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6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和综合护理,80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无1例并发证发生,愈后良好。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促进未结合胆红素的排出,减轻黄疸症状,有效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优化新生儿护理中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流程,减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9例静脉留置针新生儿为观察组,另选96例采用常规静脉注射方式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患儿家属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患儿注射满意度方面及平均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两项均优于对照组(P<0.05),皮肤反应为本研究对象中并发症发生最多的项目。结论静脉留置针能够有效的实施长时间注射,从而提高治疗效率,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护理,并对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并发症、住院天数以及家长的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采用规范化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观察组患儿中有1例发生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为(16±3)d,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通过采用规范化护理可以有效控制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病情,并提高其生存质量和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光照疗法的护理措施。方法 52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双面蓝光照射治疗,并配合精心、细致、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儿均治愈出院,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蓝光照射治疗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通过精心、全面的专科护理,可有效降低光疗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从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儿的主要病因和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感染、围产、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病、原因不明及多种混合因素是导致患儿出现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患儿进行为期3d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50%。结论导致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比较复杂,采取及时有效地治疗措施可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茵栀黄、妈咪爱与光照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体会。方法我院儿科100例新生儿分成A、B两组。A组采用茵栀黄、妈咪爱与光照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B组采用常规药物与光照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黄疸水平下降的不同。结果两组均可达到退黄的目的 ,且A组下降较B组效果显著,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茵栀黄、妈咪爱与光照结合治疗黄疸降低新生儿黄疸效果优于常规的药物与光照结合的治疗,并且能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通过微量胆红素测定仪测定每日胆红素浓度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日均胆红素下降程度和平均治疗天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用于新生儿黄疸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母婴床旁护理是指住院期间母婴所享受的一切护理均由护理人员在产妇床旁进行,产妇及家属共同参并学习母婴护理知识和技术[1],解决了产科传统的护理模式中母亲和新生儿由不同的护理人员分别护理,新生儿日常护理在专门的区域,完全由护理人员完成,产妇及家属均不能参与。其作为一种新型的产科护理模式,强调了以人为本,尊重产妇及其整个家庭的参与和知情,体现以家庭为中心的母婴护理服务理念[2],深受产妇和产科工作者的欢迎,本文就国内母婴床旁护理开展的范围,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为产科护理服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更好地提高护理水平、探讨更适合新生儿黄疸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00例新生儿黄疸的入院资料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出更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所有的新生儿黄疸经过及时治疗、精心护理,均好转出院,无并发症出现。结论重视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使其更好地恢复健康[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3月收治的住院支气管肺炎患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体位引流、胸背部叩击、吸痰及家属健康教育等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或缓解情况、住院时间及家属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但观察组显效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除常规护理外加行雾化吸入、体位引流等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使患儿尽早出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有效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67例患儿资料,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干预组3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儿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干预组患儿的呼吸困难恢复时间、咳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地提高及康复均有明显作用,可最大程度的发挥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新生儿脓胞疮的护理经验,探讨新生儿脓疱疮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做好患儿生命体征、感染的监控,做好消毒隔离、控制感染、对症治疗及皮肤护理,防止交叉感染等科学护理。结果 37例新生儿脓疱疮患儿全部治愈,无1例出现并发症,治愈率达100%。结论积极与家属沟通,宣教正确的育儿知识、卫生常识及皮肤护理等相关知识,对患儿进行有效科学的护理,对护理新生儿脓疱疮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Meta分析评价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和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方法 根据纳排标准进行文献筛选,通过适应证进行归类整理;利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成本-效果分析和最小成本分析法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 共纳入18篇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四磨汤口服液组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更优;相对于常规治疗,四磨汤口服液联合常规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呕吐停止或缓解时间更短,住院时间更短,体重增长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济性评价结果显示,与多潘立酮混悬液比较,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总有效率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0.35元;与常规治疗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比较,四磨汤口服液联合常规治疗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总有效率的ICER为1.70元;与常规治疗相比,四磨汤口服液联合常规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呕吐停止或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的ICER分别为15.07元、2.70元。结论 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和新生儿黄疸有较好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道益生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为揭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肠道益生菌+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胆红素指标、免疫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0%),治疗2d、4d观察组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益生菌+蓝光照射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机体胆红素水平,促进黄疸症状消退,增强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监护病房的临床应用。方法对入院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下指导的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患病新生儿得到专业护理人员的关爱与治疗,但需要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结论在新生儿监护病房中应开展人性化护理,以促进新生儿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葡萄糖联合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5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0例,实验组患儿行葡萄糖联合妈咪爱治疗,对照组行自然喂养,不做任何退黄处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出生后第2天开始行胆红素指标(Tcb)检验,其中实验组患儿Tc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儿进行神经行为能力检测,患儿出生第3天两组无明显统计差异(P>0.05),治疗25d后行患儿神经行为能力检测发现实验组患儿在视觉、听觉、肌张力方面明显敏感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萄糖联合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溶血致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为诊治提供参考,提高对此类黄疸的警惕性。方法分析我院新生儿科收治住院的27例不明原因溶血致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病例中男女比例为2:1,早期新生儿23例(85.2%),合并胆红素脑病者3例(11.1%)。结论不明原因溶血致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在早期新生儿中发生率高,病情进展快,一般光疗不能控制,易发生胆红素脑病。所以新生儿科医生应高度重视,加强对早期不明原因溶血所致新生儿黄疸进行监测,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发展至重度高胆红素血症,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哮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哮喘患儿,对其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护理、运动干预以及心理护理等,观察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患儿的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与实施护理干预前相比,住院次数及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哮喘患儿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就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6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如营养支持、维持酸碱平衡、抗惊厥、降颅压等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患儿出生后的6h内加用亚低温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相比,治疗组患儿出现抽搐的例数,以及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治疗过程中,除了要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外,还应该给予相应的护理,做好要医护密切配合,尽最大可能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河北省唐山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皮疹特点,为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护理及预防提供依据,为护理该疾病积累经验并探讨手足口病皮肤黏膜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2013年5月~10月收住院的120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皮肤黏膜护理等护理经验。结果本组病例,年龄以1~3岁患儿最多(65.83%),男女比2.16:1,发病高峰集中6、7月份;120例患儿均有典型皮疹,以手、足最常见,其次为口腔和臀部,经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及预防再发感染全部临床治愈出院。结论手足口病的高发年龄为1~3岁儿童,病情以轻型为主,预后良好,对手足口病皮疹进行良好的护理,能减少患儿的痛苦,利于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