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经贸类的骨干专业,担当着培养各行各业技能型、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重任。如何搞好专业实训教学、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已成为高职会计教学探索和研究的重大课题。一、目前会计综合实训教学现状会计专业教学离不开专业实训。会计专业实训应在校内实  相似文献   

2.
<正>实训教学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高职教育实训课程是指学生在进行相关课程理论学习的同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的应用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操作应用能力和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能够处理相关问题的综合能力。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综合实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析,对高职院校实训课程的设置提出合理建议,为当前高职院校实训课程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一、当前高职教育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职会计专业基本技能实训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浙江省内多所高职院校、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和企业的大量社会调查,初步了解当前高职院校会计基本技能实训教学现状.分析了高职院校会计基本技能课程实训内容、体系和考核方法等存在的问题,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企业三方面出发,探索重构高职会计专业基本技能课程合理的教学模块,采取有效的实训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操作能力.在加强校企合作,共同修订和完善原有课程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完善高职院校会计基本技能实训体系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其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全面化与职业化,促使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进入了改革时期。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其中存在着实训机制不健全、培养目标缺失、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等问题。阐明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设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基于职业理念建设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途径,从创新教学方式、转变校企合作方式、调整课程结构设置、健全实训机制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提高会计专业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内仿真实训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内会计实训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但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在校内实训教学方面仍存在着实训体系不完善,实训环境不仿真、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实训教材不逼真等问题。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应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加强会计专业校内仿真实训体系的构建,不断强化和完善校内实训教学环节,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职业能力,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开发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但是尚无统一标准和成熟模式,需结合各专业教学实际和行业发展要求进行有效研究与探索。文章基于行动导向,结合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经验,对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步骤与开发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校内会计实训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但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在校内实训教学方面仍存在着实训体系不完善,实训环境不仿真、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实训教材不逼真等问题。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应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加强会计专业校内仿真实训体系的构建,不断强化和完善校内实训教学环节,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类型的多样化,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越来越广,单纯以一个制造企业的经济业务为例进行会计综合实训局限了本专业对其他行业领域会计工作的了解,影响学生就业中的适应能力。结合实践经验,本文对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基于工作领域开发会计循环综合实训课程的实践进行阐述,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时代,推动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实现该专业由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型,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本文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训条件等维度揭示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不适应时代要求和会计转型需要的诸多情况,将《IMA管理会计胜任能力框架》和《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融入到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试图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会计实训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会计基本技能、职业基本素养、综合运用能力为目的。高职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以会计实训为基础,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  相似文献   

11.
宋波 《财会月刊》2012,(12):96-97
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心理学角度深化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改革,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综合实训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不断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获得职业素质的提升,成为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财会人才。  相似文献   

12.
会计实训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会计基本技能、职业基本素养、综合运用能力为目的。高职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以会计实训为基础,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  相似文献   

13.
正一、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在现阶段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实践课程建设中,会计核算技能训练模块建设相对完善,财务管理实践技能训练模块建设次之,而财会职业岗位及相关基础岗位技能训练课程建设普遍较为欠缺。就笔者所在学院的财会专业实践课程来说,属于会计核算技能训练方面的实践课程单项系统的有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财会电算化软件应用操作实训,综合的有财会综合模拟做账实训;属于财务管理实践技能训练方面的有财务管理实训、公司理财实训、ERP沙盘模拟实训;而财会职业岗位实践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一、会计专业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 专业实训课程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环节,在职业教育中已得到普遍的重视和广泛的实施,目前会计专业开设的会计实训课程,虽冠以《会计实训》、《会计模拟实训》、《会计综合实训》等不同的课程名称,但其模式基本是给出实训企业的期初资料、描述经济业务配套原始凭证,或直接以原始凭证表述经济业务,要求学生单独或分岗位完成从建账、到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报会计报表的各项会计工作,这种实训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薛 《企业导报》2012,(20):234
综合实训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适合高职会计的综合实训模式为混岗实训和分岗实训。本文比较了这两种模式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了优化组合这两种模式的方法,以期为提高学生会计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职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各行业会计岗位、知识、能力、技能的深入调研分析,选取学生样本进行实验,归纳出改革设想:改革实训内容--体现企业实际工作的要求;分岗位进行业务操作并轮岗实训--体现现场工作环境的特点;按行业开展循环会计实训--体现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以期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综合模拟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带来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会计专业是近年来的热门专业,也是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会开设的一个专业。但是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很难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要。作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基础核心课程,基础会计是否牢固掌握影响着学生后续的发展。基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试点,本文探讨了基于"做中学"、"工学交替"理念下高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模式设计。  相似文献   

18.
廖建英 《活力》2007,(8):68-68
当前高职会计专业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是在开设了各门会计基础理论课程和进行了会计基础技能训练的基础上,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开设的综合性实验课程。  相似文献   

19.
杨儒君 《当代会计》2021,(13):25-26
为了提升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证赛岗"融合,开展了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的研究.在建设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综合《会计行业基础工作条例》文件内容,从公共基础素质教育模块、职业基础教育模块、能力素质拓展教育模块出发,对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划分,将学生考证、岗位竞赛、职业需求相融合,并贯穿于教育指导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坚持多元化原则与学生全面发展原则,完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评价方式,从而为学生未来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普及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促使我国会计行业进行创新改革。高职院校作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如何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型专业应用管理会计人才,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专业改革创新的重要环节。本文从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会计职业能力需求定位出发,结合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会计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培养现状,对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培养高职学生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提出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