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郑博 《魅力中国》2010,(8X):80-80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是一项学习任务的主要动力,兴趣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的能力,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又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数学成绩,为此,教师对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调动和开发就成为数学学习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杨林 《西部大开发》2011,(10):60-60
学习能力是学生适应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获得学习效果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该从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数学交流能力,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知识和创造才能;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达到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3.
常斐 《魅力中国》2010,(11):241-241
我们一般认为,数学的能力,分为两种水平:一种是独立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新成果的能力:一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中学阶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能力呢?无疑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为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毕竟是将来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以及进行数学创新的基础,也正是基于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巧妙设计问题.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练习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学习数学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通过精巧的练习设计来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运用能力.上好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许秋香 《魅力中国》2010,(28):80-80
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是数学素质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就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动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项超 《魅力中国》2010,(6):167-167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重要环节之一。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冀图为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提高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邢莹  侯亚林 《魅力中国》2009,(15):150-150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是生活中的一份子,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在教学中,要时时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数学"。实践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中获得的课堂知识与社会生活经验相互联系有机结合形成的综合性能力,教师应有意识的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数学。  相似文献   

8.
刘保红 《魅力中国》2013,(25):214-214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习数学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养成一种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笔者结合初中教学实践,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作了三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堂的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参与数学学习的意愿、能力和程度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良好发展的前提,因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有效参与状态应该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李义林 《魅力中国》2010,(14):160-161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统称。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的必要手段。在高等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11.
张红 《魅力中国》2013,(13):203-203
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能够为他们进行观察、猜想提供更多的例子和问题的表示形式,而且借助技术的计算功能,学生可以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结合,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能力,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还课堂于学生,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孙蓉 《魅力中国》2011,(10):189-189
小学数学教育提倡关注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数学探究的过程。教师应该联系生活情境使学生正确的认识数学,让数学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并且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协同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和完善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金丽敏 《魅力中国》2013,(13):202-202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数学能力,我们必须着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然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正确引导和启发。在此,对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刘友馨 《魅力中国》2013,(29):223-223
新课改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自主学习的能力才会提升。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方法、思想的理解;有利于帮助学生体会活的数学创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雏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数学家们锲而不舍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李杨强 《魅力中国》2010,(11):249-250
数学问题大多是研究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它是研究代数,几何等诸多问题的一门自然科学,对于高中数学来讲,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这是高中数学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学习目的,要提高这个能力,这样就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关系到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对于教师,直接关系到高中数学教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朱阿妮 《西部大开发》2011,(10):128-128
学生学习数学离不开个性体验。学生需要在情景交融中走进数学,在充分体验中发现数学,在合作探究中品评数学,在联系生活中放飞数学。这样的数学学习,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田君妮 《新西部(上)》2010,(6):230-230,226
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是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基本要求.提高中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一是了解数学语言,重视数学语言的教学;二是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课堂体验性教学;三是学做读书笔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四是常做学习后记,提高学生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20.
张培洋 《魅力中国》2014,(23):214-214
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种种困难,例如学生想不出正确的数学方法解题;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数学等等,这些学习困难使得学生厌学数学,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面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这种学习现象,数学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改善这种学习现象。因此高中数学教师通过引导高中学生学数学来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困难,使得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好数学,进而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文中,我首先分析高中学生觉得数学难学的原因,其次从课前、课堂、课后引导高中学生学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