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担保法>第34条所列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作为一种常见的担保方式,抵押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应的,与抵押相关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其中,抵押物对抵押效力的影响就是其中之一.本文试从抵押物的形式、抵押权实现等角度,对抵押权标的物阐述自己的点想法.  相似文献   

2.
黄旭 《金融纵横》2003,(7):47-50
由于抵押既保障债务人对抵押物享有的占有权和使用权、保障债务人对抵押物获得收益,同时又避免了债权人(抵押权人)直接保管、使用抵押物而产生的不便,仅依赖抵押物的价值作为债权的担保,所以,抵押这种方法在担保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担保之王”。尽管现行担保法对抵押做出了相关规定,但实践中确实有值得担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黑龙江金融》2007,(5):31-31,33
一、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之法律规定和现状 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指在不转移土地占有的前提下,债务人或第三人将依法享有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向债权人提供担保,承诺若债务人在合同期限届满仍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将集体土地使用权拍卖、变卖、折价抵偿。目前,我国涉及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问题的法律规定主要涵盖在《担保法》、《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及其他相关的行政法规中。  相似文献   

4.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以该财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抵押贷款,则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方式,由作为贷款人的商业银行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随着社会资金需求规模的增大,抵押贷款的发放也会出现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5.
浮动抵押是我国《物权法》规定的一种新型担保方式。它以不转移抵押物的占有,并允许抵押人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处分抵押财产为显著特征。它最大的价值在于方便企业融资的同时不影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弊端则是对债权人的保护力度较固定抵押弱。本文分析了浮动抵押的法律特征及效力,并提出了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中运用这种担保方式所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6.
抵押担保贷款指申请贷款方(债务人)或第三人为履行合同向金融部门(债权人)提供的财产保证。如何依法管理胝押担保贷款已成为当前金融部门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笔者就此谈些认识。一、当前抵押担保贷款存在的弊端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抵押担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生活中债权人为保证自己权利的实现,往往要求债务人对债务同时提供物的担保和保证,但由于物的担保和保证各自特点不同,各国对两者同时设立时的立法精神亦有区别.我国的法理原则是将物的担保效力优先于保证,为了更好地实现债权人的利益,应将两种担保方式平等对待,并以保证人相对主义为补充.  相似文献   

8.
在担保实践中,就同一标的房地产设定抵押时,抵押人将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以下称简"土地与房产")分别抵押给不同的债权人并办理抵押登记的情形并不少见。那么,这种土地与房产分别抵押是否合法有效?抵押效力该如何认定?两个抵押权人的优先受偿权又如何实现呢?本文专门就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期限可解释为限定的一段时间,也指所限时间的最后界限。抵押期限.则是指债务人、借款人以自己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履行债务的担保,并依据担保法规定到有关职能部门办理抵押登记,在登记时对抵押物确定的期限。那么,这种期限如何确定才是合理、合法的.才能确保债权人的利益不受侵犯。笔者依据有关法律及抵押实践中的实际情况谈几点初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石鸿 《金融博览》2001,(9):46-47
动产质押是现实生活中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担保方式.在动产质押中,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出质人,出质人就是将动产交给债权人,供作该债权担保的人,出质人可以是债务人自己,也可以是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债权人为质权人;移交的动产为质物.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提供授信业务,需要债务人提供相应的担保,按照相关的法规,担保物需要抵押登记以对抗善意的第三者,由于现行的担保法规不完备,使我国的担保物抵质押登记制度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借鉴国际上最新的抵押登记制度和司法实践,完善我国的抵质押登记制度,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2.
债权银行在发放贷款时要求债务人提供担保成为一种普遍做法,而房地产抵押因其具有价值容易确定、变现损失相对较小等优点,成为大多数债权银行乐于接受的主要担保方式之一.但是由于我国涉及房地产抵押的相关法律法规,如<担保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都是近几年才颁发实施的,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这些法律,更好地指导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13.
论金融担保债权的权利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担保债权是指因被担保而享有优先受偿资格的债权。在此主要讨论抵押和质押。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财产的占有,将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担保法规定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质押主要分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两种,是将动产或权利凭证转交债权人占有,以此担保债务的履行。  相似文献   

14.
杨锦仁  袁钢 《现代金融》2001,(10):40-40
笔在审理金融机构作为原告的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不止一次发现金融机构在庭审提供证据时,所提效的抵押贷款中的抵押合同与借款合同不相吻合,有的是抵押合同担保的数额与借款合同中的借款数额不一致,有的是抵押合同担保的务不明确不具体,更为值得重视的是,有的抵押合同的签订和抵押登记时间早于借款合同,给法院审理案件、认定抵押合同的效力带来相当的难度。  相似文献   

15.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担保法》第34条所列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在担保制度中的房地产抵押已成为银行实现债权的主要保证之一.在实践中,房地产抵押物除了"不可抗力"因素致使抵押物丢失、毁损外,房地产抵押不存在任何风险.  相似文献   

16.
机器设备的清偿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偿价值是指将资产在一一定条件下变现所能够实现的价值.这种价值概念较多用于银行抵押贷款,对抵押物价值进行估算.通常银行要求用清偿价值来界定抵押品的价值,以作为担保贷款的基础.如果贷款者未能按期还本付息,抵押资产将被出售.在司法诉讼中,清偿价值经常用于债权人申请执行债务人的资产.另外,投资者有时也需要对走下坡路的企业进行清偿分析,来确定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抵押贷款是以有形的和可变现的抵押物为条件而发放的贷款。由于银行不愿承担贷款损失风险而选择抵押物为贷款前提。国外银行抵押贷款种类及特点如下: 抵押为了担保债务,债务人交给债权人的物品或物权凭证称之为抵押品。毫无疑问,偿清债务后,所抵押的物品将退还给抵押人。依据1974年英国消费信贷法,抵押意味着承押人对抵押物的所有权。当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企业经营过程中资金短缺的解决办法,以间接融资为主。在间接融资过程中,尤以资产提供抵押担保最为常见。企业提供土地抵押作为融资担保,由于受到客观存在的缺陷以及借贷主体的主观因素,常常造成债权人在清理不良债权时,无法足额获得抵押土地的收益权。本文仅对土地抵押的相关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担保的主要功能是为借款人申请高比例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供信用支持,即降低购房借款人的首付款比例。在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担保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适时建立政策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担保机构,为广大中低收入者申请高比例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供担保,以保障其基本的居住需求。此外,政府还可根据住房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鼓励、引导和扶持商业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担保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物权法》对抵押人设押后处分抵押物的权利限制过少,且扩大了可以设定浮动抵押的主体资格范围,导致债权人和抵押人之间利益失衡,也使得实践中银行等债权人不愿意采用浮动抵押方式担保债权实现。借鉴国外浮动抵押立法中的债权人保护措施,建议我国在浮动抵押制度中应完善债权人的监督权,明确界定抵押人"正常经营活动"的判断标准,并规定限制性条款、引进接管人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