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经济人"的自利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个人理性的追求其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为往往会无意识地、客观地增进公共利益。但是,由于"经济人"的自利心和有限理性,其行为往往会产生诸如机会主义、群体的无理性、X无效率、经济市场失灵和政治市场失灵等困境。要克服"经济人"的行为困境,必须发挥"看的见的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法律经济学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和完全理性假设,使其具备了主流经济学的一般性和易处理性的特点,但由于法律经济学缺乏对经济个体行为的分析,从而导致法律经济学无法实现与现实的一致性。法律经济学应该借助于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赋予经济个体以有限自利和有限理性假设,借助前景理论,为法律经济学的拓展提供现实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法律经济学以经济人和完全理性假设为基础,以追求效率最大化为目的,以预期效用理论为分析工具。但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表明,经济活动中的个人遵循的是“有限理性”和“有限自利”,他们的行为符合前景理论而不是预期效用理论。因此,应该在行为经济学的基础上对法律经济学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4.
政府自利性是政府的一种违背或损坏其公共性的重要倾向,也成为近些年来学者们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对政府自利性现有概念进行梳理和分析,进而对政府自利性概念重新界定,并在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把地方利益、官员自利从政府自利性内涵中排除出去。  相似文献   

5.
理财原则也就是财务管理的原则,它是关于企业财务活动规律的典型的、共同的及本质的认识。关于财务管理原则,目前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国外以道格拉斯&;#183;R.爱默瑞和约翰&;#183;D.芬尼特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们将财务管理原则概括为三类,即竞争环境、创造价值和财务交易。财务分析是以财务报告为基础而对企业偿债、收益及发展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的过程。财务分析的起点和基础是财务报告,而财务报告又是企业财务活动最为直接、具体的反映。企业的财务活动则是在理财原则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因此,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理财原则,会对财务分析提供有益的帮助。一、深刻剖析、全面解读企业的行为有关竞争环境的原则,是对资本市场中人的行为的基本认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人的组织和指挥,因此在财务分析中要始终把握竞争环境的原则,真正理解企业的行为。有关竞争环境的原则包括自利行为原则、双方交易原则、信号传递原则和引导原则这四个重要的原则。1.自利行为原则。自利行为原则是指企业在决策时以财务利益最大化为导向,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会选择对其最有利的方案。自利行为原则的依据是理性的经济人假设。把握自利行为原则,就是要理解企业的筹资、投资及利润分配等财务决策,因为它们都是建立...  相似文献   

6.
经理人与投资人之间的代理问题是由于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投资人无法观察到经理人的经营活动是否真正从投资人的利益角度出发,从而引发了经理人的道德风险,产生了自利性高风险投资组合的逆诱因选择。通过应用选择权的观念推导三种不同的绩效诱因契约设计,对于抑制经理人自利性风险调整行为倾向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经理人与投资人之间的代理问题是由于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投资人无法观察到经理人的经营活动是否真正从投资人的利益角度出发,从而引发了经理人的道德风险,产生了自利性高风险投资组合的逆诱因选择。通过应用选择权的观念推导三种不同的绩效诱因契约设计,对于抑制经理人自利性风险调整行为倾向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公共选择理论用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来分析政府及其行政人员行为,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具有“经济人”理性、行为选择的“个体主义”倾向和行政人员价值、行政组织目标的“特殊利益”定位。应以公共管理选择理论为借鉴,通过正视政府“自利”本性、建立“私利”与“公利”共客机制和加强公民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与制约等措施进行行政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9.
宋晶 《全国商情》2007,(1):121-123
“经济人”一般被认为是有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市场活动主体,其“自利”的特性决定了“经济人”在客观事实上的伦理困惑,即经济行为与道德行为的二律背反性;然而,由于其面临的伦理冲突使其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受到阻碍,“经济人”又不得不遵从道德的一些伦理规则。“经济人”的伦理困惑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经济与伦理相联姻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0.
政府间"财政自利"行为规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自利是政府作为"经济人"的一种必然现象.财政自利不仅可以发生在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而且也发生在政府之间.惟有对政府财政活动进行立宪约束,才能从根本上制约政府的过分自利以损害社会或下级政府的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会计委派制”产生的背景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会计体制改革的方向应该是:继续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特别是股份制改革;建立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相结合的的监督管理体系;建立一种“立法型”的会计监督模式。  相似文献   

