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政部对已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和《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五项具体准则进行修订后,已自2001年1月1日起执行,现将修订后的内容与原内容进行比较,以便于理解实施。  相似文献   

2.
1998年6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并于1999年1月起实施。但在实务中,有些企业利用会计准则条款人为调节利润,操纵企业业绩,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公允判断。结合中国实际,财政部又于2001年1月1日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新准则针对如何确认债务重组损益、如何运用公允价值等方面做了较大调整,目的旨在简化债务重组业务的会计处理,遏制企业进行业绩操纵。下面从实务应用角度对修订后会计准则的关键点和难点进行简要分析。一、关键点1.正确确定一项债务重组业务应否按准则规定进行会计…  相似文献   

3.
财政部于2001年1月18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以下简称准则),并规定从2001年1月1日起所有企业执行。该准则主要对借入资金而付出的代价(手续费、利息、佣金等)进行会计规范核算,与旧的会计制度(如《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股份制企业会计制度》等)相比,准则更突出了谨慎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等会计基本原则,在很多方面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规范。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4.
《债务重组》准则2001年1月18日经过修订以后,于2001年1月1日起在所有企业施行,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应用《债务重组》准则,本拟就新旧《债务重组》准则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 财会 [2001]7号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范企业无形资产等事项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们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和《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等 3项准则,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和《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等 5项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布置有关企业从 2001年 1月 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模企业债务重组核算及相关信息披露,财政部对1998年6月2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进行了修订,并从2001年1月1日开始施行。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准则较修订前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就修订前后的债务重组定义、重组方式、债务人会计处理、债权人会处理等方面进行比较,请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7.
随着2001年1月1日《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修订,债务重组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在会计上无论债权人还是债务人均不确认债务重组收益,对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产生了较大影响。为了加强对企业间债务重组业务的所得税管理,防止税收流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  相似文献   

8.
浅析新《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淑贤 《上海会计》2001,(12):34-35
2001年1月18日财政部发布了经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准则的实施将对我国的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产生重组影响,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对那些靠债务重组,关联交易等操纵利润的行业进行强有力的遏制。  相似文献   

9.
从1999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在企业执行过程中,由于准则对债务重组业务会计处理规定上的某些缺陷,导致了某些企业尤其是某些上市公司利用此法律上的便利,随意调节度利润,粉饰财务报表,给国家在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工作方面制造了障碍,国家财政部审时度势,及时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准则,克服了原准则的缺陷,进一步规范了企业债务重组务和会计核算办法,使中国的会计准则体系进一步得到了完善,但新准则的实施由于新经济情况的情况,难免有不妥当的表现,笔者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应注意的和改进的问题,希望能与同仁进行商榷并在该准则实施和执行过程中引起关注,对该准则的有效实施产生一些进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规范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下称"债务重组准则")再次进行了重新修订,于2019年5月16日发布《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的通知》,要求自2019年6月17日起在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范围内施行。细读"债务重组  相似文献   

11.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将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笔者拟将现行准则与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在会计处理上的差异进行比较并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财税与会计》2001,(4):24-25
1998年,财务部曾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该准则自实施以来,对于规范企业债务重组交易起到重要作用,但在执行过程中也发生一些问题。比如,该准则较多地运用了公允价值,允许债务人公允价值,允许债务人将重组债务帐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股权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并在利润中反映。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生产资料市场、产权市场尚在建立健全之中,相关的公允价值难以真正显现出“公允”,从而有可能影响因债务重组而产生的“利润”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基于这种情况,财政部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作了修订。修订后的准则,仍称《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下称“修订后的准则”)。修订后的准则拓展了债务重组的概念,不仅包括原准则所规范的债务重组交易,还将那些根据原准则判断债务人未作出让步,从而未在原准则中涉及的债务重组交易也涵括了。如此,债务重组准则不再引用“让步”的概念,而将债务重组定义为“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俪熏重组准则修订前后在概念和会计政策规定方面的比较,见下表。  相似文献   

13.
2001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以下简称准则)和2001年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对债务重组及其相关的会计处理做出了新的规定,尽量避免使用公允价值概念,这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起到了一定的防范作用。准则中重新规范的债务重组定义是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不再区分债务人是否发生财务困难,  相似文献   

14.
为规范债务重组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1998年6月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从199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企业施行。该准则要求将债务人清偿金额低于原债务价值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损益。2001年修订后的准则规定,实际清偿金额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部分计人资本公积。2006年财政部对该准则再次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下简称“准则”)于1999年6月28日发布,自2000年1月1日起适用于所有企业。执行时间不过一年,财政部就对该准则进行修订后2001年1月18日发布、自2001年1月1日适用所有企业,财政部于2000年12月29日发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下简称“新制度”)吸收了该准则的主要内容,并与其保持一致,本试对修订前后准则的异同进行比较,并将新准则与新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正>一、研究背景我国债务重组准则正式颁布于1998年6月12号,这次颁布的准则对债务重组的体系以及具体方法进行了规范,界定了债务重组的定义。2001年我国对《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进行了第一次修订,这次修订在企业债务重组概念、重组方式、计量基础、会计处理等方面都进行了修改。2006年我国又对债务重组的准则进行了修订,较  相似文献   

17.
陆海鹰 《浙江金融》2006,(10):48-48,45
债务重组准则作为一项特殊业务准则,主要是为了满足往市场经济条件下特殊解决债权债务纠纷方式会计规范的要求(不涉及非持续经营、改制重组时的债务重组),它在我国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财政部于1998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以下简称98版):其次是2001年对其的修订版(以下简称旧准则):然后足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新准则),  相似文献   

18.
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的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对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再次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称新准则)。此前采用的债务重组准则是1998年6月发布、2001年1月进行了重新修订的(以下简称旧准则)。新准则较旧准则在很多方面有了较大变化,本文从新旧准则对债务重组的定义、重组方式、会计处理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作一比较分析。一、新旧准则的定义比较1998年第一次发布的旧准则对债务重组的定义表述为: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而2001年修订后的旧…  相似文献   

19.
财政部于2001年1月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等5项准则。这次修订的准则,从总体上讲是为了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本拟就对涉及损益的修改内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中的“税”,除另有说明外,均专指企业所得税。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规定:(1)该38项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2)执行该38项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这样,从2007年开始,我国将形成分别以行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38项准则为代表的四大会计制度体系。由于不同的会计制度对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尽相同,因此,以物抵债时涉税会计处理规范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