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醒  蓝蕾 《国际融资》2013,(2):14-16
对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来说.公司体制改革后.更加强化了的”政策性保险公司”职能和定位主要体现在哪儿?怎样帮助“走出去”的企业应对变化无常的经济危机?针对小微企业举步维艰的状况,中国信保推出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中国信保未来在加强风险控制方面还将采取哪些新举措?  相似文献   

2.
龚文 《国际融资》2014,(12):53-54
随着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正采取多项举措支持"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国信保披露的业绩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信保累计承保企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637亿美元,同比增长12.8%护航"走出去",助企业转型升级据了解,今年以来,中国信保有倾向性地把国家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和资源投向"一带一路"的重点合作领域,主要包括路上交通、园区建设、农业合作等。  相似文献   

3.
《国际融资》2014,(4):62-63
今年中央1号文件专门指出,要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棉油等大型企业;对此,中国信保表示,2014年将针对不同企业群体的风险管理需求,加大对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和农业“走出去”的服务力度 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产品出口和农业“走出去”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出口不断增长,走出国门开展农业投资项目的企业不断增多。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作为国家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一直将农产品出口和农业“走出去”作为承保支持重点。  相似文献   

4.
周密 《国际融资》2008,(8):42-44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培育自己的跨国公司,但对外投资活动的快速增长也势必使更多的企业面临海外投资风险,有哪些风险?请看信保专家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谋求海外新发展,海外投资和经贸活动所面临的风险也进入高发期。在国际化进程中,中国企业该如何面对海外市场的挑战?如何融入当地社会?如何得到国际社会的接受和认可?全球投资并购的发展趋势将会怎样?等等,为此,《国际融资》记者专访了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监事长金立群先生  相似文献   

6.
《金融纵横》2014,(7):83-89
随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如何有效满足企业对外投资的金融需求,更好地支持企业"走出去"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梳理,结合我国金融支持现状以及对苏州地区"走出去"样本企业的调查,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回顾了跨国企业对外投资动因理论演进,对中国企业走出去要发挥的比较优势进行阐述,并说明企业对外投资时要警惕风险低估、投资错位等经营误区,以期对我国民营对外投资中有所警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对外投资快速、持续增长,规模持续扩大,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在2012年达到历史新高,成为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家。云南省自2005年以来实施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各项政策,有力的促进了企业对外投资的力度,加快了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的步伐。结合云南省特殊的地理优势加强滇新金融合作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对云南省企业走出去以及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颜易 《国际融资》2014,(2):44-45
在权亚律师事务所与中国“走出去”网站(chinaGoAbroad.com)主办的”对外投资风险的规避与防范”专题论坛上.有专家就企业对外投资如何防范风险提出了忠告  相似文献   

10.
李嘉  杨军 《中国保险》2006,(4):41-43
跨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入世及综合国力的提高,海外投资成为许多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必由之路。据商务部统计,截止2005年5月底,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386亿美元,投资遍及168个国家和地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将面临更为严峻挑战之一,即为国际竞争风险,政治风险是其中最大、最不可预测的风险。建立促进及保护海外投资的有机体系是实现中央提出的“走出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保障,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1.
娄遂祺 《中国外资》2023,(19):48-50
<正>在当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风险日益加大,中国政府应持续优化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加大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中国企业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加快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持续增长,中国逐渐成为全球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国家之一。对外直接投资也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仍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蓬勃发展,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频频受挫,对外投资中的不利因素也逐步凸显,对外投资受到政治风险等多重因素的挑战。本文选取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结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实际,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主要的政治风险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并对每一类政治风险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规避措施,以期能够改善我国企业今后海外投资的环境,提升投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厉诗  艾亚 《国际融资》2011,(9):8-11
近年来,随着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企业"走出去"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由于对一些国际规则尤其是国际会计准则的不了解和忽视,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遇到了种种意想不到的问题。那么,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如何适应跨国经营规则和国际惯例?如何借助会计这一手段进一步提升"走出去"的质量,提高在国际环境下开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CAFTA的启动,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关系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中国企业应借此机会加快走向东盟国家的步伐,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意义重大,本文对"走出去"的背景以及金融支持的力度进行了分析。分析后发现中国现在仍处于对外投资不足,金融未有效支撑国内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局势。国家应出台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对外投资,金融机构也应积极到东盟国家设立分支机构,为企业"走出去"铺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CAFTA的启动,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关系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中国企业应借此机会加快走向东盟国家的步伐,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意义重大,本文对"走出去"的背景以及金融支持的力度进行了分析。分析后发现中国现在仍处于对外投资不足,金融未有效支撑国内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局势。国家应出台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对外投资,金融机构也应积极到东盟国家设立分支机构,为企业"走出去"铺路。  相似文献   

16.
自2002年中央决定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展对外投资以来,作为中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满洲里口岸,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支持下,对外直接投资业务发展迅速,投资行业逐步扩大,投资主体对外出资呈现以货币出资为主、境内非货币和境外出资为辅的多元化方式。本文通过对满洲里口岸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现状的调查,综合评估对外投资效果,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CAFTA的启动,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关系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中国企业应借此机会加快走向东盟国家的步伐,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意义重大,本文对"走出去"的背景以及金融支持的力度进行了分析.分析后发现中国现在仍处于对外投资不足,金融未有效支撑国内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局势.国家应出台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对外投资,金融机构也应积极到东盟国家设立分支机构,为企业"走出去"铺路.  相似文献   

18.
立实 《国际融资》2007,(1):17-20
经过加入世贸5年的锻炼,中国企业的实力日益强大,对于国际规则的运用和掌握也越来越熟练,走出去的步子也将迈得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可避免将面临错综复杂的国家风险因素:国际市场风险、国际业务风险,以及众多的由政治制度、法律、税务、市场需求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风险.风险是双刃剑,漠视它可能招致无可挽回的损失,而过于畏惧又会使企业失去良机,关键在于如何规避它.那么,企业应当如何有效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将企业走出去的风险降至最低呢?企业和中国信保在走出去的项目中又是如何分工合作的呢?  相似文献   

19.
石洋 《国际融资》2008,(4):16-18
随着中国“走出去”的进程加快,面临的竞争越来激烈,也面临着前所末有的信用风险,在这种背景下,如何降低风险,是中国企业面临的课题。且看中国信保如何为企业提供信用风险保障,帮助企业顺利进军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20.
陈凡  王楠 《国际融资》2013,(10):52-53
风雨十年,中国信保和广东家电行业一起发展,见证了广东家电行业的辉煌。伴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部署,中国家电企业"走出去"步伐还在加快,中国信保必将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工具的优势,针对家电行业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信用管理工作,为家电行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