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澍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中第二十二条规定“有确属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应当对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同时规定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二个条件是:(1)生物资产有活跃的交易市场;(2)能够从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估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农村市场的不断活跃,生物资产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条件似乎已经具备了。  相似文献   

2.
从资产减值准备计量标准看,公允价值是其主要计量属性。实际上,广义的公允价值包括所遥资产减值准备计量属性,即资产减值计量离不开对资产公允价值的计量,我们可以把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理解为: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孰低的原则,这里的“公允价值”包括现行成本或重置资产、现行市价、销售净价(net sellingg price)、可变现净值(net realiz-able value)、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值(在用价值)、可收回金额(recoverable amount)。  相似文献   

3.
浅析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础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允价值会计(Fair Value Accounting)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其核心是公允价值的确定。公允价值会计的产生首先是会计计量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公允价值计量:现实思考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计量是以公允价值(Fair Value)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对于公允价值的具体定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1995年6月颁布的第32号准则(IAS32)《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给公允价值的定义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25号(FAS125)《金融资产的转让和服务以及负债清偿的会计处理》中指出,“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是自愿的双方在当前交易(而不是被迫或清算销售)中据以购买(或承担)或销售(或清偿)资产(或负债)的金额”。  相似文献   

5.
资产和负债的初始计量主要采用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现行市场价格(含公允价值)或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其他计量方法。资产的后续计量方法取决于一项资产对未来现金流量的贡献方式,负债的后续计量则取决于负债的性质及结算方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全球蔓延,第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157)提及的"公允价值"计量也饱受争议。金融界普遍认为第157号会计准则导致金融机构过分对资产按市价减计,造成亏损和资本充足率下降,进而促使金融机构加大资产抛售力度,从而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本文将从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基本内涵、产生发展及其对第157号会计准则争论背后的利益冲突来论述金融危机与会计公允价值计量之间的关系,并预测公允价值计量的走向。  相似文献   

7.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改变了营业利润的构成,也改变了净利润的计量方法。未实现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资产减值损失不具备可分配利润的特点,但因为改革后所得税会计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不能直接以净利润减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作为利润分配基数,必须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本文提出应尽快修改《公司法》中利润分配条款。这对规范公司利润分配行为,抑制公司利润分配中机会主义倾向、保持公司持续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公允价值会计研究   总被引:75,自引:0,他引:75  
公允价值的实质是客观价值,公允价值会计在本质上是强调对资产客观价值的计量.在资产计价究竟是价值还是价格的问题上,价值计量与价格反映并不矛盾.从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以来,资产计价就是价值计量,而价值计量的结果是价格.对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是资产的现行市价.公允价值会计的真正创意有两点:一是资产计价必须坚持客观价值计量,价格要能真正反映资产客观价值;二是资产计价必须立足于现在时点,坚持动态的反映观.公允价值会计是会计反映从静止观点向运动观点转变的开始,是科学的会计反映观的开始.  相似文献   

9.
在新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中,提出了公允价值是一种计量属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要保证会计要素、金额的可靠性。除基本准则外,21项具体准则都涉及到公允价值的计量问题,公允价值概念不仅在金融衍生工具计量方面得以全面使用,而且扩展到了其他一般资产、负债的计量领域。  相似文献   

10.
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是公司IPO价值评估方法的发展趋势。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有利于增强IPO公司会计信息的解释能力,能够为新股投资者提供更高效率的决策信息。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在IPO定价方面需要有层次地逐级使用,IPO定价就是投资者投入价值和发行人产出价值的均衡结果。以公允价值计量IPO资产,是买卖双方自愿交换资产和权益。因此,推行公允价值计量的IPO定价,应该寻找具有可靠性的估值技术,视企业特征、行业属性和资产类别的不同情形而采取相应办法。  相似文献   

