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兼有多特征的消费群体,并逐渐成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处理好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问题对推进城镇化至关重要。本文以调查为基础,研究新生代农民工消费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提出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保障制度、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合理消费观的教育和引导、增加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机会等建议,从而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合理消费,促进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异质性特征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把握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异质性特征是提升其培训效果的前提。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既包括整个农民工群体培训的一般性问题,还包括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培训的特殊性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特殊性问题,源于将所有农民工看作一个同质的群体,集中表现为培训的针对性不足。本文论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异质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一群体培训存在的特殊性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差异化培训管理方略。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具有时代特征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就业收入与其所接受的教育文化程度和技能培训等人力资本息息相关。利用对广东、福建、上海等9省(市)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调研数据,对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与农民工收入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教育、培训与其就业收入影响都是成正比的,文化教育程度越高相则应的收入水平就越高,参加了培训则相应的收入水平就越高。为此,提出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加强农民工培训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已有的工会效应研究忽视了农民工对于融入城市社会的特殊诉求,因而工会影响农民工过度劳动的逻辑有待深化,效应仍需评估,基于此,本文结合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系统考察加入工会对新生代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影响,并重点剖析社会融入效应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加入工会能够显著降低新生代农民工的过度劳动水平,纠正潜在的选择性偏误后,结论依然成立;工会对新生代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影响呈现异质性.相比于80后农民工,工会对90后农民工过度劳动的缓解作用更大;机制分析证实,工会之所以能缓解新生代农民工的过度劳动,是因为加入工会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社会融入感.本文是工会效应研究的一次有益探索,有助于丰富工会理论,也为缓解农民工的过度劳动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路  赵雪 《生产力研究》2023,(10):75-80
“就业优先”战略背景下,乡村农民非农就业是当下重要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基于可行能力理论,文章将农民工分为老一代与新生代两类,构建了农民非农就业决策行为的分析框架。通过对乡村创业影响农民非农就业行为决策的逻辑分析显示:(1)乡村创业通过减少就业需求和增加就业供给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2)乡村创业通过价格机制、信任机制和创新机制影响农民非农就业的行为决策。其中,乡村创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对农民工的经济条件、透明性担保改善显著。(3)除了追求经济条件,由于新、老农民工的成长经历、个人诉求、文化素质等的差异性,表现出新生代农民工更注重政治参与、社会机会、透明性担保,而老一代农民工更注重防护性保障。文章的主要政策含义有:促进乡村创业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工的工资性收入。改善农村地域的社会机会是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回流的重要手段。同时,增强对农民的防护性保障力度,尤其需要关注老一代农民工,这些措施对农民工的自由发展与回流就业起到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往研究都发现新生代农民工非常执着于购买能够代表城市身份地位的商品,但缺乏对这一现象背后的机缘分析.本文构建了能够解释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独特性的研究模型,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自我概念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最主要的因素,这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将自己定位于城市人;社会认同威胁对地位消费也有显著影响,这一变量解释了新生代农民工地位消费被动性的缘由;物质主义倾向对地位消费的影响最小.通过地位消费,新生代农民工塑造出了与城市同龄人无明显差异的形象,这提升了他们在城市生活的自信心,满足了他们自尊的需要,增加了他们的成就感.地位消费在本质上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融入城市生活最简单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7.
张俊 《财经科学》2015,(11):129-140
本文基于2014年海口市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采用马氏距离匹配以及偏差校正方法,估计在职培训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职培训比未参加在职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月工资高496.91元,使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提高21.5%;在职培训对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的贡献高于教育回报率,但在职培训与教育水平的交互项对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呈现负向效应;新生代农民工在职培训参与率不高,教育程度、跨区就业对新生代农民工在职培训参与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经验的影响呈现"U"型,性别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具有价值追求的自我性、时代进取性、发展变化性、双重边缘性等特征。本文概括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内涵演变过程,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的代际差别,并具体对其特征进行了逐一阐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代际更替的完成,农民工城市流迁模式出现新的变化。新生代农民工行业选择性增强,劳动力回流返城再就业比重上升,安居乐业正在成为"家庭迁徙型"农民工城市生活的写照。尽管还有部分农民工仍往返于城乡与地区之间,但这种"候鸟型"流迁模式已在明显弱化。因此,以北京5区县为样本取集聚地,针对不同流迁模式下的农民工收入状况及幸福感知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收入边际效用影响力在下降,农民工积极感知呈上升趋势,表明作为"城市边缘人"的农民工社会待遇不公、幸福感低下境遇正在改善,这与社会关注度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成为群体主导有关。在收入水平短期内难以获得大幅提升的现阶段,政府应致力于教育、职业发展以及社会保障权利等国民待遇平等环境创造,尽可能激发农民工群体正向心理潜能,以其积极品质提升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异军突起,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在一亿左右,占农民工总数的60%.然而,他们的闲暇生活却迟迟未得到关注和改善,由此引发了诸多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本文利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闲暇生活进行调查研究,并从制度、企业、自身多角度给出改善新生代农民工闲暇生活的建议,引导新生代农民工积极、健康、热情工作与生活.  相似文献   

