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理论考察及改革思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全景  王万茂 《经济地理》2003,23(6):804-807,812
征地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土地制度,征地过程是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的所有权转变过程,强制性和补偿性是其两个基本特征。文章简要回顾了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演变轨迹,分析了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绩效和不足,提出了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在评价两种改革观点的基础上,对征地补偿的改革进行了理论设计。  相似文献   

2.
征地难的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根源在于我国征地制度中存在许多问题。首先,目前的征地补偿标准的确定制度不合理,无论是传统的产值倍数法还是目前推行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法得到的补偿标准都难以做到公平合理。其次,征地方案确定过程中,参与主体不合理,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模糊性使地方政府大量介入征地事项。最后,征地方面的法律法规难以实行,某些地方政府存在着违规征地、违法用地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我国征地制度的制度悖论与创新路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必然会发生农地从农业用途向非农用途的大量转变,农地用途的改变,实质上是一个国家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农地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现阶段我国农地用途向非农建设用途转变除个别例外,主要是依法通过国家征地的方式实现。由于农地征用补偿标准由政府制定,没有真实地反映农地资源的稀缺程度,影响了农地的资源配置效率;同时,过低的征地补偿费导致国有土地的出让价格和征地补偿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利差,有关利益主体对征地收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这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加速了农地的非农化进程。这一制度引发的社会分配不公正,导致的生产和交易低效率等问题,已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征地制度改革已经提上决策层的议事日程,成为重大政策课题。  相似文献   

4.
以新疆征地制度为研究对象,从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出发,对新疆征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新疆征地制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征地制度的内在缺失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城镇化作为农民职业转换,身份转变和社会价值观转型的有效的动态载体,其健康发展成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所在。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正处在加速推进期,传统的征地制度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反而逐渐显现出其日渐强化的梗阻效应,蜕变成我国城镇化发展中最大的障碍因素。本文旨在廓清我国征地制度的变迁轨迹,探析传统征地制度中存在的固有缺失,为寻求相应的制度变迁路径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征地制度是一种由法律保障政府独家垄断获取经营土地暴利的征地制度。随着城乡市场经济的新发展,中国式征地制度固有的缺陷和深层矛盾进一步显现出来,现行征地方式难以为继。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公平的城乡土地制度和市场,仍然是完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城市化进程与征地补偿制度变迁之间的关系,认为城市化发展是征地补偿制度改革的根本动因,城市化发展决定征地补偿制度改革的进程,各个地区处于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阶段,也应有不同的征地补偿制度与之相适应.过高或过低的征地补偿都不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征地补偿制度改革方式是多样性的,但都应以兼顾农民对征地补偿费的期望值、综合考虑土地新旧用途来确定征地补偿费为核心.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当前土地征收过程中集中爆发出社会矛盾冲突事件,根本原因是征收制度不合理,改革旧的征地制度是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这项伟大的改革是离不开理论指导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综合借鉴土地改革比较成功的主要国家的经验,通过深入分析,把握征地制度的一般发展规律,能为我国征地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作用。论文系统地研究了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的土地征收制度,基于此论证了征地制度发展规律符合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比较全面地归纳分析了征地制度变迁的五种路径依赖机制;本文还阐述了征地公平与效率的定义,指出征地公平与效率存在冲突,期望我国的征地制度改革应选择温和的路线。  相似文献   

9.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平  张婷 《经济纵横》2008,(3):42-44
本文以上海地区为例,分析评价了被征地农民的生存状态,阐述了我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关于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的研究不断深入发展。在此过程中,中国学术界对现行征地制度中存在的弊病做了大量探讨,并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现行征地制度中“征地权的行使超过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导致征地权滥用”,“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成果没有惠及广大农民”。  相似文献   

11.
征地补偿作为征地过程中的核心经济问题,直接关系到被征地对象的利益与征地工作的顺利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土地使用制度完成了从无偿、无限期到有偿、有限期使用的变革过程,而征地制度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10多年来却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征地补偿采用行政手段、产值倍数补偿作为补偿标准正是这种体制下的产物。以年产值倍数作为征地补偿标准,特别是在公共利益与非公共利益建设占用集体土地实际都是通过征地途径获取用地的情况下,国家一边以计划经济形式征地,一边以市场运作方式供地,征地与供地前后利益空间巨大,国家利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剪刀差,成了这种双轨制的最大受益者,而农民利益则没有得到必要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我国征地制度改革与农地征购市场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现行征地制度与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征地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改革应当按照“征储结合,征供分离”的思路,通过构建农地征购市来实现农用土地向非农国用地的转变,并对被征地农民实行公平合理的经济补偿,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现行农村征地制度的缺陷及改革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征地制度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制度之一。当前,我国农村现行征地制度的缺隐日益显现,改革与完善这方面制度已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两大主要问题,提出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两点取向,以期充分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作为农民职业转换、身份转变和社会价值观转型的载体,其健康发展成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之所在。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在发展推进期,传统的征地制度日渐显现出其内在的弊端,甚至蜕变为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障碍因素。因此,有必要在廓清我国征地制度的变迁轨迹的基础上,剖析传统征地制度中存在的固有缺陷,为探明相应的制度变迁路径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征地制度改革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行征地制度已经成为当前突出的经济问题,涉及到社会的安定,征地制度改革迫在眉睫。从1999年起,中央法制办、中央农办、国土资源部等多个部门相继成立了征地制度改革课题组,为即将进行的征地制度改革进行理论准备和实践探索。以此为标志,新一轮征地制度改革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16.
汪晖  黄祖辉 《经济学》2004,4(1):249-262
本以两个常见的土地投机案例为切入点,揭示了现行征地制度的公共利益界定不明晰、征地范围过宽以及征地补偿不合理可能是土地投机等土地问题滋生的土壤,并在其后以较长的篇幅讨论了公共利益含义界定、征地范围划分以及公平补偿问题。本的观点是,我国现行征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清晰地界定公共利益的含义或明确划分征地范围,并实行以土地市场价值为基础的征地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以下简称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要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以下简称征地制度改革).要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通过慎重稳妥的试点,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以下简称宅基地制度改革).本文将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征地制度和宅基地制度改革归纳为“三块地”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地征收制度对我国城市建设、地方财政以及捉民生活影响巨大,既带来了城市建设的迅猛发辰和城市区域的快速扩张,也引发了许多矛盾和问题。本文运用SCP分析框架,对当前衣地征收制度中相关主体的权利结构、行为及社会绩效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了对现行征地制度进行改革的必要性,提出应缩小政府的征地权限、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处置权和收益权。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地征收制度对我国城市建设、地方财政以及农民生活影响巨大,既带来了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区域的快速扩张,也引发了许多矛盾和问题。本文运用SCP分析框架,对当前农地征收制度中相关主体的权利结构、行为及社会绩效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了对现行征地制度进行改革的必要性,提出应缩小政府的征地权限、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处置权和收益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礼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征地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征地引发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了被征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礼会稳定。而经我们调查研究发现,现行征地制度在法制、体制、机制上均已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加剧了当前征地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