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关于山西旅游产业投融资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鸿周  刘佳 《生产力研究》2005,(11):189-190,245
山西是国内著名的旅游资源大省,然而受资金等因素的影响,旅游资源优势至今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山西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迫在眉睫的是如何解决山西旅游投融资问题。本文在分析山西旅游投融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山西旅游投融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提出了解决山西旅游投融资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山西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关键是要保护好山西旅游资源 ,使其能永续开发利用。如何才能使山西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旅游的角度 ,提出了山西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四大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3.
景普秋 《生产力研究》2003,(1):140-142,177
本篇通过对山西及周边五省份在区位、农业、破产、旅游等资源方面的定量比较与定性分析 ,试图说明资源优势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基础 ,如何把握经济发展阶段 ,适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才是至关重要的 ;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 ,山西应该根据经济发展阶段 ,挖掘资源潜力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4.
井晶  黄丽鸽 《当代经济》2007,(13):100-101
新疆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无疑构成了新疆经济发展的优势基础条件之一,目前,对新疆而言,存在的问题是如何通过资源开发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实现新疆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山西是国内著名的旅游资源大省 ,山西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山西旅游资源开发尤为重要。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山西旅游资源开发除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外 ,市场型战略亦应提到议事日程。文章从旅游市场的需求和山西旅游资源特色优势角度 ,提出了山西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四大市场型战略。  相似文献   

6.
于军 《经济师》2005,(11):139-140
人们对山西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丰富的煤炭资源,其实,除了煤以外,山西的旅游资源也在全国前列。相对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山西旅游业的发展却相对要晚得多,旅游资源优势和经济效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多元化经济增长模式,山西省委、省政府在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中,把发展山西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来扶植。文章就新形势下发展山西旅游业阐述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想法。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开发角度提升山西旅游资源的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旅游文化属性角度对山西的人文旅游资源特性进行了分析 ,从黄河文化、边塞文化、佛教文化、古建文化、晋商文化等方面分析了山西旅游资源独特的文化品质 ,提出要从文化开发角度提升山西旅游资源的质量 ,并通过旅游主题活动实现资源文化内涵向产品外显的转化 ,以增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宏观经济研究》2006,(9):F0002-F0002,F0003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国土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地域辽阔,水土光热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煤炭等资源非常丰富。新疆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新疆资源优势,从“八五”计划开始就确立了以“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针,十几年来,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资源开发利用成效显著,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迅速壮大,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04亿元,比1990年翻了两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108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9.
阿克苏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如何把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产品,本从特色、规模、市场三个方面提出认识。  相似文献   

10.
张忠 《江南论坛》2011,(1):42-43
如何把深厚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是推动太仓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文化产业"内容为王",发掘开发好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根本。根据城市性质,  相似文献   

11.
胡静 《经济地理》2005,25(3):426-429
文章讨论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研究内容,对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论述,提出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件下的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并对其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旅游地空间关系的生态学解释--以山西省旅游业发展为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董雪旺 《经济地理》2004,24(1):110-114
将生态学的种群间关系理论引入到旅游研究中,总结出旅游地空间关系的基本类型,即竞争、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寄生。在深入分析各种类型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得出了若干有实践意义的基本结论:一是旅游地之间的竞争是福祸相倚的,应当采取各种规划和管理手段限制过度的和恶性的竞争,而鼓励适度的和良性的竞争;二是旅游地空间关系的各种基本类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特性为区域旅游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三是在进行旅游资源评价和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时,应该综合考虑本地与其它旅游地的相互关系,从而做到准确定位,并进一步趋利避害或化害为利。最后,运用这一理论对山西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Nowadays,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 is very important forall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The shortage of resources,the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loss of the ecologicalbalance have become globe—wide issues.The contradic-tion made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the use ofresources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has be-come the major factor that confines the economic progressand endangers human’s life,and they have evoked highlyattention of the world.Tourism is an industry whi…  相似文献   

14.
山西森林旅游资源种类齐全、独具特色,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成为山西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结合山西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森林旅游资源的主要载体分析山西森林旅游资源现状,并进一步研究山西森林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山西森林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多分布在贫困地区和生态脆弱区;交通不便,可进入性差;森林旅游资源分布相互叠加现象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西森林旅游资源应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应进行合理规划和分类,应完善公共交通设施和旅游设施等优化开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龙脊梯田景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脊梯田景区是大桂林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景观独特,宜于发展生态旅游。但基础设施建设、耕地及人口素质成为约束性限制因素,也面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继承等问题,迫切需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伏牛山旅游发展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瑞 《经济地理》2006,26(3):538-540,544
伏牛山是我国中部地区一座重要的山岳旅游目的地,由于行政区域的分割和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主导作用,在开发过程中形成的三大旅游板块,之间存在着旅游资源条件、旅游产品等级、类型、数量和垄断性以及发展阶段的差异。因此伏牛山旅游必须走差异化发展与一体化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其中旅游产品的创新是差异化发展的根本;管理体制创新、旅游交通网络化建设、整体旅游品牌形象的树立是一体化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五台山旅游区域旅游资源丰富,时、空组合良好,区位、交通、客源等优势也较突出,然而其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本文拟从资源特征、开发条件、开发现状人手对五台山旅游区域进行客观分析,并对其未来开发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措施和远景设想。  相似文献   

18.
海岛旅游交通模式分析——以海南岛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小君  林晓言 《经济地理》2011,31(3):500-503
基于不同地理特征将海岛分为远岸岛、陆连岛和近岸岛,分析了不同类型海岛的资源特征,探讨了海岛旅游交通的设计理念,实例分析了国际上著名的度假海岛的旅游交通模式,提出了适合海南岛资源特征的近岸岛旅游交通模式,以促进海南岛旅游交通模式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绵山风景区作为山西文化旅游的重要景区,文化旅游资源年代久远且非常丰富,极具发展潜力,但是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并未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研究游客文化旅游满意度,对绵山景区旅游资源和新产品的开发以及综合品位的上升具有重要意义。从游客偏好和满意度的调查入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绵山文化旅游满意度进行综合系统地评价,并对该地文化旅游发展给出合理化建议,从而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拓展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玮 《经济地理》2004,24(4):568-571
入境旅游是湖北省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一步有效拓展入境旅游市场是湖北省发展国际旅游业的关键。文章结合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拓展入境旅游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拓展入境旅游市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