于用户创新社区的企业知识创新价值链模型,分别研究了模型中提出的知识创新辅助活动和知识创新基本活动。以小米科技为例,指出了实施基于用户创新社区的企业知识创新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张跃先  房施雨 《技术经济》2023,42(10):68-80
开放式创新社区日益成为企业获取创意的重要外部来源,因此激励用户参与社区内容创作的机理研究显得愈发重要。以“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框架为基础,构建内、外在激励通过基本心理需要与和谐型激情影响用户创新行为的链式中介模型,探讨外在激励的边界作用。利用Bootstrap法与层次回归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内、外在激励之间存在“侵蚀”效应,即外在激励负向调节内在激励对用户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和谐型激情的影响,自主需要、胜任需要与和谐型激情在内、外在激励与用户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中均起到简单中介作用,且胜任需要、关系需要与和谐型激情能够链式中介内、外在激励对用户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本文进一步厘清了内、外在激励对用户创新行为影响的作用机制,对指导社区激励机制建设提供了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平台治理视角,选择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和以华为为代表的科技型企业创立的开放式创新社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对两类社区治理机制影响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多重路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社区监管是两类社区实现高知识共享行为的共同必要条件;二者存在一个由引导机制和约束机制构成的一致组态;用户嵌入、知识保护在促进二者知识共享行为中的作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夏恩君  邓倩  张明 《技术经济》2014,33(10):8-14
以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的参与主体,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构建开放式社区网络的概念模型。通过研究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合作和整合共享创新要素的方式,建立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该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利用所构建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能有效评价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的创新能力,企业可依据评价结果进行改进和提升。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用户视角研究企业主导创新社区用户参与和新产品创意产出的动态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方差分析实证检验新产品创意产出不同阶段用户参与的变化。以12个社区共2400名用户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结果表明:伴随创意产出数量的阶段提升,用户参与广度和深度都逐渐提高;伴随创意产出质量的阶段提升,用户参与深度逐渐提高,而用户参与广度只在创意产出质量后半阶段有显著提高。研究结果对我国消费电子企业动态采取措施引导用户参与创新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颇具挑战性的数字化时代,用户成为企业获取持续创新优势的重要源泉,如何激发用户参与产品创新成为企业创新管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TOE框架,采用fsQCA方法,分析数字技术应用、产品技术创新、组织职能协调、用户创新能力、同侪竞争效应和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组态效应及相互关系。通过对93家用户参与产品创新企业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存在市场驱动型、驱动市场型和数字驱动型3种高用户参与产品创新条件组态,具有多重并发性,遵循殊途同归原则;在企业开展用户参与产品创新过程中,用户创新能力、数字技术应用两个前因条件相对重要;高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条件组态与非高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条件组态存在因果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2.
从价值共创视角出发,基于信号传递理论,整合消费者使用企业产品创造价值、消费者与消费者互动创造价值、企业与消费者互动创造价值3个层面,探讨开放式创新社区中创意采纳影响因素。通过对小米MIUI社区创意的文本挖掘与实证分析发现,消费者使用企业产品创造价值层面,创意信息熵和情感强度正向影响创意采纳,创意长度负向影响创意采纳;消费者互动创造价值层面,支持量正向影响创意采纳,浏览量和评论量负向影响创意采纳;企业与消费者互动创造价值层面,企业回复信息熵和回复情感强度与创意采纳呈正相关,企业回复长度与创意采纳呈负相关。由此,建议企业规范消费者创意提出形式,注重需求一致性与异质性带来的市场需求信号,通过有效回复策略提升消费者创意质量,从而形成促进价值共创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定义了创新社区,描述了创新社区中知识获取和知识创新的过程。结合网络环境下新产品开发中客户知识管理特征,以小米科技MIUI的开发过程为案例,总结归纳了新产品开发中创新社区客户知识管理方法,并详细阐述了具体的应用流程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用户帝国和用户赋权时代的来临,吸收用户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已经成为许多企业提升技术创新绩效的选择。将用户参与划分为用户参与的信息资源维度和用户参与的合作伙伴维度,深入阐述了用户参与各维度内涵,探讨了用户参与各维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模型,以及用户参与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内在影响机理,揭示了企业吸收能力对用户参与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并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实践进行案例分析,进而对企业技术创新实践提出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用问卷调查数据,从企业内部能力维度、外部创新源维度、企业与外部创新源关系维度和保障维度四个方面,研究它们对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能力维度、企业与外部创新源关系维度和保障维度都与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的创新绩效正相关;外部创新源维度与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创新绩效的技术能力和机会窗口维度正相关,与财务绩效维度负相关。最后就如何在我国实施开放式创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面对互联网络和信息技术进步等创新环境变化,研究有利于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的条件尤为必要。首先从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出发,指出小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的可能性和面临的新机遇,并通过深层次归纳和挖掘中小企业参与开放式创新的案例,破解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瓶颈。不同类型企业可分别依托中小企业、咨询公司、龙头企业搭建开放式创新平台,并充分利用大型企业资源,依托专业管理运营团队,注重知识产权及隐私保护、专业品牌宣传与推广,完善奖励体系,构建开放式创新平台基本模型。通过搭建开放式创新平台,帮助中小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获得创新资源,促使其参与或者主导更大规模的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7.
Customers can participate in open innovation communities posting innovation ideas, which in turn can receive comments and votes from the rest of the community, highlighting user preferences. However, the final decision about implementing innovations corresponds to the company. This paper is focused on the customers' activity in open innovation communities. The aim is to identify the main topics of customers' interests in order to compare these topics with managerial decision-making. The results obtained reveal first that both votes and comments can be used to predict user preferences; and second, that customers tend to promote those innovations by reporting more comfort and benefits. In contrast, managerial decisions are more focused on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associated with the brand image.  相似文献   

18.
用户参与是技术创新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用户作为价值创造者的作用已经受到学者和企业家的重视.用户参与产品创新,可以拓展企业创新源、为企业赢得持续竞争优势和提高新产品开发效率.如何有效地获取用户资源,将这一资源充分整合在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且能够成功将产品推向市场,这是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关键.本文研究了如何系统管理用户参与新产品开发的过程,认为企业需要进行相应的组织安排和制度设计;需要构建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支持系统;需要控制用户参与新产品开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企业创新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梳理商业模式创新经典文献的基础上,分别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相关者和商业模式创新资源,归纳了6种商业模式创新理论。通过对6种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的进一步梳理和分析,将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的演化过程划分为封闭式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半开放式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和开放式商业模式创新研究3个阶段,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