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产业创新视角,系统建构了“基于产业创新的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模型”,从理论层面建立了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发展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专家评分法、分区域与分层相结合的随机抽样调查法,采用西南地区4省(市)330家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一级指标体系和二级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资金信贷环境和技术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级指标,市场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和政策创新环境是比较重要的一级指标,表明营造良好的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发展环境更需要资金信贷、技术、市场环境、人力资源和政策的支持;②文化环境与社会服务环境的重要程度较小,表明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对文化创新与服务创新不敏感;③研发人才储备、科研人才素质、市场占有率、知识扩散程度、市场结构、信贷支持、激励机制合理性、技术创新能力对提升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协同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应用三阶段DEA评价方法,根据2013年国内各省市文化产业的相关数据,对华东六省一市的文化产业效率进行分析测算。研究表明,华东六省一市文化产业的总体效率较高,总体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省份纯技术效率略有欠缺,且一定程度上受环境因素影响,据此提出相关建议有助于该地区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玉芬  张目 《特区经济》2010,(8):209-210
从技术创新能力角度,构建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客观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西部7省(区)1市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全面提升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白福臣 《改革与战略》2009,25(4):136-138
文章建立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灰色综合评价模型,选取了11个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运用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对中国11个沿海省(区、市)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及比较分析,评价结果基本上能反映中国沿海地区当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5.
首先从内部构成和外部支撑两个方面界定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进而选择三层区域自主创新评价体系,运用客观信息熵权法和主观专家赋权法综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利用多层集对分析模型,对各级各项指标的数据进行客观全面整理分析。最后针对中部六省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结果提出各省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由华东六省一市新闻出版局举办的第二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评选,经过各家期刊申报,华东各省市初评、复评,并在年前由华东六省一市的评委聚集江西南昌市进行终评,评选结果已经揭晓。浦东新区管委会、浦东开发开放研究会主办的《浦东开发》杂志,在这次终评中荣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在当前期刊如林、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上海期刊获此殊荣以上奖励的共有28家。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召开的颁奖大会已于1997年12月18日举行,本刊总编缉王健刚上台领取了奖状和证书。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在关于这次社会科学类期刊评奖的报…  相似文献   

7.
区域智力资本的衡量及和谐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计制度的局限性导致公司层次与智力资本相关的财富被隐藏,相应区域层次和国家层次的财富也被隐藏。文章从微观透视宏观的角度,分析了区域层次智力资本三要素,并且从智力资本现状、投资预测及智力资本效果三维角度选择指标。在此基础上,以华东六省一市为例,对该七个区域的智力资本进行衡量和比较,发现智力资本区域间发展不均衡现象严重。最后,文章提出了促进区域间智力资本和谐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投资环境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选取中西部18个省(区、市)作为样本,选择了6大类29个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提炼出6个影响投资环境的主成分因子,给出这些省(区、市)加工贸易投资环境的综合得分及其排序,并对各省(区、市)的投资环境的状况和优劣势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测度江苏省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文章从创新资源、企业创新、创新效益和创新环境4个方面,构建包含4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2015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运用聚类分析法将13个城市按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划分为3个梯队。  相似文献   

10.
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影响该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对中国中部地区的湖南、湖北、江西、山西、安徽、河南(这六个省简称为“中部六省”)的资源禀赋进行分析,测算作为产业接收地的中部六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要测算的能力包括在投资环境、自然资源、交通便捷、技术创新、劳动力成本等五个要素上表现出的单项能力及其综合能力。从产业集聚指数视角,分析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这五个省市简称为“沪苏浙闽粤五省市)当前产业发展格局,得出这五个省市那些具有产业转移趋势的产业分布范围。通过建构产业吸引力指数,分别计算中部六省和沪苏浙闽粤五省市之间的产业吸引力。从工业细分行业方面,横向对比分析中部六省在对沪苏浙闽粤五省市产业转移的承接当中,确定产业接收范围,以及接收的产业将如何分布。着重以湖南省为典型案例,分析该省在承接产业转移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测算该省在承接来自于沪苏浙闽粤五省市的产业转移当中,能够承接的产业领域和产业分布范围,并从招商环境、产业集群、企业自主创新、产业承接政策等方面,对该省承接产业转移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董奋义  梁晓 《科技和产业》2020,20(11):24-29
科学准确的评价高校R&D投入产出情况,对正确认识高校科研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分析工具,以高等学校为研究对象,选取6项高校的R&D投入指标和3项科技产出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和GM(1,1)找出影响高校科研成果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发表科技论文和出版科技著作方面,当前主要是由科技活动人员的时间投入总量决定的,但未来6年将更加聚焦于试验发展研究;在专利授权方面,目前主要是由科技经费决定,未来6年依旧保持这个发展态势,基础研究对专利发明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试验发展研究在专利产出方面可能会出现资金分配不合理的现象。高校要完善R&D资源投入机制、夯实基础研究和重视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提高科研成果水平。  相似文献   

