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经济》2015,(Z1):20-25
财政部公开的2013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表和支出决算表显示:2013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699.22亿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39072.99亿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1259.67亿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234.30亿元,以上4项共同构成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合计4.1万亿元;而其支出则涉及包括"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补助被征地农民支出"等在内的4大项14小项,金额合计4.08万亿元。然而,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出让金在调节土地市场供求、充实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强地方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等方面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且已成为大部分地方政府城市建设、土地开发、社会保障等资金的主要财力来源。本文结合土地出让金管理实践,就目前土地出让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加强土地出让金管理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土地出让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折 《经济研究导刊》2009,(17):113-116
土地出让金制度的实施,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而且使土地出让金调节土地的利用,改进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土地出让金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土地出让金制度也带来一些弊端,需要加强对土地出让金的管理,由此对土地出让金制度的探讨应运而生。结合我国土地出让金的实质,及我国现行土地出让金制度的利弊可看出,通过合理分配土地出让金,在国家、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之间合理分配土地收益,能够有效调节市场竞争关系,保证国民经济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贾康 《经济月刊》2014,(9):10-10
我国现阶段的土地出让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土地出让金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够合理。土地出让金是若干年(在我国目前为40—70年)土地使用期内的地租之和,某一届政府获得的土地出让金,实际上是一次性预收。一次性收取后,并会一次性预支未来若干年内的土地使用权收益总和。马上用光,这种对土地收益的“透支”,对于往后多届政府显然是不公平的。土地批租环节其他的弊端,还有设租、寻租使土地隐形成本提高,开发商圈地导致土地垄断加剧等。  相似文献   

5.
基于土地经济学理论的土地出让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阐述土地经济学理论及地价测算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土地出让金构成的科学内涵,构造出科学测算土地出让金的数学模型,使土地出让金成为构建城乡和谐与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杠杆,从而体现公平与效率最大化的原则,达到控制增量土地,挖掘存量土地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浅谈土地出让金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朝国 《经济师》2009,(3):78-79
文章阐述了土地出让金制度的内涵,分析了实施土地出让金制度的现状,同时对改革土地出让金制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NUMBER     
《商周刊》2011,(13):16-17
14% 相关机构的监测数据显示。1—5月全国128个城市土地出让金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5%。其中住宅土地出让金下滑14%,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下滑幅度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土地所有权作为国有产权体系的一部分,政府藉此多次、循环地出让土地使用权获得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天然地具有了国家公共收入的性质,同其它国有资产一样,属于国家各级财政收入的组成部分.随着土地使用权出让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级地方政府供给土地的潜力不断缩小.在可预期的将来所获得的卖地收入不能得到持续保障,地方政府又不能摆脱对土地出让金依赖的情况下,把临近城市的农业用地,通过各种办法预征后纳入到城市发展土地储备,然后进行出让势必成为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因此,加快土地审批制度改革,将土地审批权集中到中央政府,对新增建设用地进行全方位卡位;以政府收支科目改革为基础,依托将于2007年开始施行的政府收支科目新体系,将土地出让金的收支活动纳入到统一的政府预算中来,实现土地出让金收支公开化、透明化;改革土地出让金的预算收入分成;改革农业征地补偿机制,将拥有所征用土地承包权和耕作权的农民纳入到土地出让金的分配主体中,建立农业用地征用为建设用地的"事后分成"机制.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6,(6)
在分税制改革、城市化建设以及侧重经济发展指标的政府绩效考核制度的压力下,土地出让金制度得以产生,使得土地出让金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的保障,同时又在地方经济增长的压力下得到进一步的促进。但是过度依赖土地出让金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存在弊端,需要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土地资产经营模式以及地方政绩考核制度等多种方式来实现制度优化。  相似文献   

