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尧水根 《老区建设》2008,(24):47-50
产业化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一体两翼”的重要内容,也是使贫困农民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由于在产业化扶贫链中起龙头作用的环节要素的不同,产业化扶贫链中各要素(产业、企业、基地、科技、市场、农民、政府等)的组合和相互关系也不相同,由此而衍生出不同的产业化扶贫方式。据此,作者通过研究调查和分析,结合江西产业化扶贫的案例,归纳总结出我国农村产业化扶贫的五种主要模式,为更深入地开展产业化扶贫研究和推动产业化扶贫提供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2.
所谓产业化扶贫,就是在贫困地区建立农产品基地,扶持贫困农民参与种植或养殖,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拉长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实现脱贫致富。截至2006年底,我省34个省级重点县(区)中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184个乡镇、3100个贫困村普遍开展了整乡推进、产业化扶贫的新举措,当地农户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开始形成,群众生产经营观念不断  相似文献   

3.
乐志华 《老区建设》2009,(21):56-56
扶贫开发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产业化扶贫是扶贫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快产业化扶贫的发展即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只有坚定不移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扶贫产业,才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4.
产业化扶贫足增加贫困农民收入,提高扶贫效益的关键和核心。近年来,江西瑞昌市抓住“十一五”扶贫开发机遇,变输血为造血,不断创新扶贫方式,采取“1+10”滚动扶贫模式,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该市通过实施“1+10”产业化扶贫,创建了螃蟹、生猪、獭兔、鱼、鸡等养殖基地和水梨、山药、油茶、西瓜等种植基地共11个,带动贫困村2600户农民参与其中,共减少贫困人口1万余人,贫困村人均收入增加400元。为贫困乡村的农民开辟了一条产业化致富路。  相似文献   

5.
徐龙  谢江帆 《老区建设》2009,(19):40-41
近期,我们深入到江西永丰县的贫困乡村,对该县的产业化扶贫进行调研,本文结合调研情况,就产业化扶贫问题谈些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扶贫到户贴息贷款工作,是新时期扶贫到村到户,实现产业化扶贫的重要手段,它通过贴息扶持贫困农户小额贷款(1000元—50000元),帮助贫困农户从事种植、养殖和小型加工业等农业开发,壮大区域主导产业,实现产业化扶贫的目标。扶贫贴息贷款是国家确定的一项重要的惠民扶贫政策,是加大贫困地区投入、加快实现脱贫致富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农户眼中的“香饽饽”。但是近几年在江西省赣县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产业扶贫是实现持续减贫和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1949—2020年,我国产业扶贫政策主要经历了生产自救式产业扶贫、基础设施与种养加产业扶贫、农业产业化扶贫、特色优势产业扶贫和特色产业精准扶贫五个阶段。在这过程中,扶贫受益对象、重点扶持产业、产业扶贫手段、扶贫资金使用、产业运作机制等方面均呈现出日益精准化的演进特征。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提升政策包容性和精准性,适度扩大受益群体,增强要素赋能效应,优化产业链主体能力和产业带动机制。  相似文献   

8.
贫困山区一直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区域。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主要模式之一,也是贫困山区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沂蒙山区的蜜桃特色产业的调查发现,沂蒙山区目前在产业扶贫中还存在果农知识水平不高、蜜桃销售模式相对落后、蜜桃产业化程度较低、科技服务和技术支持不足等问题。基于此,结合产业扶贫理论,提出产业扶贫的优化对策,如提高当地蜜桃产业化水平、促进当地观光果业的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面向"三农"的教育培训、提供果树种植与管理的科技支持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产业化扶贫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化扶贫是近年来全国贫困地区正在实践的一种新型扶贫方式。文章对产业化扶贫开发中的五种模式进行了梳理,并对每种模式的成功案例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了实施产业化扶贫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扶贫攻坚是我国实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首要难题,也是落后地区政府工作的重心所在。运用现代保险技术参与扶贫攻坚,可以显著提高贫困人口的民生保障、防范和化解自然灾害对生产生活带来的风险,扶持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文章以甘肃省定西市保险业参与扶贫攻坚为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一、赣州市开展扶贫到户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目前我市以政府为主导而开展的扶贫模式主要有整村推进、移民扶贫、产业化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在这些扶贫模式中扶贫直接帮扶到户形式主要有:移民搬迁扶贫到户、扶贫贷款贴息到户、村级互助资金支持到户、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到户、领导干部“321”结对帮扶到户等。  相似文献   

