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7 毫秒
1.
通过对肃南县退耕还林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进行评价,分析当前该县退耕还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加强退耕还林组织领导和工程管理,强化造林责任,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政策落实,加快培育后续产业,从而进一步提升退耕还林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2.
以经济林、生态林、灌木林3种类型的林木为对象,结合相关数据,分析退耕还林工程中3种林木的生态效益物质量和价值量,总结退耕还林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定祥 《林业经济问题》2004,24(3):139-142,152
退耕还林还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效益发挥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即退耕延迟。退耕还林、还牧后,其效益的发挥有时间延迟。本文从退耕延迟和时间延迟两个方面讨论土地利用比较效益的变化,构建退耕还林还牧效益模型,为政策性补偿提供科学依据和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4.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湖南省案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Delphi)对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的综合效益进行分析,提出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总目标层为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准则层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指标层为26项;对工程综合效益中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结果,生态效益占65.9%,社会效益占18.5%,经济效益占15.6%;生态效益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对云南省干热河谷地区-X县2005年度退耕还林工程进行实地调研,从研究区概况、调研情况、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等内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后退耕时代退耕还林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农户生活水平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配套经费缺乏、林种比例失调、退耕农户生活无保障、规划设计粗放和后续产业发展滞后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制约了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的提高,提出了建立退耕还林工程长期稳定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增加退耕农户货币性和非货币性收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退耕还林工程研究的演进过程及其特征并展望该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以1999-2018年核心期刊上刊发的1697篇相关文献为样本,应用高频关键词分析方法对退耕还林工程研究的热点和演进特征等进行阶段性分析;对退耕还林工程研究的总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⑴1999-2018年退耕还林工程领域的研究可划分为“探索总结”“多维研究”“主题深化”和“内涵提升”4个阶段。⑵退耕还林工程研究的总体特征包括5个方面:农户主体是最持续的研究对象;农户收入是最重要的衡量尺度;生态效益是最明显的评价目标;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愈发受到关注;GIS应用是最重要的技术支持。⑶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巩固、退耕还林工程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退耕还林工程成本效益综合评价和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是未来退耕还林工程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冀西北退耕还林现状的分析,针对目前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诸如退耕还林与封育禁牧政策并举,削弱了本区的畜牧业,农业乡镇无农业主导产业,新培育的后续产业的覆盖面还比较小,后续产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等问题,提出了稳定粮食生产,发展中药材种植业,发展以紫花苜蓿为主的饲草种植加工业,培植发展舍饲养殖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等冀西北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渠道,并探讨了促进该地区后续产业发展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8.
采用青海省乐都县3个村105份土地退化成本效益调查问卷的数据,利用生产函数模型通过评估林业重点工程(尤其是退耕还林工程)和GEFOP12项目对农户总收入、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和非农收入的影响,从而达到监测林业重点工程和GEFOP12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结论显示,农户参于退耕还林工程增加了样本农户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对总收入和非农收入没有产生显著影响,GEFOP12项目对样本农户的非农收入和总收入产生显著影响;通过对比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可以看出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本效益分析结果明显地优于GEFOP12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效益监测是评价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成效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描述了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的现状,给出了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的一些初步成果,分析了效益监测中存在的监测站点少、监测体系不健全、监测经费严重不足、技术含量不高等问题,提出了构建监测体系、规范监测方法、加大资金投入、实现数据共享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情况出发,按实施年度的不同特点,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四阶段论,对工程带来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延引性评价。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工程带给社区农户的经济、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认为生态服务补偿、产权界定等政策难点将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性形成挑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客观科学地评价退耕还林工程对县域耕地压力效应的影响。[方法]文章以乌江流域典型县——武隆县为例,通过实际调查和运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来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耕地压力效应的影响。[结果]近15年来,退耕还林工程面积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关性R~2=0.934 2;研究区退耕还经济林方式下存在林下种植现象,其产生的"实际"人均耕地面积为0.204hm~2/人,比正常人均耕地面积0.164hm~2/人增加了0.04hm~2/人;研究区粮食总产量受到退耕还林工程的影响甚微,但退耕粮食补贴占粮食总产量比例随退耕面积逐渐增大而增大,且处于2.6%~20.9%之间,平均为17.2%;退耕粮食补贴在减缓区域耕地压力状态比退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林下种植方式下明显,但人均粮食占有量的提高会极大地增加区域的耕地压力状态。[结论]总体上,退耕对县域耕地压力效应具有正效应,对客观地总结评价以及深化退耕还林工程,有序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会泽县退耕还林效益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0~2005年云南省会泽县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情况为据,分析评价了该区退耕还林工程的综合成效。结果表明:陡坡耕作减少,生态效益初步显现;退耕补助期内,农户收入普遍增加;但因工程"造血"功能不完善及缺乏规划,农户生计仍受到较大影响。有序规划、稳步推进工程实施,扶持与拓展相关产业,改革与完善林权制度,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技术与技能培训等将促使退耕还林的效益得到更大程度地体现。  相似文献   

13.