12.
陆源  邹翔 《科技和产业》2013,13(7):21-25
选取能够反映R&D能力的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皖江经济区9个城市R&D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合肥、芜湖这两个城市要明显优于其它七个城市,皖江经济区各城市R&D能力整体处于不平衡状态。针对上述状况,提出提高皖江经济区R&D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我国30个省市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立足复杂网络视角,提出基于余弦相似度-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首先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分析,构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余弦相似度与网络分析法建立复杂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价模型以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运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2017年度我国东部、中部与西部三个区域中6个省市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较好,其余24个省市地区则次之。  相似文献   

14.
陈铖  林君妮  郑夏雪 《科技和产业》2023,23(11):222-228
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需求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创新投入、运营水平、创新产出三个维度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AHP-EWM)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再采用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对福建省16-18年三批次新型研发机构绩效情况进行排序。研究表明,福建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存在发展程度差异较大、产业化对接能力不强等问题。最后从政府管理视角提出高质量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梁晏铭  赵佳丽 《科技和产业》2021,21(11):227-232
农业是第一产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以中国西南地区5省区市为研究对象,选择可以直接反映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的16个指标,运用熵值法首先对西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进行赋权,然后分别从农业经济总体、农业经济、农业生态、农业社会4个不同的维度出发对西南地区5个省区市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得到各省区市的得分,分析西南地区农业发展总体情况以及经济、生态、社会3个不同维度,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e establishment of science parks is a vital strategy to develop high-tech industries and facilitate innovations in China. The success of a science park depends heavily on its supportive environment, suggesting that it is hard to replicate everywhere, while China has established many science parks across regions in the past decade.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degree of misallocation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and its determinants across science parks in China. Based on an unbalanced panel data of 145 science parks for the period 2007–2014, we find that the overall R&D efficiency has decreased sharply since 2011 when China began to initiate many new science parks. The newly constructed science parks exhibit a lower R&D efficiency than their incumbent parks, suggesting a considerable misallocation in R&D resource caused by expanding science parks everywhere. We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determinants of R&D misallocation and find that park characteristics and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matter. Parks which are larger, older, and having a higher human quality experience a lower R&D misallocation. Parks with closer R&D collaboration with universities or research institutes, particularly with universities, exhibit a lower R&D misallocation.  相似文献   

17.
从价值链角度出发,运用三个阶段链式关联网络 DEA 模型,选取 2010-2019 年的面板数据,测算中国 30 个省(区)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创新效率以及三个阶段的创新效率。研究发现,近十年来我国工业企业在创新的三个阶段产生了协同创新效应,创新效率在提升,但创新效率偏低。基础性创新阶段效率相对较高,整体创新效率和成果转化创新阶段效率都偏低。广东等 9 个省份在三个阶段的创新效率较高,黑龙江等 6 个省份很低,其它省份至少有一个或两个阶段的创新效率较低。通过 Tobit 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影响工业企业整体创新效率的因素有 4 个,企业规模等 2 个因素与创新效率正相关,企业所有制结构等 2 个因素负相关。影响基础性创新阶段效率的因素有 5 个,企业研发意愿等 3 个因素与创新效率正相关,政府支持等2 个因素负相关。影响研发性创新阶段效率因素有 5 个,政府支持等 5 个因素全部正相关。影响成果转化创新阶段效率因素有5 个,市场开放程度等 2 个因素正相关,政府支持等 3 个因素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作为支持基础研究的主要渠道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促进国家基础科学研究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对福建省获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的统计分析基础上,比较分析华东六省一市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找出福建省的差距,进而反映出福建省自然科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最终为提升福建省基础科学研究实力提出对策建议,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