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志军  王善平 《上海金融》2012,(6):21-24,116
银企关系是影响公司债务融资以及债务融资治理作用的重要因素。本文以1999-2008年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银行持股是否影响公司投资行为与公司债务融资之间的关系,发现:在债务融资与投资效率的敏感度上,银行持股公司高于非银行持股公司;银行持股公司的银行债务对投资行为的治理效应比非银行持股公司更为明显。结果表明,银行持股提高了信贷配置效率,并改善了债务的投资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2.
公司在债务融资决策时会考虑许多因素,其中不同的债务期限安排是影响公司融资成本和融资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公司内部特征因素,运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对影响公司长期债务运用的因素进行回归,部分解释了我国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3.
企业债务融资决策行为与产品市场竞争行为之间具有战略互动作用.一方面,债务融资可能会产生增加企业产品市场竞争行为侵略性的硬承诺作用;也可能产生相反的软承诺作用;另一方面,企业因投资专用性而形成的套牢关系、企业的技术选择和产品的技术特性等问题都将影响企业的债务融资决策.在综述国外现有研究成果之后,结合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差异,讨论这一问题在我国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公司价值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所有A股上市公司1998-2005年的数据,检验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发现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净额占总资产的2.27%;资产负债率在30%-60%之间的上市公司的负债融资有利于增加公司的市场价值,资产负债率小或者大的公司这种效应不显著;同时债务融资对传递公司的业绩具有很强的信号作用,公司价值越高的公司,未来进行债务融资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企业债务融资入手,运用放松卖空管制提供的天然准自然实验,分析卖空机制与企业债务融资的关系。提出卖空机制能通过信息机制和治理机制双重作用分别影响债权人的信贷决策和企业的债务融资行为,得出相对不可卖空企业,卖空机制使卖空企业具有较小的融资规模和较为紧缩的债务融资期限。另外,本文还加入信息中介即分析师关注,进而考察卖空机制对债务融资影响的稳定性。实证结果显示,相比不可卖空公司,较高的分析师关注度能够削减卖空机制对可卖空公司债务融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沪深两市河南省上市公司2008年~2010年的数据对债务融资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将债务融资结构细分为债务融资水平结构、债务融资期限结构和债务融资类型结构,与其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对我省的资本市场提供一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5-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开债务融资选择、规模和期限三个维度,实证检验了政治关联与公开债务融资的关系。研究表明,董事长或总经理的政治关联更有利于公司获取公开债务融资;相对国有企业而言,这一影响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而同一期间内我们没有找到政治关联对私人债务融资具有显著影响的证据。这表明,债券市场的政府管制特征和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改变了公司债务融资活动中的寻租行为,公司更倾向于通过政治关联获取公开债务融资,而不是银行借款等私人债务融资;进一步推动债券发行中的市场化改革,构建公平的市场环境,是我国未来债券市场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公司价值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中国所有A股上市公司1998~2005年的数据,改进了汪辉(2003)实证模型,来检验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发现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净额占总资产的2.27%;资产负债率在30~60%之间的上市公司的负债融资,有利于增加公司的市场价值,资产负债率小或者大的公司这种效应不显著;同时债务融资对传递公司的业绩具有很强的信号作用,公司价值越高的公司,未来进行债务融资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9.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是十二五资本市场发展的一大重点。本文首先对企业在银行贷款和公开发行债券之间的取舍做了理论文献回顾,然后以2005年初至2010年底公开发行债券的上市公司及未发行债券的匹配公司为样本,从企业融资决策的角度,实证检验我国企业债务融资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现与国外债券市场情况相似,企业发展前景、财务状况和企业规模是影响企业债务融资决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是公司债务融资决策整体的必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存在明显不合理:资产负债率较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公司偏低;短期负债是我国上市公司主要资金来源,部分公司完全依靠短期债务进行公司运营和投资。以往财务学领域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研究主要从企业特征等微观视角出发。但我们应注意到,这种不合理的债务期限结构并不是单纯由公司内部微观行为不理性所造成的。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渐变改革过程中,我国公司进行了相应的财务改革和融资模式转变,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却相对滞后:企业债券市场不发达,使其债务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信贷,而目前银行还未真正转变为市场经济中的现代企业,这未免会给企业融资行为自主性带来约束。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公司所处制度环境尤其是金融发展水平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所产生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使用面板数据,对我国地域金融发展差异与公司债务期限选择行为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目的在于扩展债务期限的影响因素以便深入理解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的选择行为。二、研究变量及样本的选取1.被解释变量的确定负债期限(DMat):本文把偿还支付在一年后的负债作为长期负债,并定义DMat=长期负债/总负债。2...  相似文献   

