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碳税和碳交易作为主要的碳减排政策工具被大多数重视碳减排的国家所采用。基于对比碳税与碳交易在理论基础、效果成本、减排效果、监督机制以及未来适应性等方面的差异,结合两种政策的执行现状和中国国情,中国应建立碳排放交易与适度碳税相结合的复合政策,降低碳排量,以应对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
采取合理可行的控制碳排放政策是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必由之路。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近年我国碳减排政策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碳税政策及通过调整产业政策控制碳排放等方面,主要涉及政策可行性研究、国外经验借鉴及我国政策的构建等方面。未来的研究应关注碳减排政策类别的多元化研究、政策环境研究及政策实施影响因素研究等。  相似文献   

3.
文章将碳排放量纳入到家庭的效用函数中,将全要素生产率纳入到企业的生产函数中,将碳税代价纳入到企业的生产成本中,由此构建了家庭和企业两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视角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冲击和碳税冲击下宏观经济效应和碳排放效应。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可以提振消费、扩大投资、增加总产出。征收碳税会阻碍消费,减少资本供给,降低总产出,而碳税对投资和劳动供给的影响具有双向效应,征收碳税能够有效实现碳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4.
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手段,两者功能上各有侧重、互补性较强。相对而言,碳税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较大,在经济基础好、能源禀赋好的国家推行较为顺利;碳排放权交易因免费配额的存在,市场接受度较高。目前,欧盟已实现了两项制度的结合,在碳税征收主体中排除碳交易机制覆盖主体,将碳税作为碳交易市场化调控定价的重要补充手段,较好解决了减排政策的覆盖面和碳定价机制的问题。建议我国积极研究碳税方案,待碳交易市场成熟、经济相对平稳时试点征收碳税,并在覆盖主体和定价机制方面注重两项制度的协调。  相似文献   

5.
基于当前全球变暖的压力,各国为了实现碳减排目标不断推进碳交易和碳税等碳减排措施落地。为了进一步探究不同低碳政策的实施效果,采用DSGE模型分析实施碳交易和碳税等不同低碳政策对实体经济和社会碳排放量的影响。主要结论有:从短期来看,碳交易和碳税在消费、产出、投资和劳动上的冲击呈现一致性,但仅实施碳交易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冲击和对污染排放存量的负向冲击均高于仅实施碳税政策的冲击效果;从长期来看,实施碳交易政策在抑制社会污染排放量和督促企业做出减排努力方面的效果强于仅实施碳税政策在此两方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2014年中国开展碳市场交易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0—2019年中国八个高碳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碳市场交易对高碳企业的减排影响,以及转型金融在这个过程中所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仅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不能有效促进参与碳市场的企业减排,甚至还增加了企业碳排放。第二,转型金融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共同作用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减排,并且这种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碳减排净效应可以有效抵消单一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企业碳排放增加的净影响。第三,转型金融通过促进提升高碳企业的减碳技术水平,进而激励企业降低碳排放。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要积极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高碳行业进行绿色低碳转型,同时加快转型金融发展,稳步推进全国碳市场发展,适时引入碳税政策,充分发挥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在促进企业碳减排方面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7.
“双碳”目标的提出,是我国主动承担全球气候变化责任的大国责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碳税作为重要的碳减排政策工具,有助于强化政府对碳排放行为的调控力度。借鉴国际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合理设计碳税制度,有利于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实现减碳、低碳、零碳发展已成全球共识,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以下简称“碳市场”)与碳税成为当前各国借助市场机制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手段。相较于碳税,我国碳市场较早开始建设,但就国内实际情况来看,仅靠单一的碳减排机制难以实现气候雄心。因此,本文首先对碳市场和碳税的理论机制、实施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种政策各具优势,且两者互补性和合作性大于竞争性;其次结合碳定价的国际实践进一步研究,发现碳市场和碳税政策混合使用是更高减排效率、更低减排成本、更公平和可持续的减排模式;最后基于覆盖范围联动、价格机制联动、监管机制联动,并借鉴国际碳市场和碳税协调联动经验,提出我国碳市场和碳税协调发展的设计思路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碳税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征收碳税是减少二氯化碳排放的一种最具有市场效率的经济措施.自1990年芬兰成为第一个对二氯化碳排放征收的国家,至今已有乡国开征碳税,如瑞典、挪威、德国等.各国在征收碳税时设定差异税率并且主要对"下游"征税.为兼顾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各国在征收碳税时设置各种减免税条款.在我国碳税设计时,要考虑到税率设计的渐进性、完善减免税机制并且注意保持税收中性.  相似文献   

10.
温室气体排放具有负外部性,开征碳税可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并矫正因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环境不正义。此外,碳税较碳排放权交易具有制度优势,不仅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以及绿色税制改革的需要。因此,应将二氧化碳纳入环境保护税的征收范围,立足税收法定、税收公平和税收效率三项基本原则,围绕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度协同,明确碳税税制要素。  相似文献   

11.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适时开征碳税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的重要政策选项。厘清市场主体碳排放责任和减排义务,选择合理的碳税征收模式,是有效发挥碳税环境和经济红利的重要前提。基于碳排放责任原则以及该原则下碳税征收模式的类型、特点,在比较分析国际碳税征收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短期内我国宜选择生产型碳税征收模式,待条件成熟时,可逐步过渡到混合型碳税征收模式。  相似文献   

