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早在60年代就已被提出来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80年代以来,随着本地区经济发展区内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开展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已为整个亚太国家所认识。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立以来,在它及其它亚太组织的积极推动下,亚太一体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94年11月茂物会议明确提出了要在2010、2020年逐步实现区内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目标,标志着亚太经济一  相似文献   

2.
亚太地区因不具备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条件,因此,要在该地区出现欧共体或北美式的全区域的紧密型经济一体化合作形态是不可能的。而推行次区域、小区域的经济合作模式则是亚太经济一体化的最现实选择。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上述观点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地区经济的起飞,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逐渐呈现出APEC稳步推进,东盟一体化,"东盟+中国"、"东盟+日本"、"东盟+韩国"(3个"10+1")与"东盟+中日韩"("10+3"),"东盟+中日韩印澳新"("10+6")等RTAs进程并行  相似文献   

4.
我国加入WTO以后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 ,应不断地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运用两种资源 ,开发两个不同层面国际市场 ,优化我国的贸易条件 ,充分维护中国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 ,确保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整个亚太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相近而形成了一个经济圈,但实际上由于各地区经济体的发展水平与规模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受到的影响也会来自诸多方面。笔者借本文对亚太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发展进行相关阐述,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亚太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澳大利亚经济也在逐步地走向繁荣.它的零售商业也随着经济进步、外来移民的涌入而得到长足的发展.其发展态势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7.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受美国“重返亚洲”和亚太地缘格局变化的影响,俄罗斯亚太战略在其“欧亚并重”战略全局中日益凸显.其突出特点是,顺应亚太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吸引亚太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带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开发;加大在东部地区的军事投入,以形成平衡机制应对亚太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形势,积极参与构建亚太安全合作机制,保障东部地区的稳定;积极开展对亚太地区的外交活动,加强与亚太主要力量的合作,为恢复世界大国的影响力提供战略支撑.俄罗斯亚太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及其未来走向,成为影响亚太局势和中俄关系值得关注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进出口经理人》2014,(12):10-10
推动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将对国际贸易和投资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 有关区域和多边合作的问题,主要是指在基于对区域经济合作和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在推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以及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为"互补性竞争"的关系的同时,如何解决好中国人世后积极参与和推动周边地区,特别是东亚和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问题。笔者早在1995年基于对多边贸易体制演变、发展和区域经济集团风起云涌的形势的跟踪和分析,提出了"互补性竞争"的观点,即WTO和区域集团在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是一种互促互容、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关系,其核心不是一种你输我赢、相互替代,也不是一种竞争大于互补或互补大于竞争的"彼此消长"的关系,而是一种互补促动竞争、竞争充实互补、动态发展和相互转化的协同共荣的关系。基于这种认识,当时进而提出了在全力着手加快人世谈判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并尽快倡导建立东亚经济区域经济合作的政策性观点。对中国所处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而言,绝对不能顾此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为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明了方向。中国亚太地区区域贸易协定建设经历了奠定基础、正式起步和稳步发展三个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中国亚太地区区域贸易协定发展中存在着主导地位优势不突出、政治安全问题严峻、合作目标定位层次低等问题。为了能更好地推进亚太地区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国应理性处理国家安全问题,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亚太经济一体化组织,提高合作目标层次。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缘起、发展与缺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及社会发展趋势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正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我国学者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从更为普遍的角度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源起、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并总结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We use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political instability events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on technical efficiency. A set of industries in Central America are analyzed during a period of perceived lack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1980s) and a period of renewed economic integration (early 1990s). Results show that economic integration has had a negative effect on technical efficiency during this period. The effect from political instability depends on the type of event, both at the industry and national level.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is study used panel data method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integr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COMESA and SADC regions. Using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and portfolio flows as a share of GDP, Chinn-Ito index of financial openness and debt flows as measures of financial integration,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integration and growth is largely insignificant in the combined sample of COMESA and SADC regions.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changes when the two regions are separated. Whereas two of the indicators of financial integration are significant in the COMESA region, only one indicator of financial integration is significant in the SADC region implying that financial integration is more important in the COMESA region than in the SADC region.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growth retarding theories of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and the convergence hypothesis in the COMESA region while the neoclassical trade theories find strong support in the SADC region. These results imply, first, that financial integration has different growth effects for different regional groupings and thus integration policies should not be universally applied. Second, these results imply that further enhancement of trade integration policies offer more promising outcomes for economic growth in the SADC region than financial integration policies while the converse is true for the COMESA region.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溯源及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分析已从传统的完全竞争模型扩展到不完全竞争模型。近期的发展可以归结为三个方向: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理论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内生化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及区域主义与多边主义。本文评述这一领域的最新文献,并总结相关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尽管东亚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是除了正在成长中的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没有约束力的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外,东亚尚未形成正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通过分析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雁行模式"的利弊、APEC的特点、四轮驱动模式的作用,针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建立东亚共同体的长远目标,提出了加快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概述战后非洲一体化发展总体状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利用实证分析方法,选择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为研究对象对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为客观评估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静态福利效应提供一种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并没有发生明显的贸易创造及贸易转移效应,成员国从一体化中获得的福利收益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7.
珠三角经济一体化与物流资源整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粤、港、澳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现代物流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物流联动、珠三角物流业发展的背景和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珠三角地区物流资源的整合与区域物流网络体系空间布局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使用1990~2008年度的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东亚国家的FDI与区域内投资和贸易一体化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而言,在区域生产网络机制的作用下,FDI的流入将促进东亚区域内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流动,有利于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当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缓慢的背景下,通过一系列激励措施吸引外资,是促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错选择。  相似文献   

19.
论实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共同市场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其本质就是通过建立区域共同市场,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的地区分工并推动全国统一市场建设。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建立经济区内统一的劳动保障制度,以形成区域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推进区域金融服务一体化,弱化地方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制定统一的吸引外资政策,以建立统一资本市场,推进企业跨地区投资;消除商品跨地区流通障碍,建立共同商品市场,实现地区合理分工;在区域共同市场建设中还要注意区际利益分配、区域市场与全国统一市场的关系以及区域制度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大国的经济外交时代已然到来,而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从中国自身的区域一体化协议的发展特点出发,将外商直接投资因素包含到制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过程中去,在此基础上研究并制定适合中国的区域一体化协议发展战略,主要是:有选择地开展与发达国家的区域一体化谈判,加强与西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和在区域一体化协议中重点突出服务业投资自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