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农业部近日下发农业部近日下发《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意见》。《意见》以坚持产业需求和问题导向、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依靠自主创新驱动农业发展农业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基本原则,要求努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效率,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农业科技条件能力建设,加快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好发展环境。其中,明确加快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要强化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术推广队伍、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促进各类农业科技人才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2.
江苏地勘单位在政策倒逼、需求推动、要素配给和内力驱动的多重因素作用下,坚持突出公益属性、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发展成果共享的原则,以职能定位明晰、科技创新驱动、业务结构优化、管理机制高效、人才队伍匹配、地勘文化领先为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四项关键性对策:(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2)延伸地质服务领域;(3)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4)深化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我国处在农业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农村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对推动农村转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动力。但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应该从建立创新协同机制,加强科技转化、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构建政策体系等方面实现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4.
随着地勘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地质调查工作任务量的增加,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积极探索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激活现有人才,特别是大区地质调查机构,应积极促进纯科研人才向地调科研人才转型,加强人才队伍的野外地质调查能力建设;以重大地质调查、科研项目和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培养人才;加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在职培训,培养人才。加强地质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1)拓宽经费来源;(2)增加时间、精力;(3)主管部门给予政策支撑;(4)创造条件,营造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要求加速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的前提,是必须实现用人机制的创新。即打破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传统用人机制、建立起一整套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类不同层次人才作用的崭新的用人机制,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近些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各类、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我国《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为了加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国家也提出了“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计划”等人才培养计划,这些措施,必将为加速我国人才队伍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实现“人才总量有较大增加,人才结构  相似文献   

6.
梁贤 《农村经济》2007,(6):46-48
文章运用系统论的原理,从国家、国民经济和公民权利等宏观层面以及贫困内涵、贫困区域和贫困个体等微观层面,阐述了重新确立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认识观的必要性,并提出要通过方法论的创新,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整体性原则,统筹新农村全面发展;坚持尊重主体性原则,以农民为本;坚持机制体制创新的原则,构建和谐农村.  相似文献   

7.
[目的]京津冀区域农业协同发展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增量改革,而是涉及多方面的存量改革尝试和具体实践。总结4年多来三地农业协同发展的特征,并分析协同发展中存在的制约瓶颈,有利于把握农业协同发展现状,揭示三地农业协同发展的切入点,进而为实施有效调控、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参考借鉴。[方法]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的重大背景,重点采用文献综合分析、专家调研访谈等方法,梳理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开展的多种活动和项目对接内容等,提炼了区域农业协同发展中呈现的特征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结果]指出未来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的重点在于:以体制机制协同创新为保障,加强顶层设计; 以科技协同创新为突破口,推进科技与农业紧密结合; 以市场协作为导向,推进统一市场建设; 以生态建设协同为前提,提亮农业发展底色。[结论]可为探索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道路、制定有针对性的推进策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信息化建设是农业科技进步的必备条件和重要手段,对实现农业科技的资源共享、协同研发、成果扩散、管理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以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就要深化农业科技创新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的信息化服务体系,提升种业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信息素养,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9.
2012年2月29日,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创新型湖南建设纲要》的通知。创新型湖南,是以科技创新为主体、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全社会协同创新。创新型湖南建设是通过弘扬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创新体制机制,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建立健全产学研紧密结合、开放协同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0.
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是信息产品积聚挖掘与服务机制创新的过程;是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提升地质资料信息服务规模和水平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的基本思路是实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211"工程,即夯实"两个基础"、搭建"一个平台"、构建"一个机构".构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的保障机制要做好以下工作:(1)创新以服务为导向的地质调查工作模式;(2)加强统筹规划;(3)形成投入保障;(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5)形成集群化、产业化的技术标准体系;(6)完善相关政策制度.  相似文献   

11.
以福建省非上市林业企业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及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智力资本对林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智力资本的3个维度人力、结构、关系资本对林业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创新能力在智力资本和林业企业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提出改善林业企业绩效的建议为:针对性加大对不同层级人力资本的投入;根据趋势完善结构资本的变革;选择优质的利益相关者开展合作;优化不同层次创新的平衡与落实工作。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基于土地系统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提出全国土地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的功能定位、组织架构、协同创新机制,形成土地系统综合观测技术研发、"大数据"平台构建、土地系统观测研究基地建设和网络优化布局的总体思路,搭建土地系统综合观测理论—技术—平台—机制创新架构,提出全国土地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建设的战略框架。研究方法: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实地调研。研究结果:(1)土地系统是由人文和自然要素构成的人地关系时空系统。土地系统研究的核心是系统各要素动态变化、互馈机制,人—地系统功能演变、协同耦合与优化调控机理。土地系统具有多级、综合、动态性特征,建设土地系统多级综合观测网络,开展持续观测,是加强土地系统科学认知的有效途径。(2)土地系统多级综合观测研究网络建设要围绕数据观测、科学研究、政策创新、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教育科普等功能,形成全国—区域—县域—村镇土地科技创新多级协同组织架构;创新联合共建、人才交流、科研联动、资金保障、数据共享、成果转化等协同机制,完善运行管理制度体系;围绕主要科学问题和研究领域,研发土地系统综合观测指标和观测技术体系,构建土地系统综合监测数据管护服务平台;加强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建设,优化全国土地系统综合观测网络布局,形成全国、区域、市县、村镇、地块多层级观测体系。研究结论:建设全国土地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加强土地系统科学协同创新,可为土地科技联合攻关,土地系统跨尺度、多要素、全方位的科学认知,土地系统科学发展和科学、系统、联动、高效的土地管理科学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3.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河北林业科技创新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科学发展观、利用创新理论,结合河北省科技现状,提出以林业科技创新型企业为核心的多元主体合作的林业科技创新模式,强调多元主体的平等地位及制度供给创新;指出政府应建立产学研、官企学合作机制,通过多元主体合作联盟,建立完善科技创新型企业,培养科技型企业家,促进林业人力资源开发,进行适宜的技术战略,完善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形成网络价值能力,以期构建和完善河北省林业科技创新体系,探索建立河北省林业科技创新系统的理论与模式,实现科技兴林的战略。  相似文献   

