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基于汉服一脉相承的造型样式,突出汉服右衽特色,为汉服转化成现代的生活服饰创造更多渠道。通过对历史实物的资料收集,把握数据、结构、成型样式、总结设计规律。自制的样衣用数值对比的方法,试验领型设计的合理性。并结合现代服饰设计实例加以分析,从相同的右衽设计中,找出平面交领结构、面料、装饰等不同的设计手法,将传统右衽领型由较单一的表现形态在现代设计创造中变得多彩多姿。实践证明汉服领型的特征设计有着充分的开发潜力,交领右衽不仅是整体服饰设计的重点之一,在促进现代领型运用多元化的同时,更是寄予厚重的民族情结,应大力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2.
当和服作为日本的传统民族服饰出现在国际上的重大场合时,中国的领导人多穿着西装和礼服出席国际会议和重要活动。我们都知道和服虽然是日本的传统服装,但其设计最早源自中国,其宽袍大袖,和襟衣领的服饰风格早在中国秦朝便已出现,并随着隋唐时期的日本大量遣唐史来到中国,中国的唐服便传播至日本,那么为何远比和服更早的中国的汉服却没有作为中国的传统服饰流传至今呢?所谓旗袍和唐装是汉族的民族服饰吗?本文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中国汉族的民族服饰的发展,探讨中国汉服的传承。  相似文献   

3.
虽然翻译界一直存在着归化与异化的争论,但总体上归化翻译是主流。然而,文化研究的兴起打破了这一局面,在翻译研究的文化语境下,归化的翻译被认为是文化的殖民行为而受到批判,异化翻译则是对他文化的尊重并有利于文化交流而得以张扬。从文化实质而言,异化翻译的主张并非偶然,而是当代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相对主义对文化普遍主义进行抗争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网络广告跨国传播的文化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传播的兴起使文化的跨国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更加频繁与直接.网络广告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其跨文化传播的特性更加突出.本文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分析了网络广告跨国文化传播的特性及其带来的异质文化传播的冲突,并提出了相应的文化对策.  相似文献   

5.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的服饰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特征。村民的服饰体现着审美,蕴含着历史,规范着村民行为。服饰是族群的标志,可以解读出文化,反映着时代变迁和生活方式。文章认为,在服饰变化的过程中,材料变化比款式快,苗族和一些待识别民族的变化相对缓慢,单一民族聚居区比多民族杂居区稳定,女性的服饰变化要慢一些,而且女性服饰一般从内而外,从下而上,头饰保存得最好。要保护和传承服饰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6.
语境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语境是语言交际中所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于准确理解词语和话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境与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语境制约翻译,翻译依赖语境。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语境——上下文语境、情号语境和文化语境,才能正确理解源语信息,获得正确的译文。本文对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文章用大量的例证说明,语境分析是正确理解源语和准确翻译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时民 《企业家天地》2007,(6):181-182
企业文化是在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兴起的管理学说,是管理科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强调了以人为本,重视企业的群体意识和人在管理中的作用,在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中特别突出了精神和文化的力量。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培育和保持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信念、经营目标和宗旨、传统等企业管理的软件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爱护,实施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模式。当代管理学的这种最新发展使它和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找到了结合点。  相似文献   

