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ore Joins KPCB     
《投资与合作》2007,(12):106-109
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 (KPCB) formally announced on 13th November that the U.S. former vice president AI Gore joins KPCB as a partner, which brings cooperation opportunity for both KPCB and Generation Investment Management (Generation). Generation was founded by former CEO of Goldman Sachs Asset Management David Blood, headquartered in London with $1.5 billion under management. Generation mainly focuses on the investment in listed greentech companies. Gore is the chairman of Generation. KPCB's founder John Doerr will join the consultative committee of Generation.  相似文献   

2.
美国风投从2009年一开始就扎堆投资虚拟相关行业,使其在经济危机中一枝独秀。根据Virtual Wodds Management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63家虚拟世界公司总共获得了5.94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其中19家面向于青少年的虚拟世界获得了7047万美元投资。数据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13家公司融资1.01亿美元,与前三季度的1.84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公司价值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中国所有A股上市公司1998~2005年的数据,改进了汪辉(2003)实证模型,来检验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发现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净额占总资产的2.27%;资产负债率在30~60%之间的上市公司的负债融资,有利于增加公司的市场价值,资产负债率小或者大的公司这种效应不显著;同时债务融资对传递公司的业绩具有很强的信号作用,公司价值越高的公司,未来进行债务融资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4.
公司金融是西方微观金融理论的重要部分,随着其在现代公司经济活动中愈显重要,近年来受到了诸多学派的关注和研究。它是以公司融资为主干,公司财务为核心,公司治理和公司理财为两翼,以公司为载体,资本市场为基本背景,讨论在基于金融市场下,如何进行有效融资,实现公司财富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缩写MBO)是公司的管理层通过融资来收购公司的股权或资产,从而引起公司的所有权、控制权、剩余索取权和资产等变化的一种收购行为。MBO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发达国家公司重组的一种主要方式,受到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的青睐。从1998年四通公司将MBO引入我国以后,我国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据统计,已有粤美的等20家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实施了MBO。另外,还有大量的国有小企业实施了MBO。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管理层收购。源起于欧美国家20世纪70、80年代流行的MBO。MBO(Management Buy--outs),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自有资金或外部融资所获资金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目标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达到重组并获得预期收益目的的一种收购行为。通过收购,企业的经营者变成企业的所有者,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作为一种涵盖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制度变革方式,对于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凝聚力以及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都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出面收购公司股权的模式,被称做"管理层(融资)收购"(MBO,Management Buyout).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管理层收购"已悄悄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几种融资方法,以充分挖掘天然气管网公司的融资潜力,为公司不同阶段提供资金保障,保障公司的迅速成长及稳定。  相似文献   

9.
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净斐 《理财》2005,(5):70-72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而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具有决定作用。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均对企业形成控制权,两有着不同的控制形式,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两都存在着失灵问题。本拟从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的效应角度进行分析,探讨我国目前企业融资的非均衡性及带来的负效应,并从融资角度提出改善公司治理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我国企业集团融资管理工作的特点 1、注重企业集团内源性融资优势的发挥。内源性融资一般是指在公司内部,通过计提折旧而形成现金和通过留用利润等增加公司的资本。内源性融资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股息,不会减少公司的现金流量,同时由于资金来源于公司内部,不会发生融资费用,使内源性融资的成本远低于外部融资。  相似文献   

11.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MBO)又称"经理层融资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或经理层在外部融资机构的支持下,通过大量举债,增加财务杠杆,收购目标公司的股份,进而改变目标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相似文献   

12.
股权融资结构是指公司的全部股权融资额中,股权融资的来源以及各种来源的股权资金的比例关系,包括股东身份结构与股权比例结构两方面的内容。关于公司治理,从治理主体上划分,可分为股东价值观和利益相关者价值观两种观点。股东价值观认为公司治理的中心在于确保股东的利益,因而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具有绝对主导地位。利益相关者价值观认为公司治理研究的是包括股东在内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规定他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安排。相比而言,利益相关者价值观点更为合理。股权融资的治理效应通过股东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与外部接管来实现。不同的股权融资结构决定了不同的公司治理效率。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由于存在股权集中度过高、股东身份结构畸形、机构投资者发展滞后等一些缺陷,导致股权融资成为我国最廉价的融资方式,不但没有限制经营者对公司的控制,反而比债权融资更有利于经营者对公司的控制。为了发挥股权融资的治理效应,需要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结构进行优化,其具体措施包括逐步减持国有股权,改革与完善国有股管理体制,适度发展国有法人相互持股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MBO(Management Buy-out)即“管理层收购”,它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MBO被认为是企业结构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在西方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不良的公司治理使更多的劳动和资本资源配置到经理的私人收益上,只要劳动所创造的边际私人收益为正,经理人就会减少公司红利或利息,对公司股权融资或债权融资造成不利影响,从而降低融资效率,减少产出,影响经济增长。提高经理人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完全竞争性,可以有效地降低因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而带来的资源效率的损失,提高融资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融资决策是公司理财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实条件下,可供公司选择的筹资方式很多。根据融资对象,融资方式可分为内部融资(即内部的资金盈余,包括留存收益、折旧、应付账款等)和外部融资(即通过外部的借款者与投资者筹集资金)。公司在成长过程中,外部融资尤为重要,它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包括证券市场和长期信贷市场)来筹集资本,这就涉及到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问题。如何进行融资方式的选择以达到最佳的资本结构(即长期资本组合结构),使现有股东权益最大化,是经济学家信研究的一个课题,在实践中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先比较地分析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各自的优缺点,然后再对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加以简要的回顾,接着通过分析工具推导出公司在特定情况下如何做出最佳融资方案的融资选择图,最后结合现实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在融资政策选择中起着重要作用。公司治理作为减少代理成本的激励机制,能抑制内部人机会主义行为,使其不能按自身利益调整公司融资政策。同时,公司治理通过减低信息不对称水平、减少小股东受掠夺的风险进而降低资本成本。本文对国内外公司治理与融资政策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评价了现有文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融资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具体而言,本文回顾了公司治理和资本结构、公司治理和债务期限结构、公司治理和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陆煦 《新疆金融》2009,(11):16-19
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促进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通过金融组织机构创新设立小额代款公司。本文通过对新疆小额贷款公司现状分析,阐述了小额贷款公司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作用及启示,并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有关问题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融资理论的“融资定律”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验证。而在我国,正好相反,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一现象在实践中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投资者利益以及货币政策的实施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加以规范治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有关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对美日融资结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比较和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控制权的影响的角度分析了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并简单探讨了我国国有企业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家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不断融资,其融资方式往往偏好于内源融资。如果需要进行外源融资时,大多数家族企业只是进行少量负债,而不愿采用股权融资,其原因在于面临控制权转移的风险。这一融资方式与家族企业的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