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国存在资源禀赋、环境规制、产业政策的区际差异,这些差异对企业投资区位决策会产生哪些影响?为了研究地方政府在兼顾地区经济增长、产业转型升级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如何科学引导企业投资区位决策,文章构建了企业投资区位决策分析模型,理论分析了基于地方政府资源禀赋、环境规制和产业政策支持博弈的企业投资区位决策过程。并运用2005-201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分析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合。最后从增强区位禀赋优势、弱化区际环境规制差异、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了优化企业投资区位决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生产分工背景下,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成为影响企业生产区位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新经济地理框架下构建开放条件下理论模型,探讨不同贸易成本下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对垂直关联产业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刻画出在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共同作用下,伴随贸易成本变化出现的4种垂直关联产业空间分布模式。表明我国目前所处的国际分工地位是在现有贸易成本条件下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相互作用的均衡结果,而吸引上游产业在中国聚集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3.
文化旅游资源市场潜力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青  张捷  史春云 《特区经济》2007,(2):191-192
本文以文化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在区分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因素,将其归纳为资源禀赋和市场潜力两大指标,以此构建文化旅游资源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资源—市场”矩阵评价模型。其中资源禀赋指标的测评由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资源承载力3个因素决定;市场潜力指标的测评由市场需求及产品设计需求两个因素决定。根据该矩阵评价模型,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状态分为四类,每一类均具有不同的市场潜力,可相应的采取扩张性战略、保护性战略、选择性战略和收缩性战略。  相似文献   

4.
运用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本文研究了不同所有制企业生产率对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所有制是影响企业出口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国有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明显小于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进一步研究表明,生产率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生产率对国有企业获得出口竞争力有负向影响,但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的生产率水平越高,其进入出口市场的竞争力越强。  相似文献   

5.
白积洋 《科学决策》2012,(10):18-77
论文将内生交易成本嵌入到新经济地理模型中,分析内生交易成本对企业生产区位选择的作用机理,以此阐明区域制度安排通过内生交易成本作用于产业集聚形成与变迁的微观机制。论文以中国制造业地域分布为分析对象,实证分析以内生交易成本为基础的制度安排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表明:内生交易成本是企业选择生产区位的重要因素,在地区的外生交易成本、地区支出水平和市场规模一定的条件下,内生交易成本的降低,有助于促使企业向该地区迁移并加快产业在该地区的集聚;一个地区对生产者保护程度越高、投资政策越宽松、贸易政策越自由、劳动力流动管制越少以及企业融资越便利,越能吸引制造业整体向该地区迁移与集聚。因此,为了加快现代工业化进程和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必须发挥"内生比较优势"和"外生比较优势"的双重效应,促进产业的"双向转移与集聚",优化本国产业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末,经济地理引起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关注。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打破了传统的国际经济学中的国家界限,从区位的角度讨论规模收益递增、外部性、比较优势等对产业的区位分布产生的影响。本文总结了新经济地理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并着重分析了新经济地理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贸易和非贸易企业在城市内部的区位差异体现了资源在贸易和非贸易部门的配置状况。然而鲜有文献考察城市内部贸易和非企业的区位差异问题。文章以上海市为例,使用随机匹配方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2004年的上海市数据以及企业的街道水平地理坐标数据,考察了出口和非出口企业在城市内的区位分布状况。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来说距离城市中心更远,这意味着企业的出口行为显著影响了企业在城市内部的区位选择。  相似文献   

8.
贸易和非贸易企业在城市内部的区位差异体现了资源在贸易和非贸易部门的配置状况。然而鲜有文献考察城市内部贸易和非企业的区位差异问题。文章以上海市为例,使用随机匹配方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2004年的上海市数据以及企业的街道水平地理坐标数据,考察了出口和非出口企业在城市内的区位分布状况。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来说距离城市中心更远,这意味着企业的出口行为显著影响了企业在城市内部的区位选择。  相似文献   

