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演变及"十一五"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云 《经济经纬》2008,(3):13-16
笔者通过综合使用基尼系数、分组收入份额和分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等指标,多角度定量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过程,认为1985年以来,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在不断扩大;收入差距加速扩大的局面在2006年开始出现扭转势头。立足于宏观经济背景,作者预测"十一五"期间分组收入份额差距将继续缩小,基尼系数将会降低,有望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十七大提出的"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厘清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是新发展格局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07-2020年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结论在利用“宽带中国”战略构建工具变量回归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技能结构效应、劳动生产效率效应、分配优化效应的渠道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分析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效应在非国有企业、数字经济核心行业和非省会城市更强。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伴随数字化转型,城市收入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距得到有效的改善。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方向争议提供了新的微观证据,同时为数字时代兼顾增长效率与公平分配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差距也扩大,而最终分配格局与初次分配格局密切相关.劳动报酬、资本报酬和政府收入是国民收入的三大板块,本文着眼于劳动报酬,考虑生产税净额、统计口径改变,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进行多维度分析,以期较为全面地认识劳动收入份额的演变.  相似文献   

4.
劳动力技能的高低是影响其工资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从劳动力技能角度对劳动力进行分组,推导出决定不同类别劳动力份额的技术和制度方面的因素,并将基尼系数用上述诸因素来表示,便得到基尼系数因素分解模型。运用该模型对中国城镇劳动力收入差距进行因素分析,结论认为不同技能劳动力份额及工资差异与基尼系数正相关,失业救济金等转移支付和人均收入水平与基尼系数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收入分配差距的项状和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宇峰 《财经研究》2005,31(5):133-144
文章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基尼系数作为收入分配的测度指标,并以此研究中国农村各个省市间收入分配的差距.文章还通过提出基尼系数改变率,对全国农村各省市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变化倾向作了比较.另外,文章还对影响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其分析结论对解决"三农问题",帮助中央政府制定有关对策是十分必要的和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庆阳 《当代经济》2010,(11):34-35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严重,基尼系数长期处于贫富差距警戒线以上。收入分配不公,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再分配政策措施滞后是造成收入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要彻底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必须提高居民工资收入,提"低"抑"高",完善财政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周文  赵方 《当代经济研究》2013,(3):23-29,93
库兹涅茨假说指出,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与经济增长相伴随;当经济发展到人均收入4000~11000美元的阶段时,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相伴随。我国2011年的人均收入为4382美元,标志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但是,自1982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高企,收入分配呈现出明显的不平等趋势,使我国有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因此,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持续发展,必须缩小贫富差距,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虽向企业和政府严重倾斜,但政府的转移支付分配力度尚显不足,导致居民可获得的国民收入分配份额下降趋势明显,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居民消费的能力和水平受到严重制约。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应建立劳动收入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劳动者收入结构;不断完善住房、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调整和改革税收政策;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垄断行业定期分红机制。  相似文献   

9.
董晓媛 《经济学》2003,2(2):469-478
这篇章使用基于回归对不平等的分解方法和2000年在山东和江苏省进行的员工调查,分析了乡镇企业私有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在私有化后的乡镇企业中,有几个因素导致了收入不平等不同程度的增加:员工间所有权分配份额不平等、对人力资源回报的增加以及性别工资差距的扩大等。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分析和统计资料,论述了基尼系数存在的两大缺陷,其一是不能揭示内部收入不平等特征;其二是不能刻画收入差距扩大的路径。基于这两大缺陷,文章提出三点启示:首先应使用多种测度收入分配的指标全面考察收入分配状况,其次要考察社会各阶层收入比例的动态变化,最后是控制基尼系数的变化路径,提高社会总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间产品进口的技术溢出是国际贸易影响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之间工资不平等的一个重要机制。本文运用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制造业从R&D资本存量丰富的发达国家进口中间产品及其技术溢出对中国工资不平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物化型的技术溢出,中间产品进口既通过实现熟练劳动力与国际先进R&D资本互补效应,又通过技能偏向的知识学习效应和劳动生产率效应,提高了中国制造业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和就业份额,扩大了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相对工资差距,加剧了工资不平等。随着熟练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工资不平等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CES生产函数考察了技术进步偏向与资本一劳动收入份额比值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中国工业1979—2011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工业的要素替代弹性大于0小于1;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变化率小于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变化率,1987年后工业技术进步为劳动节约型的,资本一劳动收入份额比值提高;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偏向、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国际贸易是我国工业资本收入份额持续上升、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其中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对要素收入份额失衡的影响最大。工业要素分配份额的演变直接体现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失衡,也间接拉大了我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3.
一、收入分配差距偏大的一个宏观效应:总消费需求不足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果。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偏大的经济现象,而且收入分配差距还在继续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03年,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3,比上年扩大1.0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7,与上年基本持平。目前,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在0.4以上。城镇居民收入最高20%人口的收入份额为37.8%,最低40%人口的  相似文献   

