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北京市工商资本租赁经营集体农地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业"三高"之困,直接影响经营收益。工商资本租赁经营集体农地面临着土地流转价格高、劳动力成本高、市场风险高的农业经营"三高",是工商资本持续经营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一是土地成本高。据北京市农经办对全市53个土地流转监测点统计,2015年上半年农地流转平均价格为1589元。二是劳动力成本高。据2015年北京市农经办对26个工商企业的规  相似文献   

2.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二次土地革命",有序的农地流转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利于实现以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高效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研究阐述了农地流转对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积极作用;揭示了农地用途变更扭曲农地流转目标,市场机制问题即金融体系问题对当前农地流转效率提升的制约;给出规范农地流转用途以提升农业效率,优化支持农业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和变革筹融资机制等支持农地流转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界定制度目标及其评价基准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经营方式转型的典型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农地的流转集中及其租赁经营,大多是对家庭经营主体的复制与替代,土地转出农户并未成为农业经营体系中的积极参与主体。文章认为,在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背景下,创新农业经营方式的关键就在于盘活农地经营权。因此,农地产权的细分、农业分工的深化与家庭经营空间的扩展,将是农业经营方式转型的基本方向。以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产权细分、分工经营、管住用途"为主线的制度内核,有可能成为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架构。文章进一步通过一个目标模式的设计来解读未来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可能趋向。  相似文献   

4.
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制度的协同效应及协同运行机制有助于促进农村打造规模化农业经营模式并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剖析当前我国土地流转中存在的基础性制度建设短板、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和法律制度体系不健全等系列问题;从建立农地流转与人口转移对接的保障体系,健全农地流转与人口转移对接的市场机制和完善农地流转与人口转移对接的支撑体系等方面给出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地流转协同机制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5.
浅议农地三元所有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土地问题的实质是土地收益的分配,但土地收益问题的解决必须以土地所有权明晰为基础。本文以现实地租的分配为出发点,认为现行农村土地的集体一元所有,事实上为国家、村集体、农户三元所有。所以,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确立农地三元所有制度,取消农业税、乡统筹及村提留,公有农地实行租赁经营,用地租把目前国家、集体、农户的多元交叉农业分配关系简化,规范为国家与农户、集体与农户的一元分配关系。近年来,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日益受到各方关注。从1987年开始,国家先后在贵州泥潭、广东南海、山东平度、北京顺义等地…  相似文献   

6.
论农地商品化经营边锡禄(沈阳农业大学农经系)农地实行商品化经营,就是让市场机制在农地资源配置上起到优化配置作用,以便合理利用农地。那么,农地能不能商品化,有没有必要实行商品化经营,以及农地商品化经营的内容、形式、条件如何,就很值得探讨了。一、农地商品...  相似文献   

7.
美国农场信贷体系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丽红 《农业经济问题》2015,(3):101-109,112
20世纪初期,美国以联邦土地银行为起点的农场信贷体系的构建,有效解决了农业长期资金来源不足问题,对农业的资本化和现代化起到了促进作用,推动了美国农业生产的大发展。本文以美国为例,围绕增加农业信贷资金供给和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两个方面,分析美国农场信贷体系的组织结构、运作模式,总结美国农场信贷体系的成功经验,提出完善农地金融法律、严格风险控制、培育农地抵押服务市场、政府积极参与支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农地抵押融资应符合国情等启示。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地权利制度构建于特殊国情之上,"三权分置"下土地经营权由集体土地所有权分离而设立,并在一定条件下消灭,其权能回归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经营权的消灭与设立,亦是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的回归与分离,是农地权利的基本存在形式。土地经营权注销登记是公示农地权利变动的制度,应当予以充分重视。我国农地资源利用以户为单位对农业生产要素进行配置,呈现小农性、封闭性,与市场机制相背离。"三权分置"的提出为土地承包经营权重构提供了契机,得以对土地经营权注销登记制度进行功能解析,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地制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一、农地制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农地是用于发展农业的土地,包括耕地,牧草地,林地及水域。农地制度是规范人们在农地问题上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农地制度核心是农地的产权制度。是指农地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各项权能的设置与划分。农地制...  相似文献   