8.
产品艺术设计中尚古之风,是一种物化精神的倡导和文化情操的表达。它不仅仅只是用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且早已成为文人心智凝成的物化的情、意、诗、画。正在兴起的“非物质文化”设计思潮则致力于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努力在高技术环境下探寻一种新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对服饰也有诸多涉及,其中服饰礼仪方面的内容体现了传统服饰观念的深刻内涵.文章历数了《论语》中的服饰论述,在分析其论述语境的基础上揭示了传统服饰观念的礼仪内涵、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作品中的服饰抒写,繁复而独特,是其作品风格的一种显现。服饰意象冷峭鲜活;服饰描写精致入微。服饰抒写既是一种文学创作手段,有着烘托人物心理,展示人物命运,结构情节,渲染气氛等作用。与此同时,服饰抒写于张爱玲来说,更是一种灵性、有意味的所指,成为了张爱玲捕捉人物灵魂的独特角度,它显现出来的独特效果又成为张爱玲作品风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素有徽州“三绝”之称之徽州牌坊,历史悠久,其起源流变,学界有汉阙、坊门、衡门、华表等说。徽州牌坊涵盖国内牌坊的所有类别,如:标志坊、墓祠坊、功德坊、忠孝节烈坊等。徽州牌坊作为古老的文化遗存,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汉赋将汉代的恢弘气势发挥到了极致,其直接服务于帝王更展现了帝王的至尊权威,领汉百载之风骚.汉代帝王宫殿的威严、雄伟、华丽而汉大赋的恢弘、豪放、奢丽,二者均承袭了汉时代的精神,体现着汉王朝的强大、汉代帝王的至尊.汉宫殿与赋都体现着汉人以“大”为美的意识,演为建筑艺术与文学艺术的一次旷世交汇.  相似文献   

13.
英雄传奇小说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类型之一,有着自身独特的生成轨迹。经过研究,认为英雄传奇小说的生成轨迹起源于上古神话和先秦史传文学,过渡于汉魏小说、唐传奇,积累于宋元话本、元杂剧,最后成熟于明清时期;同时,英雄传奇小说的生成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这里试图论述英雄传奇小说在明清成熟时期之前的生成轨迹及其在生成过程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诗英译在二十世纪美国的经典化不仅是由于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的原因,译文本身鲜明的节奏、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所呈现的美学价值也是其成为经典的必要条件。因此翻译文学的研究应把译入语国家的文化语境和译文的美学价值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送别"是人们离别之时相送的一种行为。自古至今,送别的形式很多,有折柳相送、长亭宴别、诗歌寄情等。汉画像石中出现长亭宴饮送别的内容十分少见,芒山出土的这幅"长亭送别"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习俗以及汉代人的生活和感情。  相似文献   

16.
契丹民族经济文化方式的不同、自然资源及材料选择的便利、民族风俗习惯的惯性和人类求同心理的趋向,以及与中原汉族文化艺术的交流,使契丹民族包装器物在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艺术特色的同时,表现出一定的汉族文化风格特色。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充实了中原包装艺术。  相似文献   

17.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时代不同,伦理道德观念不同,人们的婚嫁观也不尽相同。汉代封建文明虽已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但婚嫁风俗上,原始社会古风犹存,而且封建纲常名教在两汉时期尚未形成系统周密的理论,贞节观念也未深入人心。所以汉代婚姻环境相对宽松,婚嫁观具有一定的传统性和开放性。女子择夫尚富贵和才能,不重贞操,不重尊卑名分;男子择妇尚相貌,也尚财富,对于女子贞节并不看重。此外,本文还运用相关史料,分析了汉代婚外关系的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东北移民,导致了东北之地的文化发生巨大变迁,满族的语言、文字逐渐失传,满族的姓氏及宗教信仰也发生了改变,并且由于满汉通婚的实际发生,满族的血缘不再纯粹。这些民族文化的核心要素的改变,导致了满族这一民族不能再保有自己在文化上的独特个性,经过多年衍变之后,终于在民族特性上呈现消亡的状态,并被彻底汉化成为一个名存实亡的民族。  相似文献   

19.
世界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研究和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重视,为四川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四川拥有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古栈道等多项文化线路遗产.进行针对性的保护和开发无疑对文化线路遗产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以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文化线路遗产的具体要求为主线对四川文化线路遗产的开发进行了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20.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曾设“骊轩县”。“骊轩”是古罗马国的音译。今天我国甘肃永昌县现存的“骊轩人”正是古罗马人的后裔。这些人是一支起义失败而投降于汉朝通西域使者的西西里岛奴隶兵团的余部。这支“骊轩降人”由张骞副使经里海南岸的和椟城,从陆上丝绸之路带回。他们从人种学和文献学角度证明了公元前2世纪中国和罗马东西方两大帝国已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