14.
发展战略、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政府发展战略通过劳动力市场影响收入分配的机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将减少劳动力需求,进而降低均衡工资和劳动者收入,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当政府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时,收入分配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持续下降。当政府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时,经济发展可能停滞,收入分配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特征,且稳态收入不平等程度高于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在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城市化所需时间也更长。  相似文献   

15.
市场因素和政府收入再分配政策是决定一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采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na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 ,CHIP)住户数据,计算出我国居民市场收入基尼系数与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并同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借此探讨目前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是由市场力量造成的,还是政府收入再分配政策力度不足的结果。研究发现,从市场收入基尼系数来看,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不大。由此认为,政府收入再分配政策效果不明显是导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较发达国家严重的主要原因。加大转移支付等再分配政策力度是缓解和改善目前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税收、收入不平等和内生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家(通过金融中介)从家庭借贷来支撑创新。二者在企业家的努力不为外人所见的情形下双方签订信用合同分享创新带来的垄断利润(即蛋糕)。两个有代表性经济人(企业家和家庭)的存在允许人们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里研究收入不平等。本文研究发现,企业家分配份额的增加一开始会提升增长速度,但是过了一定值后会拉低增长速度;而该份额的增加一直拉大企业家和工人间的收入差距。所以降低企业家获得的蛋糕的份额的分配改革可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企业家来自创新的收入的税率将降低他们的努力程度,从而降低增长速度,但是该税率的提高有助于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存款收入的税率提高尽管不会改变企业家的努力程度,但是也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而且不会降低收入不平等(如果工人有一定比例的存款)。对于劳动收入(工人工资)的税率增加会加剧工人和企业家间的收入不平等,但对经济增长速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和现代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的贸易开放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以基尼系数表示的中国收入差距的扩大与以对外贸易依存度表示的贸易开放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显示中国的贸易开放不是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最后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贸易开放影响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不可观测技能回报、结构效应与农村居民工资残差不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尝试在统一的框架下分解出不可观测技能回报、结构分布对中国农村居民工资残差不平等的效应。利用CHNS数据得到的经验证据表明,不可观测技能回报上升引致的价格效应是工资残差不平等持续扩大的主要原因,结构效应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同时发现,1991-2009年间收入不平等扩大主要源于较贫穷群体收入不平等增加,而2000-2009年间收入不平等扩大主要源于较富有群体收入不平等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和公共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1991-2009年间不可观测技能回报上升以及由此导致的工资残差不平等加剧,而城镇化和外资有缩小残差不平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宁  李明真  李达  王永路 《技术经济》2023,42(10):38-48
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在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在重塑行业内劳动力市场中不同群体的“技能-技术”匹配关系和收入分配。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制造业性别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从理论上探讨其内在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技术进步扩大了行业中的性别工资差距,但使整体工资水平趋于上升;(2)技术进步使低技能群体的性别收入差距缩小,但却扩大了高技能群体的性别收入差距;(3)制造业中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主要通过教育程度、行业内性别偏好、女性精细化能力优势以及低技能工作对体力技能需求下降的方式影响性别工资差距。  相似文献   

20.
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基尼系数在不断提高,根据中国社科院课题组的研究,2003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成为收入差距不平等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对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必须通过完善自身功能,强化调节收入社会公平分配的职能,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