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汶、玉地震为背景,从大众心理角度对人们慈善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进行探究。指出一个人一旦融入了群体,自己将失去自身原有的思想和洞见,由此可能变得盲目和无主见,而由群体意识来主导自己的一切行为。旨在提供了一种研究人们慈善行为背后深层原因的思路,而不是着力探讨如何改善中国的慈善境况。  相似文献   

2.
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理论及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斯特地域多功能是喀斯特地域自然系统和人文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结果。由于喀斯特地域系统的生态环境脆弱,加上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使喀斯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生剧烈变化,地域系统向多样化发展并产生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展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地域多功能理论研究成果和喀斯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研究进展,从“要素—结构—功能”的角度出发,阐述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的概念和内涵;其次,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喀斯特地域功能的类型与形成演变的机制,梳理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空间格局优化思路,形成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理论架构。最后指出,未来我国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研究的四个主要方向,包括喀斯特地域多功能基础理论研究、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综合评价方法、喀斯特地域多功能变化动态监测及优化情景模拟。  相似文献   

3.
随着喀斯特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工程在石漠化地区的展开,监测和评价石漠化治理工程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目前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电子版为基础,搜索有关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文献。通过分析发现,自1996年起,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研究论文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并发现以下特点:①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有喀斯特地区、省(自治区)、县(市)、乡镇、示范区、小流域、社区等不同单元尺度,但缺少以行政村为单元尺度的评价研究,不利于将政府所实施的新农村规划建设与生态恢复的衔接;②研究目的多样,主要有现状描述、原因解释、效益监测、预测预警和为区域规划提供依据等,但以现状描述和效益监测目的为主;③研究者在构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时一般在城乡二元结构的模式的指导下进行,在代表社会、经济等发展指标时缺乏机会均等等原则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人的行为倾向,是指作为主体的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它反映着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心理基本趋势,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状态的重要内容和客观指标。开放改革以来,广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长足发展,行为倾向也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本文试图分析这些变化,获得正确认识,进而从社会心理角度评价广州的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为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定量评价体系,揭示喀斯特脆弱山区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文章从生态资产变化的角度,建立涵盖生态资产和社会资产2个评价角度,11个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贵阳市1990~2013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贵阳市1990~2013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且年际增长率波动变化。其中,1995~2000年生态文明综合指数由0.215降至0.201,但2000~2013年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又上升至0.357,增长率也不断上升。从历年生态资产与社会资产的变化特征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升的关键于社会资产的大幅增加。另外,基于社会资产与生态资产核算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方法具有典型、可定量的特点,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估提供良好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经济学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经济学从着重研究“物”的角度逐渐转向了重视“人”的角度。这一转变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呢?我们甚至可以追问,究竟是经济的发展决定人的心理与行为还是人的心理属性与特征最终为经济学“立法”从而决定了经济学的走向?如果这一转变是必然的,那又是“人”的什么因素和力量推动着这一时刻的到来?沿着这一思路构建出一种长期视角的、动态的行为模型,即演进行为模型,并归纳这一演进行为模型提出的经济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环境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和心理.不同的人因个体特征的不同,时同一个环境也有不同的感知.因此,园林造景除了满足城市的基本功能之外,还应该从人类的行为、心理角度出发,尽可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本文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对园林设计的影响,初步探索人对园林的需求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小银行贷款集中的羊群行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军 《当代经济科学》2006,28(2):116-117
已有文献分别从银行和企业的角度对银行贷款集中与中小企业融资难进行了广泛探讨,银行结构论、银行成分论和成本收益论最具代表性.尽管从不同方面对银行贷款集中的原因作了分析,但由于仅停留在传统理性趋利的经济学框架内,忽视了银行委托人和代理人作为投资者的心理感受对贷款行为的影响,因而存在对实际现象解释不足的问题[1].为此,需要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探析银行贷款集中问题产生的根源,而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则为这一问题的解释提供了新的依据.行为金融学修正了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具有追求时尚与从众心理、后悔厌恶与推卸责任以及过度自信等多种认知与行为偏差.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旅游者行为分析方法,主要是进行定性的分析,将各个因素进行框架分析,而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深度不够。借助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从旅游者的心理活动角度入手,注重旅游者的心理变量分析,应用前景理论和心理账户分析旅游者行为,充分考虑了情境因素和体验因素,使得关于旅游者的行为分析更加细化和接近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生存状态引入到企业研究中,并界定了企业生存状态的内涵,然后从企业内部视角入手,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将人的机体状态类比为企业组织的运作状态、人的心理状态类比为企业的文化与创新状态,人的行为状态类比为企业的经营行为与经营倾向,从而构建出企业生存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1. Introduction The area of carbonate rocks protruding through the soil level in China is 9.07*105km2. According to the area of carbonate rocks stratum protruding through the soil level, it is 2.06*106km2. With the buried carbonate rocks stratum of the different depths, its total area can reach 3.443*106km2, ap- proximately accounting for 1/3 of the national terri- torial area. Chinese carbonate rock is mainly distributed to the south of the latitude belt of Tianshan Mountain – Yinshan Moun…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双重效应及其正确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与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双重效应。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两者的关系,坚持以乡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为前提,通过全面提升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政府环境管理调控、促进企业生态自律、增强环境技术供给,实现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确响应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模糊综合评价在投资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静  张在旭 《经济管理》2005,(16):39-43
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投资环境进行科学评价,并以阜新地区为例对其投资环境进行了评价,得出阜新地区适合投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环境意识的内涵及其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意识的概念是随着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而产生的。环境意识反映的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是对环境的认同感。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人们会有意识地去关注环境变化和生态平衡,并且会自觉地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环境意识包括环境认识观、环境价值观、环境伦理观、环境法制观和环境参与观五部分,分为感性认识、知识、态度、评价和行为五个层次。对环境意识的研究在人与自然的发展中具有巨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唐柳  俞乔  鲜荣生  李志铭 《经济地理》2012,32(7):141-146,134
旅游空间结构是区域旅游经济系统中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空间组织关系的集成反映,其合理性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作用显著。立足于西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特殊性和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以"核心—边缘"理论为指导,通过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了西藏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状态,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指标体系划分了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构建了"一带、四点"空间布局结构,并提出了强化区域空间发展定位和联动发展、加强特色产品开发等实现空间结构布局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毕节试验区是国务院批准于1988年建立的全国唯一的地区级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试验区建立后,通过煤电开发,全区财政收入明显提高,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由于毕节地处岩溶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多年来粗放型煤炭开发使得全区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破坏范围扩大、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协调煤电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既是毕节试验区建设之本,也是试验区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本课题组通过对毕节试验区煤电开发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及其所产生的生态问题研究,提出了岩溶山区煤电开发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对策,为类似毕节的岩溶山区进行煤电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公民形象是公民品德、操守的外在反映,是公民全部言行构成的公众评价,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彰显综合国力的重要窗口。公共精神对公民公共主体意识形成的要约,公民在公共活动中体现的教养,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以及在公共活动中践行的礼仪规范都将成为公民形象塑造的要素。  相似文献   