12.
《老区建设》2006,(4):F0004-F0004
“十五”扶贫开发期间,湖口县共投入各类扶贫开发资金5624.8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扶贫资金626.8万元,扶贫贴息贷款4472万元,其他社会扶贫资金526万元,扶持了一批公益性基础设施文卫科技及产业化扶贫项目,修建村组公路23.8公里,维修病险水库2座,修复灌溉水渠5000多米,新增旱涝保收农田2200多亩,修建村小学和幼儿园各1所,建立“三清三改”文明村落示范村6个,打饮水井近200口,建水产养殖基地近万亩,举办科技培训班96期,培训7000余人次。领导关怀暖民心  相似文献   

13.
所谓产业化扶贫,就是在贫困地区建立农产品基地,或者是通过订单农业等多种手段带动贫困农民调整结构、增加收入的一种农业产业化形式。主要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拉长产业链,促进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于都县通过狠抓整村推进、移民搬迁扶贫、产业化扶贫等项有针对性的工作,着力解决贫困群众的行路难、饮水难、就学难、就医难等问题,财政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从2002年实行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以来,全县共投入整村推进财政扶贫资金19500.8万元,实施扶贫开发项目715个。  相似文献   

15.
30多年的扶贫进程中,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之路。金融扶贫作为国家实施扶贫的一个有效手段,已经在加强贫困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降低金融扶贫的供给成本、创新扶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扶贫的发展现状、问题与主要抓手,提出了银行参与金融精准扶贫的机遇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从我国扶贫政策的演变入手,回顾了1978年以来我国的扶贫政策,然后结合"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这一具体案例,分析它在实际扶贫中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取得的成绩与不足及其对我国新时期扶贫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为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樟树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工程,在不断探索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根据市场需求,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狠抓规模经营”的产业化扶贫总体目标。几年来,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整合各类产业扶持资金200多万元,大力推进产业脱贫进程。基本形成了“产业支撑,龙头带动,基地辐射,农民增收”的产业化扶贫新格局,贫困乡村经济得到发展,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后,新世纪的扶贫开发工作必须在思路、方法上作相应的调整。发展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当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我们的主要工作目标是提高低收入群众的收入水平,巩固温饱成果,力争使他们稳定脱贫,为实现小康创造条件。在贫困地区,低收入人群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扶贫工作就不能单纯局限在贫困村,而应转向着眼于提高全体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这一目标怎样才能实现?事实表明,搞好产业化经营,既是开发产业,活跃县域经济的重要途径,又是增…  相似文献   

19.
王加卿 《老区建设》2014,(17):35-37
正全南县下辖9个乡镇,86个行政村,总人口21万,其中农业人口13.7万,耕地面积15.9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4144元,是个传统农业县。近年来,该县紧紧把握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大好契机,牢固树立大扶贫的理念,确定了产业化扶贫的思路,把发展芳香花木产业作为产业化扶贫的重点,举全县之力强力推进,实现了扶贫开发与主导产业的互促共赢,成为"全省最具发展潜力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产业化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举措。即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政府+公司+农户”,或者通过订单农业等多种方式,在贫困地区建立农产品基地,带动贫困农民调整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农业产业化形式。主要是通过扶持龙头企业,使企业和基地与农户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拉长产业链,进而带动贫困农户增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扶贫模式理应受到政府、企业、农户的普遍欢迎。然而,在产业化扶贫进程中,目前存在着一些有代表性的“热”“冷”不均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