10.
论农地进入市场的几个问题边锡禄农用土地(简称农地)是农村土地的基本部分。农用土地进入市场问题是培育和建设农村土地市场的基本内容和关键。在国家政府的严格管理和宏观控制下,农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流通,使市场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真正在农地资源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农业部门的整体效益较低。农地流转的过程既是农地资源重新配置与再利用,又是促进农业资本深化的重要方式。通过制定合理有效地农地流转制度来高效配置资本要素,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基于农地流转的规模效应和配置效应两个维度来分析农地流转对农业资本深化的影响,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别求农地流转对两个核心指标的影响大小。[结果]农地流转对农业资本增密和滞后一期的农业资本配置效率具有正向促进关系。农地流转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技术的推广与运用,加速了农业生产资料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运作效率,农地流转促进了农业资本的持续深化。[结论]加快农地合理规范流转是提高农业资本深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效率的关系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的热点问题。本文在梳理农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效率关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农地经营规模影响农业环境效率的理论机制,并利用1978-2017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这一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业环境效率与农地经营规模之间呈现出非线性关系,农业环境效率随着农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说明农业环境效率与农地经营规模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进一步考察农业环境效率与农地经营规模之间这种关系的地区差异表明,不同地区农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农地产权制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峰 《农村经济》2001,(11):2-5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农地的可持续利用 ,农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基础是建立有效的农地产权制度。在我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下 ,土地保护不力 ,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从业者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等问题已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出发 ,在分析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基础上 ,提出改革现行农地产权制度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一、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现状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和有效利用。这就要求在农业发展和农地利用上必须处理好几个问题 :一是农地资源的代际分配问题 ,即农地的可…  相似文献   

14.
农业的资本化主要是将资本化作为核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通过资源配置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以提高农地的利用效率,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通过分析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结合各项影响因素,对中国农业资本化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其在推动农业经济中的作用,提出了加强农业资本化转变,逐步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为行业的运行及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步伐加快要求以农地流转为契机来化解制约我国城乡发展的人地矛盾,同步实现农户收益提升和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目标。研究阐述了农地流转政策优化对促进农户收益增进的意义;从农地流转前的市场机制风险,流转中的利益争夺风险和流转后的社会保障风险等方面来分析农地流转中的若干问题;给出培育农地流转市场机制,创新农地流转服务机制和健全农地流转保障机制等若干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围绕"如何才能使农地‘三权分置’是有效的"命题,从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农地产权结构细分对"三权分置"构成的约束及其组织治理的角度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在农业生产特点下,家庭经营的重要性使得需要除去人身属性进而以财产权性质流动的农地使用权细分要求,对农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置构成了分置结果上的两难约束;(2)农业发展本身对农地处分权从流转权到抵押权细分的内在要求,对农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置也构成了方式选择上的实质约束;(3)面对上述双重约束,农地股份合作社是在治理上实现农地"三权分置"的有效组织途径,同时也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启示在于,在通过农地经营权流动与集中、建立和发展多种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需要保障农户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并加强与其他主体、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之间的合作共赢;同时,在当前农地抵押贷款机制的设计与探索中要注意到农地流转对农地经营权抵押的影响会因流转方式的不同而变化。在当前制度环境下,农地入股的物权流转可能保障农地抵押权实现。如何更好建立与发展农地股份合作社是值得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中的农地适度非农化:制度障碍与政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对农地适度非农化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地适度非农化的制度障碍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准市场化的农地非农化路径依赖和政策措施。本文认为,纯市场机制和纯政府机制都无法实现农地适度非农化配置,只有建立起市场与政府有机结合的准市场化机制才能实现农地适度非农化。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农地提供粮食、蔬菜、木材等实物型产品,以及开敞空间、景观、文化服务等非实物型生态服务,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社会福利。从社会公众参与农地保护的认知及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WTP)出发,估算农地非市场价值,并将其纳入资源成本核算体系中,不仅能够弥补市场机制作用不足给农地流转决策带来的影响,而且通过提高土地资源农业利用的比较效益,能够缓解我国农地流失形势。文章在调查分析湖北省武汉、宜昌、荆门、仙桃、汉川5市县1255户居民家庭对农地保护认知程度及支付意愿的基础上,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对湖北省农地非市场价值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19.
农地信息不仅是国家干预农地资源配置的决策来源,亦是市场机制配置农地资源的核心元素。在"三权分置"的背景下,土地经营权登记制度应当以信息规制为路径,成为连通市场横向层面与国家纵向层面之间农地信息的制度平台,实现农地信息的有序流动。但对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解析之后发现其存在多种缺陷,导致农地信息失灵。由此,我国应当从制度理念、破除身份属性桎梏、登记生效模式、流转登记类型、登记内容等方面对土地经营权登记制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西北干旱区农地利用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响应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试图找出我国西北干旱区农地利用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制定该地区农地利用碳减排政策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测算西北干旱区"九五"至"十二五"期间农地利用的碳排放量,采用"Tapio脱钩"理论探究农地利用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响应关系,并运用LMDI模型分析了农地利用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继而对农地利用碳排放零增长的时间节点进行了预测。[结果]西北干旱区农地碳排放呈现"快速增长-缓慢增长"两阶段变化特征,其碳排放强度变化轨迹与此基本一致;农地利用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间响应关系显著,以弱脱钩效应为主;农地利用碳排放的驱动因子中,农业生产效率因素、劳动力因素对农地利用碳减排的成效最为明显,农业产业结构因素对农地利用碳减排略有促进作用,而农业经济发展因素是促进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结论]西北干旱区有望在2017年实现农地利用碳排放的零增长,虽在短期内可能实现农地利用碳排放的零增长,但农业收入在农户家庭收入中仍占较大比重,农业碳减排压力依然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