9.
陈超凡  蓝庆新  王泽 《南方经济》2021,40(1):102-119
文章在理论层面探讨了创新对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并基于城市空间关联与溢出视角,采用我国2007-2016年260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创新对生态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多维度的城市异质性。进一步地,文章还通过对不同距离阈值上的创新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估计,测算了创新空间溢出的距离边界,检验了创新空间溢出驱动城市绿色发展的最佳地理距离区间,从而为增强区域创新合作以提升区域整体绿色发展水平提供了可供参考的量化依据。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创新具有的增长效应、资源与环境效应、结构优化效应是促进城市生态效率改善的重要途径,且产出端创新对生态效率的驱动效应强于投入端创新;但创新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城市异质性,依赖于城市区位、所在城市群、环境政策、资源禀赋、创新能力和市场化水平;城市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但空间溢出随距离变化呈衰退趋势,350公里以内为创新活动的密集溢出区;生态效率也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经济越发达且联系越紧密、要素流动越自由、创新对生态效率驱动效应越强的地区,生态效率的空间溢出也越强。因此政府应完善创新激励政策、为创新外溢创造良好条件、注重引导创新的方向,并根据区域及城市发展实际,采取差异化的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高林庆 《中国经贸》2010,(18):34-34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很多,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管理能力、政策措施、人为因素等都对企业国际竞争力产生程度不同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随着在更广泛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企业要改变自己的劣势状态,就必须在市场竞争中培育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生产分割的新经济地理模型基础上,对我国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区位调整进行了实证检验。经验研究的结果证明了理论模型的结论,即生产分割情况下,制造业的空间区位同样存在类似于中心-外围的结构。但是影响不同产业区位调整的因素差异很大,这些因素的强弱也随时间而变化。这就启示决策部门,不仅要制定有效的政策参与生产分割过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且要对政策进行合理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工业发展落后,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在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区位交通方面具有相似性,因此,选择甘肃省为代表来研究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状况。“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研究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指明了思路、方向和着力点。因此,在新发展格局视角下,将新发展格局和新型工业化衔接起来,以熵值法测算分析2012年、2018年和2021年甘肃省14个市州工业化水平,通过泰尔指数、因子分析、包络法来研究发展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2017—2021年甘肃省14个市州进行空间溢出效应分析,以期正确认识甘肃在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市州工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难题,有利于提高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形成合理的工业产业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3.
黄晓莉 《特区经济》2006,(1):162-163
该文阐述了西方经济学关于产业结构]进的传统理论,以及国际国内工业结构调整经验。指出浙江省工业结构调整战略的选择,不能简单照搬产业结构]进的传统理论,把发展重化工业作为浙江工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心。应从浙江实际出发,根据浙江省的资源特点、正视浙江工业发展的历史、重视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选择与区域的要素禀赋条件相适应和市场需求相协调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杨其静  吴海军 《南方经济》2021,40(10):28-47
在2006年土地出让的市场化改革后,挂牌和拍卖出让开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尤其是挂牌替代协议成为城市政府最受欢迎的出让方式。针对该情形,文章利用从中国土地市场网获取的2007-2017年间城市建设用地的出让数据,首次比较系统地考察了城市政府不同用途土地的挂牌-拍卖出让策略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发现:一个城市距离港口越远,则城市政府越倾向于以挂牌方式出让工业用地和以拍卖方式出让商住用地,尤其是其中的住宅用地;随着财政和增长压力增大,那些地理禀赋差的城市政府会进一步提高工业用地挂牌出让的力度和商住用地,尤其是住宅用地拍卖出让的力度;如果地理禀赋差的城市政府更多地以拍卖方式出让住宅用地,则其会更积极地以挂牌方式出让工业和商服用地。这些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会根据自身禀赋条件而对不同用途土地采取不同的挂牌-拍卖出让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新经济地理理论在内部规模报酬递增假设下,研究规模报酬、产品差异化和运输成本对产业区位的影响,强调了企业在利用规模报酬与节约运输成本之间的平衡,以及在此过程中的产业集聚趋势,现已成为产业集聚与集聚经济研究的主流理论。本文从基本特征与构成要素、发展过程与主要模型、实证检验与主要结论三个方面出发对新经济地理理论做了系统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踪家峰  康明  张翾 《南方经济》2022,41(4):75-89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将"2+26"城市确定为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进行联合防治,基于此,文章以2013-2019年"2+26"城市所在省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2+26"城市大气污染联合防治行动对企业税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2+26"城市而言,大气污染联合防治行动使得企业税负显著增加。区分企业所在城市规模、是否属于污染密集型行业、企业所有制性质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大气污染联合防治行动对非污染密集型行业企业、国有企业以及位于小规模城市的企业税负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知识资本成为日益重要的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在其国际化战略决策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基于中国企业海外子公司数据和全球跨国并购数据,创建了一套可识别中国企业在特定国家投资模式的新型数据集,结合基于专利数据的企业知识资本水平指数,评估了企业因知识资本不同而产生的国际投资模式选择差异,并着重探讨了企业知识资本和东道国技术禀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知识资本通过国际投资动机影响投资模式选择。企业知识资本越少,越倾向于进行战略性资产获取型投资,从而偏好更有效的跨国并购模式;企业知识资本越多,越注重在国际投资中充分利用其知识资本优势,因而选择以绿地投资的模式进入海外市场。在技术禀赋较丰富的东道国,企业知识资本的多少对国际投资模式选择的影响较弱。考虑企业吸收能力后发现,企业知识资本对国际投资模式存在非线性影响,即在企业知识资本较少时,知识资本的积累对企业跨国并购倾向存在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构建扩展的企业异质性模型框架,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重点分为贸易引致型与水平型,利用中国10 126个企业样本经验考察OFDI区位分布的决定影响。结果显示:企业贸易成本和投资成本分别成为贸易引致型和水平型OFDI的阈值变量;生产率越高的企业越倾向于高层次的水平型OFDI;在区位分布上,贸易引致型OFDI倾向于亚洲,水平型OFDI倾向于非洲、拉美与大洋洲,而在欧美地区的差异不明显。实证发现:贸易引致的OFDI对区位市场的制度环境较敏感(青睐于低风险市场);在投资固定成本要求较高的区位,企业更倾向于放弃直接贸易型OFDI而转向间接的贸易服务型OFDI;国家战略(或资源)型的央企OFDI对风险(尤其制度风险)敏感性低于利益导向型的地方企业。本研究在政策上建议政府引导企业通过OFDI地理区位多元化规避风险,提升战略型央企OFDI的风险意识和利益导向。  相似文献   

