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模式"和经济"新常态"作为近年来出现在理论界和公众视野的热点词汇,前者承载着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模式和经验总结;后者是决策层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分析和研判。"中国模式"在引领中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高速增长的巨大成就的同时,其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也是导致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推动"中国模式"的转型升级以使其妥善应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是关系未来中国经济能否在"新常态"时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议题。而转变经济改革的驱动机制、具体方式与策略,以及经济增长方式和宏观经济政策,是推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模式"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绝不能模仿西方发达国家高物质消耗和环境破坏的传统增长模式。应当利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资源配置方式和后起国优势,走出一条崭新的人本经济增长道路,以高素质的人而不是物的生产作为经济增长的中心。这是一条将人的发展与经济、环境、制度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道路。  相似文献   

3.
90年代以来,以中国、前苏联及东欧为代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潮流。中国的经济改革,遵循的是一种特殊的思路,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其取得的成就表现在经济高速增长,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但同时,也遇到了诸如市场机制作用有限,市场封锁及残缺,市场发育不平衡及市场主体缺位,秩序混乱等特殊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陕西的经验,在一个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市场制度互动的框架内,着重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与所有制改革之间的关系。在给定中央政府发展意愿的条件下,西部地区扭曲的产业结构是由不合理的所有制结构引起的,而所有制改革进展缓慢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当地市场制度的不完善。在新一轮的西部开发中,西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须与所有制改革、市场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唯此才能发挥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变粗放式增长为集约式增长,实现西部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正在经历从"帕累托改进"向"卡尔多改进"转型、从"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陷阱"迈进的特殊时期,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解决利益关系失衡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改革的重心应放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政府应该从"缺位"和"越位"中"归位",其职能是保障市场竞争而不是取代市场竞争,弥补市场失灵而不是助长市场失灵。只有最大限度依靠改革红利,全面深化对治理体系的改革,才能有效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才能释放巨大的发展潜力,实现改革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6.
区别于描述性定义,本文在理论层面给出了"经济转型"的解释性定义:基于政府-市场关系和资源配置方式调整而引致的经济运行方式变动。据此指出: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真正动因不在于要素逆转或域外倒逼,而在于政府-市场关系与发展目标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需求、产业、投入三种结构转变是转型的表征,而不是转型本身,中国经济转型的真正内涵是政府-市场关系的适应性调整。然而,中国经济转型不能退回到计划经济的传统方式,也不能照搬"华盛顿共识"描绘的西方模式,而应基于当前的阶段性特征实现政府-市场关系的良性化,促使政府在维护市场秩序方面不"越位",在供给公共产品方面不"缺位"。上述目标应基于市场系统、政府系统、政府-市场之间等三大维度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日本战后以"赶超"欧美为目标,构建了一个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促进了日本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但自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经济一蹶不振,原因是其经济体制与变化了的外部经济环境之间产生了矛盾,凸显出日本型经济体制不适应开放经济环境和信息经济发展的局限性。但日本型经济体制的形成有着深刻的主客观基础,所以其彻底转向新自由主义的可能性很小,最有可能的是在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与"新自由主义"之间走出一条中间道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与人口红利关系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热烈讨论的人口红利,对我国来说更接近于一种"人口机会窗口"。它可以通过增加劳动力投入,提高储蓄率等渠道推动经济增长。但这种经济增长并非一定是现代经济增长。中国的实践证明,粗放式低层次地利用"人口机会窗口",走传统工业化道路已经遇到严峻挑战。印度自20世纪80年代起采取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培养与积累人力资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值得中国参考。应深层次充分挖掘人力资源优势,积累人力资本,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发展道路,真正分享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经济日新月异发展,各行业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电力市场化改革是一个世界性共同的热门话题,不同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有多种不同模式。每个国家都有符合自己国情特点的电力市场化改革措施。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应该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关于电力市场化改革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探索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电力市场行情的道路。我国的电力市场是在政府监督下,根据我国电力市场的特点,"打破垄断"为中心的电力需求改革,即改变原有那种垄断经营模式,通过建立电力市场来配置有限的电力资源,本文从我国电力市场特点和运行情况出发,论述了进一步推进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建议,以期促进电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电力行业市场化程度不高才是制约电能的主要因素,因此进行市场化改革是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认识宏观经济与就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就业体制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发育。是整体经济改革的重要方面。在这个改革过程中,形成了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政府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市场在配置劳动力资源中发挥了基础的作用。但这个改革任务还没有完成。如果宏观经济政策仅仅关注经济增长.没有真正把就业作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不仅不能取得良好的就业扩大效果,也不能实现经济增长的初衷。在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中理解就业与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关系,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体制,实现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1.
管理思维方式变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及方法论的角度看,管理思维方式就是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着人们进行管理活动的方向、过程和结果的范式.自20世纪中叶起,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或称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开始席卷全球,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创造着新的产业群、技术群,极大地改变着这个时代的产业结构和劳动组织,此时,整个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管理的方式、方法更具有现代化的色彩.这一时代的管理思维方式是与这一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相对应的,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体现出向系统性、开放性的转变,也体现出优化思维与非优化思维、精确性思维与模糊性思维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2.
从哲学及方法论的角度看、管理思维方式就是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着人们进行管理活动的方向、过程和结果的范式。自20世纪中叶起,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或称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开始席卷全球,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创造着新的产业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管理的方式,方法更具有现代化的色彩。这一时代的管理思维方式是与这一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相对应的,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体现出向系统性,开放性的转变,也体现出优化思维与非优化思维,精确性思维与模糊性思维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3.
庄子的自然观是对其时代理想的表述,它是战国时期人的生存面临全面而深刻危机的产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注解家,诸如庄周后学、郭象、成玄荚,对其均有所阐发,他们的自然观虽源于庄子,但不止于庄子,而表述了各自时代的理想与追求。  相似文献   

14.
论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布局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西部地区开发的历史和当前发展出发,近期西部大应主要采用点轴开发模式,其主要思路是设计西部地区空间布局的点轴系统;以此为基础确定近期开发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重庆制造业竞争力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根据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和《重庆统计年鉴》的数据,用主成份分析法,构建了一个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对重庆制造业内部28个行业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跨国银行监管主要包括准入监管和经营监管,前者主要体现为进入形式和条件的限制,而后者更多地强调管制措施和风险管理两方面。新出台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对准入监管和经营监管都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还存在着诸多缺陷。因此,需要借鉴国外及国际跨国银行监管的有益规则和先进做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跨国银行监管法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及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薪酬水平与职工工资差距的实证分析,结论是支持国资委关于限制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水平与普通职工差距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企业负责人平均年薪25万元。与普通职工工资差距保持在12倍。绝不是所谓的“心理底线”,而具有一定的市场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校报是高校的机关报。校报新闻宣传工作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不可或缺。发挥校报的新闻宣传作用,应加强对校报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思路,整合资源,充实内涵,突出特色,不断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充分发挥校报在促进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宣传导向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描绘了未来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未来走势主要有:高等教育事业目标规模呈积极推进、稳步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将呈更加多样化,体制改革向加强宏观严管、微观放活方向发展,学校办学自主权将进一步扩大并落实,与国外教育交流合作由"单向"为主向"双向合作"发展,教育结构调整更加协调均衡并向中西部倾斜,更加重视对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的支持,教育经费投入多元化和管理更趋科学化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公司必须加速固定资产的折旧,使固定资产更新加快。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公司仍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严重阻碍了固定资产更新的步伐。因此,有必要加快固定资产折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