首先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从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渔业等几方面对退耕还林前后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然后借助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分别计算了吴起县退耕还林前后的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指数,得出退耕还林后吴起县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综合指数有所提高(由0.8270提高到0.8596),但仍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特别是退耕还林前后劳动力合理化指数都偏低(分别仅为0.7426和0.7762),说明吴起县劳动力结构调整力度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
生态产业化与退耕还林还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还草是我国生态屏障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但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未能处理好林草植被建设中生态与经济的关系。退耕还林还草中,政府与农民之间不是监管的关系,而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通过生态产业化,将林草生态链转化为产业链和就业链,则退耕还林还草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5.
在湖南调研发现,林区、山区农民和粮食主产区农民享受的公共财政补贴存在较大差距。粮食直补等多项国家惠农政策给粮食主产区的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由于受耕地面积少、农业经营项目单一等因素的制约,林农所获得的惠农补贴不多。当前公共财政惠林政策与林区、山区实际存在较大差距,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林农税费负担较重等现象还比较普遍。针对这些问题,应调整完善公共财政惠林政策体系,尽早出台营造林补助政策,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加大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以缩小林农与粮食主产区农民享受公共财政补贴上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退耕还林的可持续性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资源配置的角度重新定义了退耕还林,并认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在宏观层次,还是在微观层次都是退耕还林工程的根本宗旨。同时对工程的资金来源作了必要的分析,提出了小额信贷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其可持续的资金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以2001~2007年为研究时段,对环京津地区31个贫困县进行了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的分析,得出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并未明显加重该区域人民生活的贫困程度,但相关扶助措施也未明显改变该区域的贫困状况;文章对该区域贫困的相关原因进行了分析,试图为环京津贫困带的经济发展及制定反贫困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Cropland use is experiencing an intense transition in both depth and breadth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conomy. Unwarranted land use transitions can affect the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ESV) and ecosystem functions significantly. This paper reports the dynamic patterns of cropland transition (CLT) and its impact on ESV in Jiangsu Province based on land-use data from 1990, 2000, 2010, and 2013, crop yield data, empirical data related to ESV, some revisions adapted to the situation of Jiangsu, and Geo-information Tupu methods. Jiangsu has experienced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urbanization, which can be seen as a microcosm of China's develop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area of cropland decreased markedly from 1990 to 2013. This loss of cropland took place mainly through the expans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and water area, accounting for 83.78% and 13.71%, respectively. The gain in cropland came mainly from construction land, water area, grassland, and woodland, accounting for 58.92%, 19.92%, 11.46%, and 10.22%. The transitions from 2000 to 2010 were much more significant than during 1990–2000 and 2010–2013. CLTs were accompanied by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s near towns and cities and the distributions in southern and central Jiangsu were more than in northern Jiangsu. Between 1990 and 2013, CLTs gave rise to a decrease of 6.78 million US$ ESV that was mostly caused by the transition from cropland to construction land and water area to cropland. Based on this information, some of the major implic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land use policy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policy in China were discussed. These include increased emphasis on land qualit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balance between cropland addition and conversion, introducing ESV measures to evaluate the ecological effect of land-use planning, and establish an all-arou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相似文献   

19.
七星关区处于石漠化严重的云、贵、川喀斯特区交界处。生态环境脆弱,加之人为因子的干扰,导致大面积水土流失,对土地利用造成严重威胁。本研究以七星关区的土地质量为评价对象,在P-S-R框架下,针对水土流失构建土地质量评价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分级赋值,对七星关区的土地质量进行评价。经评价结果得出七星关区的土地质量最终得分为2.276分,土地质量较差,评为4等。其中压力指标得分最低,表明七星关区生态受人为干扰明显,需要采取复垦、退耕还林等利用措施和石漠化治理、小流域治理等技术措施对其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