12.
全球变暖日益加剧,为实现低碳理念,政府根据碳排放量征收碳税.为响应国家的低碳号召与节省缴税,供应商将进行碳减排投资,而我国中小企业居多的现状使得其必须进行碳减排融资.针对供应商向零售商进行内部融资的情形,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运用两阶段Stackelberg博弈理论,根据供应链利润最大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分散决策下,低碳税率和供应商超额收益率的升高以及零售商净机会成本率的降低均会导致供应链总利润升高,单位碳减排量成本的升高会导致供应链总利润的降低,且集中决策的供应链总利润高于分散决策.  相似文献   

13.
张宝 《税务研究》2023,(1):26-32
碳税作为针对碳排放征收的税,在推进“双碳”目标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对于碳定价采取碳税还是碳排放权交易、税种设置是采取独立税还是融入税、碳税定位上属于一般税还是特定目的税等三大关系,还存在不少争议。由于这三大关系决定着碳税开征的必要性、实施路径和税制设计,是碳税制度构建的基础性和前提性问题,亟须厘清,以为碳税开征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欧盟碳税工具具有抑制碳排放的作用,但唯有丹麦效果最佳。煤燃料碳排放的削减是丹麦减排的关键。丹麦对煤燃料征收高税,对企业、居民实施差别税率,以及自愿协议税收返还政策的减排激励效应明显。我国开征碳税应准确把握时机,在税费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环境税制度体系。要淡化碳税"双重红利"效应,立足节能减排调控功能;实施差别征税、善待民生、重在激励的碳税政策。  相似文献   

15.
碳税征收促进碳减排具备理论逻辑的科学性,而我国目前尚未将碳税的开征纳入到“双碳”减排的规划中。现阶段,我国开征碳税存在现实困境,需要充分借鉴国际上成熟的碳税立法经验,分步骤、分阶段、循序渐进地推进我国的碳税制度设计,可以考虑在我国部分拥有特别立法授权的地区先行开展试点工作,待取得成熟经验后再由全国统一立法。同时,需要明确我国碳税的法定原则,构建碳税与碳市场交易的协调互动体系,考量碳税征收的综合因素,完善碳税征收的配套制度规则。  相似文献   

16.
王蕴  甘萍萍  卢阳 《财政监督》2023,(19):80-86
“双碳”目标下,碳税对于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作为我国碳排放源头之一的汽车制造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参与者。本文基于我国汽车制造业2016—2021年的部分数据,分析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碳排放现状,并从生产成本、碳排放、产业内部结构、资本结构四个方面分析碳税的征收对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汽车制造企业应当秉持低碳设计理念,加速绿色创新,同时加强企业预算管理,为汽车制造企业“脱碳”夯实基础。最后,从碳税制度设计、碳税与碳交易市场协调、碳税征管体系完善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梳理绿色金融对碳减排的支持机制和路径,用熵权法计算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从能源消费角度进行碳排放量测算,从因素分解角度分析碳排放影响因素,然后用GMM法、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金融发展对碳减排效果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能源强度、人均收入水平是导致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能源结构、外商投资水平、对外贸易水平是导致碳排放减少的主要因素;绿色金融发展对提升碳减排效果具有显著的驱动力,可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技术改造、减少能源消耗、优化产业结构方式实现其正向效应;但在经济发展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绿色金融发展对碳减排的推动效应、支撑效果减弱,推动碳减排的正向效应不足以抵消经济高水平发展中能源消耗量的增加,从而对碳减排带来负向效应,导致碳排放量增加。  相似文献   

18.
碳税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环境经济学中两种最为重要的市场减排激励手段,本文基于中国的减排实践比较了两种制度各自的优劣,认为碳税制度更具有实践意义。同时,进一步分析在碳税政策实施中存在的诸如税率设置、课税范围、开征时机等五大问题,形成如下结论:碳税与排放权交易制度需要组合使用;碳税开征时机需要一个触发条件;在课税对象上要保证以碳排放的能源消费环节不偏离;税率可由10~29.5元/吨逐渐提高至519~648元/吨。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降低碳排放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碳税和碳交易作为两种不同的减排机制,其设计原理、运作方式和运行效率各有不同。我国目前标准意义上的碳税尚未开证,碳交易也刚刚开始试点,两种减排机制如何选择或如何联合应用成为当前政府决策的难点。目前碳税、碳交易分别研究的文献不少,但对于二者联合应用的方案却不多,本文希望通过对两种减排机制的比较,着重设计二者联合应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齐志宏 《税务研究》2023,(12):50-56
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是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传统的能耗双控政策主要关注能源消耗的限制与管控,未能充分考虑可再生能源等非化石能源以及能源用于原料消费等情况,因而对可再生能源和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是立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的必要选择,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税收政策在助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变相适应,税收政策的调控方向和重点也需进行相应调整,从而更好地加强税收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要探索与碳排放权交易相结合的碳税制度、完善碳减排的税收政策体系、加大税收优惠对低碳的激励力度、研究制定有利于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建设的税收政策、强化碳排放双控的税收征管、推动建立全球碳排放治理体系,为实现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