10.
土地出让金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城市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加强土地出让金规范管理,既是执行国家土地政策的要求,也是财政部门的职责.多年来,我们通过收支预算规范管理和制度约束,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既提高土地出让金收益,也保证城市建设资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国有土地出让招拍挂制度的实施开启了我国土地供给的市场化,更公平、透明地揭示了土地的市场价值,同时为地方政府带来了一定的城市发展建设资金。然而,现行财税制度却加剧了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由此滋生的种种问题导致土地出让收入成为舆论焦点。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分析、脉冲检验、自回归滞后分布模型等方法,通过实证研究寻找宏观经济变量与土地出让总收入的相互影响及数量关系,并据此推导建立土地出让收入模型,预测土地出让收入的数量及变化趋势,为各界真正了解土地财政以及政府把握土地供给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理论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从土地利用效益看农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荣  曲福田 《经济地理》2006,26(6):1033-1036
随着国际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冲击,新一轮的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在传统衡量农产品比较优势方法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文章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通过衡量土地利用效益的比较优势分析了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可能性,然后以江苏省1999-2003年平均数据为例,计算了江苏内部各地级市土地利用效益的比较优势,来间接衡最江苏各类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从整体上看,粮食、茶类作物在苏南具有比较优势;棉花、水果在苏中地区具有比较优势;油料、麻类、蔬菜、瓜果在苏北地区具有比较优势。并在其基础上对江苏未来农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江苏新一轮农业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证据,同时为测定农产品比较优势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中国式治理模式,从财政视角利用实证数据分析了中国失衡增长的内生机制。本文认为,中国失衡的增长结构与财政收支制度安排有关。在中国式治理模式下,1994年税改中确立的财政收入制度不仅挤压了居民消费能力,而且通过引致财政支出结构扭曲恶化了居民消费倾向。实现经济平衡增长,中国需要在现行体制框架内重构财政收支体系,通过建立以人为本的财政支出体系构筑居民有钱消费、敢于消费的制度环境,通过建立以人为主的财政收入制度构筑政府有效行政的激励结构和经济社会的内生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4.
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Wald系数约束检验,对我国财政收支、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短期内,财政收支、货币供给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财政收支、经济增长是货币供给增加的Granger原因;但从长期看,财政收支、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不显著。因此,结合当前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通胀预期的实际,应将财政政策与货币供给政策配合使用,即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要搭配,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要相搭配。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中国省际土地财政收入①增长的影响因素,分别利用动态效应模型和阈值效应模型进行了估计,探究各因素在空间和时间发生变化时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各因素在不同时间、不同阈值效应下对土地财政收入的影响不尽相同:土地财政收入增长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前期的增长会形成惯性而影响后期的增长;一个地区财政压力较大、事权和财权不平衡程度加深、房价上涨会导致该地区土地财政收入增长,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这些影响又会有所不同。因此,财税体制改革需要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在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采用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至关重要。在地方政府掌握大量资源的背景下,市场化进程会对政府配置资源的效率有何影响?本文以工业用地配置为切入点,将2008-2013年我国工业用地出让数据与同期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相匹配,构建每宗工业用地的配置效率指标,研究市场化进程与土地资源配置效率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微观层面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越高;(2)在传导机制上,市场化进程能够规范地方政府行为进而提高配置效率;(3)对于存在经济增长压力和财政压力的城市,市场化进程对土地配置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7.
王岳龙 《经济评论》2012,(4):97-109
本文针对当前大量存在的土地闲置现象,建立一个以投机为主要目的的土地囤积模型,证明了在高度寡占的房地产市场中,由于地价上涨预期的存在,大房地产企业前期囤积剩下的闲置土地,在未来会更多的用来倒卖而不是生产,导致整个房地产行业的生产成本并没有因为土地囤积而得到明显降低,因而也没有起到平抑房价的作用。囤积土地却因此拉开了企业之间的成本差距,作为其扩张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大房地产企业市场势力进一步增强,造成了房地产行业市场集中度的上升。同时发现土地囤积并进一步倒卖得到的土地转让收入也是房地产企业利润的一个重要来源。最后利用动态面版系统GMM估计对土地囤积对房价、土地转让收入和房地产企业利润的影响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也基本支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从土地出让环节获得的收益巨大,这已经成为公认的造成高房价的原因之一。分析土地成交价款、土地出让金等数据的构成,确定使用“土地出让纯收益”作为土地出让环节的地方政府收益的数据口径,运用各种方法定量估算地方政府从土地出让环节获得的纯收益大小,结果显示:土地出让环节具有抑制高房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国内外有关农村土地租赁关系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博弈论角度透视土地租赁关系,并依据入户调查资料,建立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相比高地租土地,土地租入方对低地租和中等地租土地有激励;土地租入方实施"冷酷到底"策略,土地出租方没有激励实施机会主义行为;最终导致高质量土地退出市场,低质量和中等质量土地占据整个市场,土地资源的无效率配置。  相似文献   

20.
租赁制是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地租赁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农地资源均分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调节农地资源余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唯一可行的市场运作方式。目前,农地租赁是按照市场供求规律纠正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非市场化运作的有效手段,也是以市场化方式使农村集体土地从分散经营走向集中经营的有效途径,还是一种具有合作经济性质的新的“联产”形式。基于公平和效率并重的农地租赁制度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制度保障。农地租赁制度的重建符合农地使用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原则,可以以最小化的改革成本获得最大化的改革绩效。因此,农地租赁制度将是我国农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