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银行信贷集中模型表明银行具有扩大房地产信贷的动力,但银行的乐观主义以及对嵌在无追索权的抵押贷款中的看涨期权的低估,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并超过基础价格。房地产价格波动导致银行脆弱性加强,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银行资产负债表恶化、信心危机和"信贷紧缩——不良贷款"陷阱。国际经验表明,银行信贷扩张带来很大风险。我国的经验也表明:我国房地产价格的膨胀很大程度上是银行信贷的支持,这种共生性导致银行风险的积聚。我国部分地区商业银行已经凸现房地产不良贷款加快上升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在资本账户自由化下,信贷扩张与资本流入对于系统性银行危机风险的影响。利用89个国家1973—2016年的长面板数据,并控制影响银行危机风险多项因素后,研究发现资本账户自由化有助于降低银行危机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FDI流入能显著降低银行危机风险;适量的股权投资流入有助于增强银行业稳定性;但当股权投资大量流入时,伴随着信贷过度扩张和资产泡沫,银行危机风险急剧增加;较低的债权投资流入对银行业稳定性无显著影响,但当超过一定规模时,银行危机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在资本账户自由化下,信贷扩张与资本流入对于系统性银行危机风险的影响。利用89个国家1973—2016年的长面板数据,并控制影响银行危机风险多项因素后,研究发现资本账户自由化有助于降低银行危机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FDI流入能显著降低银行危机风险;适量的股权投资流入有助于增强银行业稳定性;但当股权投资大量流入时,伴随着信贷过度扩张和资产泡沫,银行危机风险急剧增加;较低的债权投资流入对银行业稳定性无显著影响,但当超过一定规模时,银行危机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经济研究》2018,(2):124-139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是个连续累积过程,主要经由信用和信息渠道完成,本质上是通过流动性波动的形式进行的。我国银行业系统2003年前不良资产率一直很高,2003年后的流动性波动剧烈,尤其受近期经济下行等影响,系统性风险积聚一直较高。宏观压力测试表明,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的情境下,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都较高程度地累积存在且渐趋严重,而"社会性消化"机制——基于合作均衡的市场内在的风险"自我消化"机制和银行软预算约束对风险的外部"救助"机制,使我国短期内"规避"了金融危机,但其引致的道德风险、信贷扩张以及资产泡沫却在长期内使银行体系脆弱性增强,系统性风险积聚增加,须强化金融基础制度建设进行防范和化解。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资产价格波动与金融系统性风险关系的角度梳理了金融系统性风险产生的原因与传导机制.随着金融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对金融系统性风险产生原因的解释可归结为资产价格波动.现有研究成果显示,资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传导可分为抵押品价值-信贷渠道、资本金-信贷渠道和流动性-信贷渠道三种途径.在对传导机制的研究中应更重视资本金的变动,以及利润流量在受资产价格变动影响后对资本金等存量产生的进一步影响.国内学者更需重视由资产价格波动引发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并拓展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信贷优先倾向导致信贷投放向房地产业集中,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日益突出。本文基于银行与房地产两部门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分析框架,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研究房地产部门对银行的风险传导机制,构造银行对房地产部门的隐含担保比例作为度量风险传导强度的指标,运用TVP VAR方法刻画2002—2016年我国房价波动与房地产部门、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动态演变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风险主要通过银行信贷从负债项进行风险传导,房地产部门风险对风险传导强度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突变,银行系统性风险存在非线性加速恶化特征。本文最后提出要稳定房价、拓宽房地产融资渠道、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资产净值、信贷扩张与投资支出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VAR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了资产价格波动与我国信贷的关系,结果发现,房价变动率对我国贷款变动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存在房价影响投资的资产负债表渠道.文章最后提出政策当局应注意资产价格波动对企业净值和银行信贷的影响,尤其要避免房价暴跌带来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及随之而来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了三地上市银行和房地产公司股票之间的收益关系,发现三个市场的银行股票收益都显著地受到房地产股票波动的影响,并且利用三地数据的结构性差异点,确定了次贷危机发生作用的时点.对比次贷危机前后的三个市场银行股和房地产股票收益的关系后发现,代表银行股收益对房地产股波动敏感性的回归系数在次贷危机后均有所增大,显示美国和中国的银行业所面临的房地产风险已经由非系统性风险转变为系统性风险,其风险敞口在加大.  相似文献   

9.
非金融部门利润率的下降是导致信用扩张的内生性原因,信用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单纯在金融系统内循环是房价上涨和波动的主要推动力。信贷扩张和房价波动相互影响,但信贷扩张对房价的影响远远大于房价上涨对信贷扩张的影响;信贷扩张对房价的放大机制即加速器效应在国际房地产市场普遍存在,加速器效应是房价顺周期性变化的潜在原因,但房价上涨引起信贷进一步扩张的加速器效应不存在。以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利润率下降、信用扩张、房价泡沫的累积、直至危机爆发的历史经验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0.