14.
基于陕西省林业科技信息资源平台发展现状,利用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深入剖析林农参与林业科技信息资源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访林农中愿意为获取科技信息而支付意愿为53.6%,说明林农对于林业科技信息资源平台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受访者的经济来源、生产经营、认知情况、参与行为等4个因子变量对林农的参与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林农愿意支付与否主要取决于其经济水平。因此,提出增加科技投入,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林业科技信息资源平台队伍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推进信息服务多样化;规范信息有效性,建立健全林业科技信息资源监督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分位数回归法和最小二乘法,对24家林业上市公司2012—2015年的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数据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法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林业上市公司中,专利授权所占比例、无形资产所占比例与研发人员数量、研发投入金额、研发人员所占比例、研发投入所占比例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分位数回归法的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分位点下,自变量对专利授权所占比例、无形资产所占比例存在一定的显著影响。此外,针对部分林业上市公司存在科技创新意识薄弱投入稍显不足、专利授权所占比例和产出成果质量较低、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不足以及研发人员和研发资金投入并不能确保科技创新产出增加的现象,提出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强化投入产出监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林改对福建林业的科技供求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结合专家问卷调查,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分析了福建省新一轮林改中的林业科技供给现状;其次,指出了林业科技供给现存的主要问题,即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林业科技供给难以满足需求,并分析了相应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提升福建省林业科技供给能力的建议,即在强化各方科技意识和加强科技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一方面大力提升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加大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力度,以提升林业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并最终促使林业科技在推进林权改革、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和林区新农村建设中充当第一推动力和保障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林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人才市场对林业人才需求逐步走向多元化 ,且林业新科技革命对林业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现行林业院校专业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和师资的结构都与林业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脱节。要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林业人才 ,林业院校首先必须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和管理队伍 ;其次 ,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开展素质教育 ;第三 ,要创造培养创新人才的环境 ;第四 ,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调整机制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科技系统的运行效率,而农业科技系统的运行效率状况对提高农业科技资源的高效利用、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基于2009年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数据,对政府部门属农业科研机构的配置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其规模报酬以便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构建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选取包含科技人员、科技经费及科技成果在内的6个投入产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中的超效率模型测算全国32个省份政府部门属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研究机构(含直辖市)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结果]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581,科技运行效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按机构学科领域分,水产学学科的效率值最高(TE Score=2.867 9);按机构服务的国民经济行业分,渔业的效率值最高(TE Score=1.901 1)。各省(市、区)农、林、牧、渔业农业科研机构的综合运行效率值大于1的有天津、吉林、贵州、宁夏、北京、辽宁。规模效率的平均值是0.686,规模收益递减的省(市、区)占87%。[结论]DEA非效率地区所占比例较大,技术效率低于全国平均值的地区占56%,地区规模效率的提升可以依靠加大科研投入来实现。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的结构需要进行调整,在合理调控种植业科研机构的发展规模的同时优化其科技人员结构。通过开展农业科技计划绩效评价、组建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来促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同时应根据农业科研机构的不同类型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便实现分类指导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科技支撑是生产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按照“生产+加工+科技”一体化发展要求,有效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方法]文章以批准创建的200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产业园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结果]截至2021年底,20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组建主导产业专家团队约2 000多个、平均每个产业园约10个;农作物耕种收的综合机械化率平均值达到80%以上;50多个建立了大数据中心,实现生产技术服务全过程数字化管理。但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仍存在农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农业科技资源集聚不足、农业科技体制机制不完善、农业科技人才缺乏等问题。[结论]提出应强化农业科技研发和投入、建设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构建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加大引进农业科技人才等五个方面对策建议,以期为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对促进南珠产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体系评价指标有利于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论文运用创新理论界定南珠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大模块设计南珠产业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认为从产品生产、珠贝养殖、企业建设和产业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创新有利于促进南珠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