11.
公允价值计量对资产价格虚拟的隐蔽效应及监管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东平 《新金融》2009,(4):56-59
原本为了强化贯彻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等原则,公允价值计量被引入会计准则。然而,人们在寻找此次以美国次贷危机为核心的全球金弛危机的根源时注意到,公允价值计量既有能够体现会计可靠性原则的属性,也有与其完全相悖的属性,前者有抑制资产泡沫的功能,而后者具有助推资产泡沫的作用并成为引发证券市场及金融市场风险的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资产价格虚拟的隐蔽效应,揭示公允价值计量对证券市场风险形成的作用机制,提示证券监管者未雨绸缪积极应对,通过改善信息披露以及致力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维护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吴岚  范慧 《西南金融》2009,(6):63-64
一、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之争 (一)金融界人士观点——会计信息影响市场 随着此轮金融危机的加剧,美国上市公司股价纷纷大幅下跌,导致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等金融机构账面出现大量的资产减值损失,金融机构的会计利润大幅缩水,部分出现严重亏损濒临破产。金融界人士认为这与公允价值计量密切相关,公允价值是危机的帮凶之一。他们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在次贷危机中造成了顺周期效应,即市场高涨时容易出现金融产品价值高估,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与国际的生物资产准则最大的区别在于对生物资产的计量模式的选择不同,目前我国已具备渔业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可行性,结合渔业生物资产的生物特性,明确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渔业生物资产中的初始与后续计量方法,提出完善渔业生物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保障措施,对渔业生物资产价值进行合理计量,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中国资产评估》2014,(3):45-45
2014年1月26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以下简称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的发布继续为资产评估机构服务参与公允价值计量保留了空间,体现了在公允价值计量中政府部门对评估专业的重视与运用,会计、审计等相关专业对评估服务的衔接与运用,有利于评估行业进~步拓展评估服务新空间,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凸显出公允价值计量的弊端,即产生顺周期性,对资本市场助涨助跌的作用,违背了会计计量的谨慎性、稳健性原则。本文在此背景下从资产价值与价格关系的视角,分析现行公允价值理论的悖论:公允价值理论反映交换价值,但实践中既反映资产市场价格又反映资产的内在价值,存在逻辑上矛盾。因此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必须明确计量资产价值还是价格,二者必选其一。反映资产的价格必然采用单一的现行市价计量,反映资产的价值应该采用现值计量,因此相应地排斥其他计量方法的替代。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我国转型经济环境下公司资产置换及其所适用计量属性规范的多次修订为研究对象,检验证明与2000年-2005年中报期相比较,2006年-2007年中报期的公司资产置换财务绩效具有显著差异性,利用关联方资产置换改善公司盈利水平的动机得到一定缓解。同时,2001年限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运用的《非货币性交易》修订版准则实施显著提升了资产置换绩效持续性。2007年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实施则显著提高了公司资产置换价值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资产置换行为变化及其计量属性运用时机、效果与制度环境变迁和利益集团博弈动机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刘英明  赵萍 《会计师》2013,(10):3-5
本文主要探讨公允价值的计量的应用,首先简要概述公允价值计量的现状与问题;然后,阐述公允价值计量的最新发展进程,举例说明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计量当中的具体应用,讨论公允价值估价方法的确定,阐述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的应用;最后,指出公允价值在财务报告中的披露。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描述性统计数据,比较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对中美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影响。通过分析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占税前利润的比例及计入权益(其他全面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占权益总额的比例等数据,作者得出如下结论,公允价值计量对美国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影响远远大于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从绝对量来看,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对我国银行业财务报表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白峰 《会计师》2008,(6):11-13
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规定:"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从而确立了公允价值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引入公允价值是适度、谨慎和有条件的。因此,在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等具体准则中规定,只有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相似文献   

20.
乔元芳 《上海会计》2011,(11):56-59,45
目标 1.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1)定义了公允价值; (2)规定了公允价值计量框架;以及 (3)要求披露公允价值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