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选取2003--2012年数据,通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基尼系数等指标对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测度,并分析河南省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状况。河南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的绝对差距都在持续加大,其相对差距呈缩小趋势;全省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的收入分配相对合理,但农村内部的贫富差距大于城镇。最后,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白辰艳 《经济论坛》2006,(11):56-57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现状分析 2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迅速缩小到逐渐扩大.然后逐渐缩小,再到加速扩大的过程(如图1)。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乡差距1985年曾一度缩小到1.8:1,但随着农村改革的趋于停滞和城镇改革的进行和深入,1990至2004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由2.20扩大到3.21。近年来,虽然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已经趋缓,但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仍呈现继续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田亚平  李伯华  李吟  罗宇航  常昊 《经济地理》2011,31(10):1703-1709
根据2000-2009年湖南省统计数据,对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进行了现状分析、因子分析和趋势分析。现状分析显示: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在全国排位居中,在中部地区居高;长株潭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在全省绝对差距最大,相对差距最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绝对差距持续加大,相对差距增长近年趋缓。因子分析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区域城乡收入绝对差距影响最大,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对区域城乡收入相对差距影响最大;城乡居民收入、人均GDP、城市化水平、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和农业财政支出比例均与湖南城乡收入分配绝对差距动态变化呈显著的正相关性。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大于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照此下去,城乡收入差距还将继续扩大,只有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11%)略高于城镇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10%)发展时,湖南城乡收入相对差距才会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因此,控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关键就是要想尽办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这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1996-2011年四川省数据,从农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GDP之比、乡村就业人员数与总就业人员数之比、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占GDP比重、文盲率等因素出发对四川省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这四个因素中,农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GDP之比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影响最大.增加农民收入,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文章从甘肃省的基本情况着手,结合数据使用比较分析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研究。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的现状,根据影响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同因素,相应地提出缩小这一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陈利昌 《经济论坛》2005,(19):12-14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的地区差异。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的地区差异大。2003年广东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3.05,但省内地区之间的差异非常悬殊。由于地区之间的总体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厂东省发达地区城市居民与不发达地区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更大,如2003年,深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湛江农村居民纯收入的11倍,这表明广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地区之间的差异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乡居民之间存在收入差距且无法得到根本性缩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文章以1978—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通过构造相对收入差距指标,利用eviews6.0软件建立ARMA模型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拟合和预测,结果显示,未来几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反而会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最后提出相关旨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猛 《现代经济信息》2012,(2):375-376,38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是中国现阶段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不仅影响社会公平,而且影响社会长期稳定的持续发展。本文以安徽省为例,选取2005-2009年的统计数据对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解读,分析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选取1992—2009年的数据,利用城乡居民收入比率和基尼系数两个指标对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势进行描述和分析。目前,河南省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很大,但从基尼系数来看,城乡收入差距的总体趋势是下降的。进一步的计量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人均GDP和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对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有着正向的影响。因而,对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宜 《经济论坛》2002,(16):14-14
2002年春天,“弱势群体”这一词语正式出现在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两会期间,朱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也不止一次忧心忡忡地提到了“三农”的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强烈的反响。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已是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一、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至2000年的2253元,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2.5亿减至3000万。然而,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继续深化改革的滞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依然面临着农民收入增长放缓,城乡差别进一步扩…  相似文献   

11.
李连梦  吴青  聂秀华 《技术经济》2020,39(2):125-133
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究电子商务对平衡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及作用途径。充分考虑内生性的稳健研究结果显示:2014—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并没有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反而加剧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电子商务通过城乡居民不同门类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差距直接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通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间接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政府仍需继续支持电子商务进农村,完善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电商发展环境,并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2.
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的态势。以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为分析对象,运用1997—2012年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经营性收入差距、转移性收入差距、工资性收入差距等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相异,其形成原因有自然属性、政策偏向和制度等。因此,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应从推进城乡一体化、积极改变政府财政职能、构建城乡居民公平的发展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等方面进一步着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薛继亮 《技术经济》2014,33(9):104-111
利用2000—2012年中国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年度数据,测度了全国和各省区的城乡居民在收入结构中分项收入上的差距对其城乡居民总收入差距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结果显示:无论从全国层面还是省际层面来看,城乡居民在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上的差距较大,与城乡居民总收入差距的发展趋势不一致;不同分项收入对总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不同、影响性质相异;城乡居民在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上差距的拉大是导致城乡居民总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而经营性收入差距的缩小可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总收入差距。最后提出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优化城乡居民收入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最终将关注于真实收入的差异,本文依据对西部地区11个省市的2000个镇(村)2000户居民的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西部地区社会收入的差距比经济收入的差距大得多;社会收入会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直接影响,使西部地区城乡收入比扩大10.4%。因此,建议重视缩小西部地区城乡社会收入差距的政策设计、增加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社会收入、推行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收入统计。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中国三大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考察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影响,不同财政支出项目的影响方向不同,且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中国三大地区存在差异性。因此,研究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能仅就全国范围考察,还需分区域进行。本文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一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人力资本投入差异进行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且近年来仍没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而近十年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入差异已得到很大程度的改观,利用2001-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无论在全国范围内还是在区域范围内,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没有随着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入差异的缩小而降低,主要是由教育资源失衡、学历层次不同、劳动力市场扭曲及歧视性择业等因素造成的。因此,在缩小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力资本投入差异的同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增加接受高等教育的农村居民比重、统一劳动力市场、引导居民树立正确就业观等,消除其他因素的制约,才能达到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是解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治本之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挤发展的障碍,影响社会的公平和稳定.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放在城市化的视角下进行分析,指出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化水平滞后,分析了靠农业自身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而非农业收入成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的事实,进而提出了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将随着城乡的融合而消除.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一连串事件"逻辑阐述的视角,通过构建多变量回归模型,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进行了系统性的再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素的作用大小依次序排序为: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经济增长水平、对外开放中资本流动性、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农村物质存量水平、财政支出力度。这些因素可解释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93.1%。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粮食安全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否缩小是衡量推进城乡一体化政策措施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应该是以专业合作社形式组织起来的农民;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发展农民之间的资金互助上;宏观调控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公平调控;地方政府绝不能与民争利;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民的补贴应作为今后"三农"政策的基本导向;农村社区化的本质是要让农民与市民一样过上现代文明的幸福生活,而不是要化掉村庄。  相似文献   

20.
Bing Yan  Bo Wen 《Applied economics》2020,52(12):1311-1326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of CGSS2013, we analy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inequality, corruption and subjective well being using an Ordered Probit model.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come inequality and corrup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our country’s residents. Furthermore, corruption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the negative effect of income inequality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impact of income inequality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is mainly achieved by the role of corruption. Specifically, the impacts vary according to hukou. Higher degree of income inequality indeed reduces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urban residents, while it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rural residents. Corruption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There is heterogeneity in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income levels in rural areas. The study in this paper shows that anti-corruption and narrowing the income gap are the two major grippers to improve the well-being of the resid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