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构建产业集群是振兴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有效途径,但黑龙江省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集群。为此,应推动制度创新;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组织创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大力发展黑龙江省中小制造业;加大对装备制造产业区的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2.
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竞争力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媛  郝娜 《辽宁经济》2005,(12):8-9
辽宁曾经是全国先行工业化地区,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基础以重工业为主,工业化指数较高,为发展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可靠的依托。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准确的定位,不仅是东三省提升地区竞争力的内在需要,同时也是增强我国实力的有效途径。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提升该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其根本在于培育其国际竞争力,围际竞争力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一个企业拥有国际竞争力,就能获得丰厚的长期回报;一个产业拥有国际竞争力,就能生机勃勃、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山东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绍华 《山东经济》2007,23(4):128-131
装备制造业是工业的脊梁,对产业发展与产业提升的作用举足轻重。山东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有基础条件,也面临新的问题。提升装备制造业,需要立足于山东的实际,把握制造业的重点和要求,强化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加大制造业的资本投入,实行制造业有效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4.
刘春凤 《中国经贸》2023,(13):40-42
装备制造业的成本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装备制造业的成本控制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了装备制造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因此必须通过加强装备制造业成本管理工作来改善装备制造业竞争环境,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本文主要对装备制造业成本分析与控制进行讨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各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军 《特区经济》2009,(8):264-265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从装备制造业和产业竞争力的有关理论研究出发,采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完成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地域发展方面存在不平衡,提出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整体思路,包括指导原则、产业定位、发展战略及其重点。  相似文献   

6.
该文引用国内外许多专家的理念,论证了生产者服务业在生产过程中把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引入生产过程,推动了产业间的渗透、分化、互动和融合。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提升了制造业竞争力,推动制造业的服务化和服务产业化的进程,同时制造业的信息化带动了新型工业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非均衡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发展装备制造业,是提高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本文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借鉴产业竞争力分析的框架,结合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征,建立了一套评价我国区域性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对各地装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得出中国装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非均衡性及各地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优势与劣势。结合各地现有产业的比较优势,提出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内部结构调整及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7—2019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基于总贸易核算法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进行分解,并从国外增加值的来源、流出以及出口占比分析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对进口产品的依赖程度。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质量提升明显;生产依赖方面,对发达国家依赖度较高,对东盟和资源型国家依赖度上涨明显,细分产业中的基础产业存在依赖国家过于集中现象;需求依赖方面,出口美国对进口产品的需求依赖度最高,且呈现上涨趋势,出口东盟等新兴国家依赖度也在上涨,细分产业中同样如此;出口对外依存度下降明显,高附加值产业更为显著;综合来看,中国装备制造业国外增加值明显向美国和地缘位置优越的国家集中,且有强化趋势。中国应加大技术密集型产业研发投入力度,多元化装备制造业进口来源,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贸易新格局,通过高质量进出口补短铸长,推动装备制造业价值链攀升。  相似文献   

9.
装备制造业是河南省近年来确定并积极培育的六大高成长性产业之一。尽管河南省装备制造业近年来通过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在后危机时期保持了持续平稳增长态势,但随着外部形势的变化以及内在矛盾的日益凸显,亟待进一步推动产业提升发展。河南省装备制造业的提升发展应围绕打造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产业链基本齐全、产业配套本地化较完善的"龙形产业"体系,以成套化、服务化战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以配套化、差异化战略做强做精"龙身"、"龙尾"企业,以信息化战略、开放创新战略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同时,围绕"蜂巢型"产业布局进一步集聚化发展,实现"龙形产业"体系在空间上的呈现。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南京、苏州、无锡三市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三市的制造业具有如下特点:南京制造业结构较优,但整体优势不强;苏州的制造业竞争优势较为明显,但缺乏地区特色和创新性;无锡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较差。鉴于三市的地域联系及制造qP~-N明显的梯度差异,为了促进三市乃至整个江苏省、长三角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应该推动宁、苏、锡三市增强合作、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海峡科技与产业》2021,34(1):11-14
河南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增强地区综合竞争力和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河南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找出河南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就提升河南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发展阶段,宁波需要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必须突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制约,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发展、推动以智慧型装备与产品制造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的培育和传统产业实现提升,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抓好科技创新和攻关等项目的培育,促进我国传统装备制造产业的升级换代;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科技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推动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具有比较优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是推动二者深度融合的关键因素,且工业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程度逐步提升。在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工业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能级逐步提升的趋势下,本文研究工业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模式,构建包括能级维度、价值维度、工业互联网平台层维度的制造业融合模式三维架构体系,探寻流程型制造业、离散型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模式;总结出工业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要素资源驱动、创新驱动、技术驱动三大驱动机制;同时从关键核心技术、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运营场景、人才等四个方面分析中国工业制造业融合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从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提高数据数量和质量、加快系统集成建设、构建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推动中国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黑龙江作为"一五"时期建设起来的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发展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积淀,目前,飞机制造、微型汽车制造和发电设备制造等行业已成为黑龙江的标志性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如何提升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成为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针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所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提出了应从促进产业聚集、加强自主研发、培育成套公司、实施人才战略及提供政策支持等方面来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生产能力、市场开拓能力、装备能力、产出效率、国际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对大连装备制造业产业间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RCA法分析了大连装备制造业区域间竞争力并就如何提升大连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黄磊 《中国高新区》2012,(1):118-119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一个以高端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它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一项关系国家综合实力、技术水平和工业基础的长期重点任务。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指出,“十二五”期间,  相似文献   

18.
政策、计划     
台调整经贸体系推出六大方向创新格局台湾为加入WTO,积极调整经贸体系,推出六大创新格局:1.推动民间重大投资;2.强化出口拓销;3.提升产业竞争力,选择重点产业,如钢铁、石化、车辆、食品、纺织、电机、电器等,推动制造业电子化;4.积极推动加入WTO,营造两岸良好互动,逐步开启经贸新格局;5.推动电业自由化,大幅开放发电业经营方式,打破台电公司独占局面;6.推动油品市场自由化等等。台今年制造业重大投资案目标为4300亿元据台湾经济当局表示,1999年投资额中,资讯及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约占50%,石…  相似文献   

19.
邵慰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4):10-12,57
浙江省作为加工制造业的强省,金融危机以来的发展困境一直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但是与加工制造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浙江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滞后却一直被各界所忽视。加工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对于浙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深入分析了浙江加工制造业发展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指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滞后已经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短板,并严重制约了浙江加工制造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浙江加工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备制造业是黑龙江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而在黑龙江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着发展规模偏小、资本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差、产品竞争力低、分工体系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是由科研投入不足、科研人员流失严重、生产工艺落后、体制改革滞后等深层次原因致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