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小萌  牟奇锋  周瑾 《科技和产业》2023,23(18):151-155
随着民航业的迅速发展,航班延误问题日趋严重。准确计算航班延误成本是延误治理的前提。从运输服务主、客体角度出发,基于ATA成本分析法构建单个航班延误成本量化模型,重点对取消成本进行研究,提出航班取消成本计算方法。以一个航班实际运行数据为例,按照该模型计算并比较延误等待和取消航班两种策略下的延误成本。结果表明,长时间延误下的等待成本比取消成本更高,可以为相关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枢纽机场航班延误恢复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恢复枢纽机场航班积压,减少枢纽机场的大面积航班延误。在航空和高速铁路联合运输的思想上延伸,以恢复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枢纽机场大面积航班延误恢复模型,确定短途航班的取消、延误或航班被高速铁路运输替代,实时恢复航班。利用MATLAB对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航班延误数据求解,结果显示高速铁路替代模式相对航班地面延迟、航班取消等方案使恢复成本降低15%,节省恢复时间30min,验证模型恢复枢纽机场大面积航班延误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多发的航班延误导致了许许多多旅客与航空公司的冲突,航空延误保险悄然出现在市面。本文讨论了航班延误的多种原因,分析航空延误保险的可行性、道德风险及其重要作用,并对航空延误赔偿的现状与市场上现有的保险产品进行一定分析。  相似文献   

4.
周柳莺 《新财经》2010,(3):42-43
案件启示:航班延误不断发生,从制度层面探讨,原因应该是现行法律的缺失,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航班延误补偿法律法规。另外,从经济层面来说,主要是航空公司为航班延误而承担的成本过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因航班延误产生的机场纠纷一度在中国成为一个热点话题。美国的航班也有延误,但却几乎没有"罢乘"、"霸机"、冲击机场的事件。Data.gov上线以后,美国交通部开放了全美航班起飞、到达、延误的数据,有程序员立刻利用这些数据开发了一个航班延误时间的分析系统(Flyon-time.us)。该系统向全社会免费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它查询分析全国各次航班的延误率及机场等候时间。  相似文献   

6.
关于航延…     
辉辉 《东北之窗》2013,(16):20-21
航空公司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飞机技术故障排除、例行的维修检查未按时完成、飞机因地面事故而受损等工程机务原因。2.客票销售、值机办理、货邮装卸、安全服务等环节出现延迟或错误等运输服务原因。3.因机组超时、机组人员生病等空勤人员原因。4.航空公司航班计划调整等原因。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协同决策机制下对航空公司运控人员就不正常航班恢复做出的决策进行科学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估,结合航空公司实际情况,利用物元模型与可拓理论相结合的方法,从机组安全程度、机组疲劳程度、总体成本、服务保障能力和地面延误时间5个方面入手,构建不正常航班恢复决策评价体系。针对传统物元模型存在的不足,对物元模型的经典域和节域进行规格化处理。由于不正常航班恢复决策评估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通过引入熵权法分析确定体系指标权重系数,以此来降低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并以定量结果证明不正常航班恢复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最后,通过案例仿真,证明该方法可以在协同决策机制下对不正常航班恢复决策进行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A-CDM机场协同决策的应用与发展,将航空公司空闲时隙的充分利用作为前提,建立停机位的空闲时间分布更均衡,停机位利用率更高的停机位分配模型,在满足航班可接受延误水平下,寻求延误成本最低、空闲时间利用率最高的停机位分配方案,采用混合集合规划(MSP)与禁忌搜索算法相结合的算法进行设计求解。该模型保证了一定时间范围内,不仅能保证停机位资源的实时共享,而且充分利用了停机位的空闲时隙,提升了停机位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构建一种航空器滑行路径优化模型。在该模型的研究过程中,首先对机场滑行道进行研究;其次,分别对进离港航空器滑行路径进行分析,考虑了不同航空器的地面滑行成本,以全部航空器的地面滑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同时结合管制运行规则、航空器最小安全间隔、避让等待和速度限制等,得到无冲突的地面滑行路径模型;最后,以一个机场为例进行实例分析,得出该机场1小时时间片内航班的最优滑行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机场运行效率,中国各大机场的机坪运行管理工作纷纷由管制单位转交给机场公司.