11.
社会融入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就业群体,其在城市的社会融入状况是分析其就业质量的关键视角。文章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社会融入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就业质量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特征;社会融入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影响在超大城市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其次是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作用最小,说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更有利于发挥社会融入对就业质量的影响作用。要着力提升大城市、超大城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水平,以及中小城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质量,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良好的社会融入环境。  相似文献   

12.
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培训是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促进其融入城市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在杭州市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参与现状、未来参与培训需求,以及培训对新生代农民工个人发展的影响等展开描述,对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体系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不同农民工群体在市民化程度、职业分布、就业方式、收入水平等方面的明显差异,决定了他们参保愿望和能力的差别,很难用一种制度或一个模式将所有农民工都覆盖进来.必须视其异质性特征,遵循分层分类考虑,循序渐进扩展,预留缺口对接原则建立并完善适合农民工特色的保障制度,变"要我参保,为我要参保."拓展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制度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作为未来劳动力供给中坚力量的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显著的自身群体特征.新生代农民工的离职可划分为“跨企业离职”和“跨城市离职”两种.通过对广东省2840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离职因素进行了因子聚类,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离职因素可归纳为五个因子——工作发展、工作条件、工作关系、工资待遇和工作保障.政府应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重新定位并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建立全方位的激励体系.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问题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自2001年陆学艺、王春光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①”的概念以来,学者们掀起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热潮.本文将国内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概括为新生代农民工阶层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的整体状况、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及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建议等几个方面. 一、新生代农民工阶层分析 学者们都认识到了农民工的代际分化,认为我国的农民工已经分化成为第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两个不同的群体.  相似文献   

16.
在工作嵌入理论基础上拓展出新生代农民工的组织嵌入与职业嵌入理念,运用398个样本探讨了它们与任务绩效、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组织嵌入与职业嵌入是可区分的2个独立变量;新生代农民工的组织嵌入正向影响任务绩效、组织公民行为和负向影响反生产行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嵌入正向影响任务绩效和负向影响反生产行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社区嵌入对组织嵌入与任务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对反生产行为调节作用不显著;新生代农民工社区嵌入对职业嵌入与工作绩效的3个变量不存在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需要,不仅有利于扩大内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且是促进国民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的需要.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市民化是他们最大的利益诉求.河北省应从进一步降低和细化落户条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收入水平、改善居住条件等方面入手,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有着与其父辈不同的观念与意识,这种不同源于整个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新的环境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自我的身份认同和行为方式都有着新的构建。从现有的文献入手,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展现出文献中所构建的"新生代农民工"主体特质框架,再通过实证分析加以检验,论证文献内容与实证研究结果的一致性,从而构建出清晰而全面的"新生代农民工"主体特征框架。  相似文献   

19.
曹莉 《当代经济》2016,(14):116-117
人力资本素质不高、文化与社会认同缺失以及带有城乡二元分割色彩的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制度共同构成了由禀赋约束构成的功能性排斥和由制度约束构成的结构性排斥这两种社会排斥存在的原因.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的必然路径在于政府通过制度革新破除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制度桎浩,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意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引导帮助其实现城市融入.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实际调研、深度访谈和实证分析,探索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动机、创业资源与创业模式之间的作用路径,校验创业资源在创业动机与创业模式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创业动机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模式的选择,经济性动机与生存型创业正相关、与机会型创业负相关,社会性动机与机会型创业正相关,成就性动机与生存型创业负相关、与机会型创业正相关。同时,创业资源对创业动机和创业模式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面性。据此提出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政策建议,即激发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动机,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合理选择创业模式,营造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