18.
温茨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问题引出环境正义的议题,将环境正义的实质归结为分配正义,不仅揭示了环境正义与社会正义之间的内在关联,而且突出了解决环境正义问题需要树立人类环境正义意识的事实。温茨把实现环境正义的希望寄托于"同心圆"理论,寄希望于人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和自然资源分配问题上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只有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其他自然物之间结成一张责任之网,环境正义才可能真正得到张扬和实现。  相似文献   

19.
长江流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先瑞  黄建武 《经济地理》2003,23(4):516-519,523
把可持续发展建立在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良好的基础上,已成为世人的共识。文章概述了长江流域的资源环境状况,揭示了长江流域面临的严重资源环境问题: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水土流失严重;湿地萎缩加剧;自然灾害频繁;水污染加重。提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对策,包括: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减缓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植树造林,构筑“绿色屏障”;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发展资源产业,增强产业的基础地位;建立综合协调的资源环境管理体系;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树立生态道德观。  相似文献   

20.
王双玲  杨青山  刘继斌 《经济地理》2006,26(6):1018-1021
运用新区域地理学研究区域问题的地方性体系框架,从“人”、“社会结构”及其演变的角度解析温州市小城镇产业兴起与发展问题。认为温州市小城镇产业发展得益于其地方历史及由此形成的地方文化传统、社会网络,地方个体行为者的手工技能和经商能力,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产业发展的优越制度和市场环境空隙;并且认为温州市小城镇产业发展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个历史地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