只有全面地调整与改善当前存在缺陷的个人住房信贷政策,才能够降低商业银行房贷的风险,保证国内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可以说,2009年以来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快速飚升,住房销售快速增长,基本上是国内银行无限的信贷扩张结果。如果国内银行个人信贷增长与房地产信贷增长的这种格局不改变,国内无论采取何种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高房价要得到遏制是不可能的。而遏制高房价就是要从限制银行信贷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无限扩张入手。在这点上银行管理层看到当前房地产泡沫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1.
可以说,2009年以来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快速飚升,住房销售快速增长,基本上是国内银行无限的信贷扩张结果.如果国内银行个人信贷增长与房地产信贷增长的这种格局不改变,国内无论采取何种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高房价要得到遏制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以房地产行业数据为样本,证实了货币政策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对厂商融资约束的联合影响效应显著存在,且具有积极作用,修正了传统融资约束分析模型因遗漏货币政策而产生的估计偏误;其次,将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对厂商真实利率的冲击效应纳入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检验过程,证实了价格冲击下的真实融资成本与固定投资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倒U型),并证明了信贷扩张对房地产投资的"挤出效应";最后,分析并检验了信贷波动对融资约束的冲击作用及其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轮金融危机的根源是美国过度扩张风险信贷,导致风险从银行业向整个金融业乃至全球蔓延。信贷过度扩张增加了银行不良贷款的比例,使得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受到威胁。分析信贷过度扩张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传导机制,并运用CMAXt指标对中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信贷过度扩张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结论,并提出合理控制信贷规模、防范银行体系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2009—2020年中国22家上市银行年度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就绿色信贷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与异质性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绿色信贷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具有抑制作用。风险承担与盈利能力在绿色信贷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关系中承担着双重中介作用。绿色信贷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相对于国有银行、低环境规制时期银行及经济上行期银行,绿色信贷对非国有银行、高环境规制时期银行及经济下行期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该成果将为防控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危机爆发后,欧美货币传导机制失灵,信贷市场停滞,多边开发银行却逆势大幅扩张资产负债表,发挥了关键的逆周期稳定器的作用。虽然多边开发银行部分股东国由于危机冲击而导致信用评级下调,但三大评级机构却不约而同地给予各家多边开发银行3A的最高评级,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支撑多边开发银行信用的增益机制有哪些?多边开发银行面临哪些主要风险?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作出解答。  相似文献   

16.
次贷危机与我国住房信贷风险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不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宽松的房贷政策以及创新的房贷产品,使市场积累了巨大风险,而利率上升和房市降温引爆了次贷危机.我国住房信贷市场存在类似于次贷危机的风险形成机制.公共住房供需矛盾突出,住房信贷市场准入标准宽松,提供按揭贷款的银行缺乏合理的避险手段,长期内利率波动和住房产权流动性不足,使我国住房信贷市场风险不断积累.防范我国住房信贷风险必须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17.
由于在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系统中,货币流动性必然要通过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来达到其对市场流动性和资金流动性的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成了其影响传导的关键。这样,研究流动性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商业银行信贷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视角。本文对资产价格波动与银行信贷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使用1998~2009年我国175家商业银行的贷款数据,研究了资本监管对银行信贷扩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检验了监管压力对信贷影响的规模差异。研究发现,资本监管实施后,银行依据自身资本水平调整信贷扩张速度,资本水平较低的银行降低了信贷扩张的速度,支持"监督成本"假说。资本约束对信贷扩张的影响存在规模差异,监管压力对城市及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影响更显著,对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约束作用受到削弱。本文结论为现行的资本监管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差异化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次贷危机背景下影子银行体系特性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子银行体系"是造就华尔街昔日辉煌的有效机制,也是推动次贷危机衍生为波及全球之金融风暴的关键链条。文章界定了"影子银行"及"影子银行体系"的金融学概念,概括了影子银行所具有的不透明性、高杠杆性,表外性以及具有实质性的信贷膨胀效应等显著特点,深入剖析了影子银行体系脆弱性的主要根源:期限错配、自我加强的资产抛售循环、高杠杆率及风险跨境传递,最后阐明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影子银行体系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20.
信贷扩张、资产价格泡沫及在中国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彬 《经济问题》2007,339(11):26-28,92
资产价格泡沫源自信贷扩张,信贷扩张对资产价格的作用机制是借款人的风险转移行为.从经验证据上分析了我国信贷扩张对房地产价格存在的因果关系及商业银行中长期存在流动风险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