19.
戴翔  杨双至  于奕 《世界经济研究》2024,(2):105-119+137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在当前国内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背景下,实现出口“提质增量”无疑是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加快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显然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环节。文章以理论分析为先导,进一步利用城市层面数据、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合并所得的制造业企业层面微观数据,实证分析发现:第一,以高铁开通为表征的基础设施一体化,有助于推动企业出口实现“提质增量”的双重目标;第二,基础设施一体化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规模城市的企业出口“提质增量”起到的作用存在差异;第三,基础设施一体化对企业出口“提质增量”作用的同群效应不仅受到同群城市中企业的平均出口水平的影响,也会受到同群城市中发展较好“榜样”企业的积极影响;第四,基础设施一体化促进企业出口“提质增量”,主要通过提升创新水平、促进劳动力及其流动以及降低市场分割程度等发挥作用。文章的研究发现不仅对基础设施一体化促进企业出口“提质增量”提供了理论阐释与经验证据,而且在新阶段对于如何通过夯实国内大循环基础以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也有重要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区位商的静动态对比,分析了近几年来广州、佛山、深圳、珠海、惠州、江门、东莞、中山、肇庆9城市服务业发展情况。从规模上看,各城市服务业发展都比较快,但空间差异性和区位比较优势在一段时期内出现了下降,同时一些城市服务业在部分领域的规模和比较优势,与其所具有的资源禀赋和地理空间特性并不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