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儒标 《全国商情》2009,(19):101-103
温州是全国闻名的轻工业制造基地,快速发展的个体私营经济使这座城市成为外来务工人员的输入大市。由326万多人组成的外来务工人员队伍,成了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解决好对其困难人员的社会救助问题,事关温州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温州坚持以和谐共生为目标,积极探索实施对其困难人员在教育、医疗、住房、生活、就业、法律和文化等方面的救助,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责任、媒体联动、民间参与、民工互动、政策超前”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救助的“温州模式”。本文还就如何完善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救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良性地融入城市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妥善解决好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对于推进城市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贵阳市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融入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拟态”环境、刻板印象、媒介正义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以《南方都市报》2008-2012年相关报道为个案,分析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报纸上的形象呈现。研究发现,在城市媒体营造的媒介环境中,外来务工人员多被边缘化,成为弱势群体的一部分,往往与被关注的弱势形象和易冲动负面形象相关联,形象固定化、片面化,与城市市民相分割。笔者认为,大众媒介首先应该逐渐消除对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潜意识里的刻板印象。以公平、公正、真实的姿态再现外来务工人员形象,以便使阅报大众对这一重要社会构成体有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4.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作为居住在城市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倍受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家庭德育更具有其特殊性。通过探讨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子女家庭德育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改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德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社会融入是社会行动的结果,而经济活动是社会行动的首要活动。根据对陕西省西安市的调查数据,以“是否持续参与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考量“村改居”群体的城市社会融入与否,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自身特征、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支持4个方面分析“村改居”群体城市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村改居”群体的城市社会融入与年龄、性别等自身条件无关,经济资本中分红、房租等可替代收入变量和人力资本中高层次职业变量的影响不显著,社会支持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不显著;交往能力和政策制度变量在各自的类别模型中对“村改居”群体的城市社会融入具有显著影响,但未能进入最终模型;就业收入、文化程度和一技之长对“村改居”群体的城市社会融入具有显著正向。因此,“村改居”群体提高就业收入和文化程度以及拥有一技之长,均有助于其城市社会融入进程。  相似文献   

6.
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是缓解技工荒及为企业输送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近几年地方政府和部分企业在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方面付出很大代价,但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技能型人才紧缺的难题。德国等发达国家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如何借鉴国外职业技能培养的成功经验,构建区域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养体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应该注重科学规划,体现图书馆文化的整体环境;融入区域元素,体现图书馆文化的地方特色;结合校园文化,体现图书馆文化的育人功能:突出人本管理,体现图书馆文化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张家港市杨舍镇旺西村为例,分析了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工作等现状,提出了建立适应他们的民生保障制度与体系,加强对他们的职业培训与文明教育,注重对他们子女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从而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加快同城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层面重提地摊经济,地摊文化势必会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地摊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挖掘和创新地摊文化内涵是切实提高城市文化水平、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需求的重要途径。挖掘与创新地摊文化,要与地方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特色等相结合,制定科学发展规划,融入地方文化,打造地摊文化品牌,提高地摊文化层次。  相似文献   

10.
地方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堂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高校应通过优化现有教学模式,加强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多模态营造地方传统文化特色校园文化环境,开展大学英语校外实践活动等策略将地方文化充分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提升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易淋 《嘉兴学院学报》2008,20(1):134-137
当前图书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存在着双重缺陷,在探讨图书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制度·文化管理”的概念,论述了现代图书馆实施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并重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2.
苏州兼具“百园之城”与“百馆之城”的地域文化优势,园林保护利用与博物馆建设发展相得益彰。文章分析了古典园林与博物馆的内在联系,探讨了文旅融合时代背景、遗产活化政策导向以及博物馆融入生活的社会需求对苏州古典园林博物馆化利用的影响。从文化本体与文化载体的身份交融、园林设计与展馆布局的艺术相通、文化资源与文化氛围的地域优势等方面分析了实践的现实基础。结合问题与挑战,提出促进博物馆功能创造性融入、探索园林活化与文博创新双赢路径、推进博物馆群与博物馆城市建设等苏州古典园林博物馆化利用的创新举措,期望为园林遗产活态保护与博物馆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二线城市本土零售业竞争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全面开放零售市场后,二线城市本土零售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市场消费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等特点,本土零售业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二线城市的本土零售企业今后应主要采取“错位经营”的策略,突出自有特色,在二线城市的中心地带与外来零售企业开展营销竞争,同时还应实行多种延伸策略,避开竞争。  相似文献   

14.
医疗保险要履行好社会保险“兼顾公平”的使命,就要覆盖更多人群,在更大的范围内体现社会公平。要吸引广大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及灵活就业人员(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失地农民)等自觉参保,又能有效防范“道德风险”带来的基金风险。文章对在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广覆盖目标的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提出通过有针对的拟定政策采取措施,实现制度的构建者和参与者都希望实现的最终目标——暨“构建一个覆盖面宽广、保障有力、运行安全的合谐医保体系”。  相似文献   

15.
南通寺街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不过以天宁寺为中心的核心区域未受到大的影响。目前南通寺街的开发与保护工程已经启动,然而如何使旅游开发与街区保护协调发展,这是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文章在运用SWOT对寺街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保护原始民居、置换居民产业、融入休闲商业、植入文化元素等创意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6.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城市品牌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保定是清朝直隶总督署所在地,直隶文化是保定文化中历史最悠久的部分。除此之外还有红色文化、中药文化、地方文艺、体育文化、民间工艺、餐饮文化等,“文化节”也丰富了保定的文化内涵,但在发展中却存在“主题不突出”的问题,这也是城市品牌建设的瓶颈。在保定文化软实力提升过程中,要以“直隶文化”和“红色文化”为核心,打造保定的文化品牌,以点带面,强化保定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品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必须先行。充分利用本地人才资源;注重“人才拿来”策略,吸引外来人才;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发展工程;同时还要靠中央的宏观调控,树立全国“一盘棋”的观念。  相似文献   

18.
安徽民俗文化旅游在推广过程中,应当符合时代要求,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将创意写作的概念积极融入民俗文化旅游的推广活动中。利用创意写作推广安徽文化旅游产业的措施有:系统整理安徽民俗文化资源,确定保护措施;借助应用型高校平台,培养文创写作人员;重视创意实践,打造特色文宣等。  相似文献   

19.
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高层次的旅游形式,成为旅游市场的主流。在文化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涉及对地方文化、民族文化进行整理和保护,这都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论文通过对文化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文化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传承的模式等问题进行探讨,构建基于文化旅游开发的民族文化传承模式,通过该模式希望为推动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扬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概述红色文化资源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分析了高校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现状,提出了红色文化思政教育要坚持多样性与针对性相结合、运用新的方式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对丰富多样的资源进行合理规划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