12.
当前社保基金的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保基金能否安全运行,不仅考量着各级政府的施政能力,还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各种原因,当前我国社保基金管理中存在少缴漏缴、多领冒领、挤占挪用和违规投资等多方面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社保基金的安全。为此,需要从加强监管立法、增加监管投入、明确监管部门职责、创新基金监管机制和增加基金投资渠道等方面入手,强化对社保基金全面的安全监管。在具体监管中,既做到"节流"又做到"开源",不断夯实社保基金安全运行的根基。  相似文献   

13.
解决中国的失业和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政府仅次于解决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之后的第二号经济任务,同时更意味着中国失业保障的沉重负担。因此,建立失业保障监测预警指标体系,进而建立“失业保障监测预警系统”,对于政府从宏观上把握失业状况、制定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保证社会保障体系的良性运行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完善的重要环节。构建失业保障监测指标体系,应充分考虑到失业保障与失业状况、就业形式、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情况存在着的极其密切的关系,科学地建立失业保障监测预警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成本——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堪忧的市场不完全、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市场失灵问题仅靠市场自身调节无法解决,需要加强政府调控与管理;而近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政府监管仍然不到位,原因在于政府监管成本过高。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监管,必须整合政府资源、社会资源、个人资源,形成监管合力,构建全社会共同监管的局面,降低制度成本、社会监管成本和消费者的信息获得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15.
早期的公司立法一般只注重对公司内部治理的规范而不太注重对公司外部监管的设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干预市场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的法治观念发生变化,公司监管成为公司立法的一个重要使命。我国现行公司监管立法比较重视公司设立过程中的监管而忽视经营过程中的监管,这是导致我国公司信用状况普遍不佳的重要原因。改革我国的公司监管制度就是要强化公司经营过程中的监管,与此同时,对设立过程中的监管应有所放松,否则会窒息公司应有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法治湖南"建设已取得巨大成效,但仍存在民生工作基础薄弱、"唯GDP论"、社会管理工作机制建设滞后、司法队伍公正廉洁建设不足等诸多问题。检察工作在法治建设中具有化解矛盾、保障发展、监督权力等重要制度价值,"法治湖南"建设从强化自身监督、法律监督、社会矛盾化解与社会管理创新等重要领域对检察工作提出了新的需求。应围绕"法治湖南"对公平正义的需求强化法律监督职能,围绕"法治湖南"对和谐稳定的需求强化矛盾化解职能,围绕"法治湖南"对司法公信的需求强化执法规范职能,有效服务法治湖南建设大局发展。  相似文献   

17.
虽然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开展的时间不长,但加强高校内部的教学督导工作尤为必要。在教学督导工作中应体现方向性与民主性、科学性与法制性、发展性与创新性有机统一的和谐性原则,并注意在教学督导工作中处理好校级教学督导内部成员之间、学校教学督导团和学院教学督导组之间以及督教、督学、督管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际金融监管以金融稳定为目标,标准的制定主要反映发达经济体的需求,其复杂和严格的监管标准不但与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不相适应,而且阻碍了其普惠金融的发展,不利于包容性经济增长。国际金融监管必须进行改革,构建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以顺应国际金融结构的变化和金融科技的创新。国际金融监管要突破金融稳定最大化的单一目标,追求金融稳定和普惠金融发展的双重目标;要通过国际金融标准制定机构的改革,逐步提升发展中国家在标准制定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可在数字金融领域建立一个新的国际金融标准制定机构,有效管控金融科技和创新产品(服务)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确立科学素质教育的社会价值观日益成为财经类高校面临的一个普遍课题。本文从分析科学素质教育的社会价值观的内涵入手,着重探讨了财经类高校确立科学素质教育社会价值观的必要性以及科学素质教育社会价值观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我国企业发展迅猛、形式多样,已经成为创造市场活力、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制度缺位,一些企业自我利益实现机制过分强大,忽略乃至损害公众利益,已经成为其目前乃至未来发展的瓶颈。明确企业社会责任、建立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中国企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