机坪运行管理工作的转移,使得离场航班在起飞之前需要由机场的机坪塔台管制员把飞机经移交点转交给塔台管制员,与传统塔台控制机坪多了移交环节.新的机坪运行如果规划不合理,会带来移交延误或等待.移交延误导致机场时刻资源浪费,降低机场运行效率;移交等待导致航班在移交点等待排队,造成机场拥挤和混乱,航班燃油消耗增多,成本增大且污染环境.为保证新机坪管制条件下航班的顺利移交,通过对机场航班运行管理程序的研究,建立了协调航班移交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通过对航班推出时刻的调整和滑行时间的预测,协调配置航班的移交时刻,杜绝移交延误,降低前后航班移交的干扰,实现移交等待最短.分别对不同机场不同规模的航班移交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航班在移交过程中的移交效率,且杜绝了前后航班的相互干扰.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航班运行的安全水平,帮助航空公司有针对性地制定提升飞行安全水平的措施,采用QAR数据建立对飞行安全评价的模型,重点研究所使用的评价方法.针对目前存在的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以及综合评价做了对比分析,并对应用最为广泛的综合评价一般流程做了具体阐述,结合相关文献总结了3类评价方法在以QAR数据为基础的飞行安全评价中的应用,并对其中经典的具体评价方法进一步分析.最后,结合该领域的现状与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2.
于蓉  郝蓉慧  关欣怡 《科技和产业》2023,23(22):131-135
针对由于排班不公平导致客舱乘务员流失的情况,为降低排班问题复杂度,首先生成符合航班运行基本规则的任务环,在此基础上同时考虑飞行小时、过早过晚航班、客舱乘务员人数三种因素,建立公平性排班数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对比客舱乘务员随机排班和公平性模型排班两种方案下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运用优化后的乘务员公平性排班模型的方差更小,此模型对于客舱乘务员排班提供更公平的方案,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机场临时关闭或飞机停场等造成航班计划扰动的情形,为减少航空公司恢复成本,同时考虑延迟航班、取消航班、替换飞机及摆渡飞机4种策略对飞机路线进行恢复与调整.对经典离散时空网络进行改进,增加摆渡边和替换边,建立以航空公司恢复飞机路线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采用CPLEX优化软件求解,对比不同恢复方案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航班扰动情形下,同时采取4种恢复策略的方案最优,模型可在有限时间内为航空公司提供较优的恢复方案,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运营模式,决定了成本控制可以增强其竞争力和保持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四个具有代表性的低成本航空公司进行研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将低成本航空公司主要成本指标与净利润进行两者关联度分析,得出各成本指标的优先度排序,进而提出相应的成本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5.
依据美国德克萨斯运输学院交通拥挤外部成本的经典测算模型,将交通运输拥挤成本分为时间延误成本、额外燃油消耗成本、环境污染物排放成本和噪音成本三个方面,对于2015年上海市工作日高峰期交通拥挤的外部成本进行了详细的测算。结果表明,交通拥堵的外部成本约占当年上海市GDP的0.63%。最后,对于交通拥堵成本较高的现状提出了包括对上海市部分高度拥堵路段或区域收取拥堵费、大力发展上海市公共交通和发展交通快慢型出行方式共存在内的相关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罗凤娥  王波  李娜  王洵 《科技和产业》2020,20(11):75-80
针对具有海量数据、高维特征的航班延误预测问题,数据挖掘技术表现出独有的优势。结合数据挖掘理论,以及航班延误预测问题的数据特征,提出延误预测的一般流程;从算法角度切入,结合相关文献对比分析五类经典数据挖掘算法在航班延误预测问题中的应用;针对预测精度和效率问题,讨论算法选择与数据处理在研究过程中的必要性;最后,结合该领域重要讲究方向与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
吴常青 《特区经济》2008,(5):254-256
近年来,国内航班延误的经济赔偿问题导致承运人与旅客之间冲突频繁。航班延误立法缺陷是其主要原因。我国相关立法对航班延误缺乏统一的界定,没有规定承运人赔偿责任限额、赔偿的范围和航班超售的限制等。急需通过完善立法解决航班延误的经济赔偿问题,以维护承运人和旅客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