11.
在企业债权融资结构中,不同的融资方式对于企业财务指标的相关性表现不一。本文采取多元回归的计量方法,解析影响福建省中小上市公司债权融资结构优化程度的财务指标,为公司的融资决策、合理配置债权结构以及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提供参考,从而提高公司价值,增强投资者信心。  相似文献   

12.
以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成本、财务费用、资产负债率作为投入指标,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为产出指标,运用DEA方法,对597家新三板挂牌公司2012-2014年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技术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新三板挂牌公司的融资效率逐年提高,然而融资效率普遍偏低.进而从经济环境和企业自身两个方面,分析了融资效率偏低的原因,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运用两阶段关联网络DEA模型,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债权融资效率及各子阶段对应效率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债权融资效率水平偏低,而债权筹资效率相对低下是其主要原因;随着时间推移,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两阶段效率逐渐趋向双重高效。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theoretical model and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effects of dynamic internal control performance on external financing choices of a company. Using both within-sample and difference-in-difference analysis, we find that after issuing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 (i.e. ICW) reports under SOX 404, the ICW companies rely more on debt financing and less on equity financing than in previous periods. This effect is more pronounced for the companies with low ex ante probability of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 In addition, we show that after correcting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ICWs, these ICW companies rely more on equity as opposed to debt financing. This result is more pronounced for smaller companie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creased (decreased) information asymmetry induced by ineffective (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 leads a company to follow specific external financing choices to meet its financial deficits.  相似文献   

15.
We test hypotheses about the structure of corporate debt ownership and the use of bank debt by firms in a civil‐law country, Spain. We focus on bank debt effects in the presence of information asymmetries and agency costs, and on efficient versus inefficient firm liquidation. We find that the relation between growth opportunities and bank financing is not as strong as the one found in common‐law countries,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relation between firm size and the proportion of bank debt used, and that firms closer to bankruptcy and highly leveraged are more likely to use bank debt.  相似文献   

16.
依据沪深 A股主板市场2007-2015年样本数据,考量中国银行借款与商业信用融资的治理效应.结果显示:无论是国有控股公司还是民营公司,银行借款均对其过度投资行为存在诱发作用;与短期借款相比,长期借款对公司过度投资的诱发作用更加突出.结果表明,商业信用融资有助于抑制公司过度投资,且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这种抑制作用越突出.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的均值介于[64%~67%]之间,如此高的资产负债率对公司财务绩效有很大的影响。从债务融资结构角度出发,结合当前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实际,实证分析的结果为: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最优的短期借款率介于[17.8%~24.9%]之间,长期借款率与财务绩效并不存在显著的线性、二次、三次方关系,最优的房屋预售款率应介于[30.7%~41.9%]之间,商业信用率应控制在[0~42.8%]之间,同时,财务绩效与企业债券率呈正相关。因此,优化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应该合理协调债务融资结构中各个指标的比率,充分利用房贷政策及时调整融资手段、积极发行中期票据,适当运用税务筹划手段,建立适应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变化的内部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债权人保护视角检验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管对公司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后新增银行借款和商业信用均减少,并且问询函所暴露出的问题越严重、公司信息环境或会计信息质量越差,新增银行借款和商业信用减少的幅度就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特征的财务报告问询函对债务融资的影响不同;财务报告问询函对公司债务融资的影响在民营企业和货币政策宽松的年度更明显.研究说明,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管能够有效保护债权人的利益,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We offer evidence of a new stylized feature of corporate financing decisions: the tendency of managers to rely more on debt financing when earnings prospects are poor. We term this “leaning against the wind” and consider three possible explanations: market timing, precautionary financing, and “making the numbers.” We find no evidence in favor of the first two hypotheses, and provisionally accept the making the numbers hypothesis that managers who are under pressure due to unrealistically optimistic earnings expectations by analysts and deteriorating real opportunities will rely more heavily on debt financing to boost earnings per share and return on equity.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