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新时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已经从单一趋向多元,铁路客运需求将呈现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对铁路客运产品在速度、价格和服务质量等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以铁路大提速运输市场份额提升和高速铁路列车客运量增长为切入点,分析列车速度与市场份额、旅客运量之间的关系,剖析高速铁路列车市场竞争力影响,构建Logit离散数学模型。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探讨400km/h高速铁路列车运量预测,研究提出400km/h高速铁路列车可以扩大客流吸引范围,增加铁路客运量,提升高速铁路旅客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铁路商品汽车运量逐年增长和物流服务模式的发展变化,铁路商品汽车全程物流收入和成本不断提高。为提升铁路商品汽车物流管理水平及效益,在阐述铁路商品汽车全程物流管理模式,全程物流收入、成本结构和资金流程的基础上,针对全程物流管理中存在的垫付货票资金压力较大、物流费成本测算不够精确、费用结算信息化水平不高、铁路运输空车付费较高、两端配送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灵活运用运价政策、合理测算物流费成本、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创新运输组织模式、提高两端配送质量等物流管理对策,为进一步提高铁路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打造铁路商品汽车物流品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铁路冷链运输的市场竞争力,增加铁路冷链运输的市场份额,从国家冷链政策、铁路冷链运输设备情况、冷链运量情况等方面阐述铁路冷链运输发展现状,针对冷藏车辆装备较为落后、冷藏车辆编组适应性不足、冷链运输配套设施有待完善、冷链运输时效性亟需提高、冷链运输方式单一等问题,提出铁路冷链运输发展对策,即:加快冷链运输装备现代化,多层次配置铁路冷藏运输装备,完善"门到门"冷链运输配套措施,提高冷链运输的时效性,实现冷链运输全产业链覆盖等,以实现铁路冷链运输提质上量,增强铁路冷链运输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商品汽车物流发展空间巨大,而铁路商品汽车运输占比却不高。为加快发展铁路商品汽车物流,阐述铁路商品汽车物流发展现状,针对铁路在作业场地不足、运输装备紧张、运输组织不适应、用工偏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新时期铁路商品汽车物流的发展总体目标,提出相应策略,即优化产品运输结构、加强市场开发与经营合作、明晰内部经营职责、强化设施设备支撑、提升全程物流服务等,进一步优化铁路商品汽车物流模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铁路商品汽车运输得到快速发展。在铁路商品汽车运输快速发展的同时,日常商品汽车专用运输车的使用量也随之大幅增加,由于商品汽车专用运输车特殊的技术标准和调车限制条件,给铁路编组站作业带来较大难度和挑战。通过分析商品汽车专用运输车增加后对武汉北站和株洲北站的影响,从商品汽车装车组织、车辆输送、车辆编挂位置和调车作业限制研究等方面,提出优化商品汽车运输组织的对策,在保证商品汽车运输发展的同时,减少对编组站的影响,提升铁路整体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6.
铁路行包运量预测是以运输需求和内部供给为导向,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对行包运量现状和发展的正确把握.探讨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结合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建立铁路行包运量预测模型,解释并预测行包专列开行后铁路行包运量的增长趋势.实例分析的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结构简洁、预测精度高、收敛速度快,对相关铁路部门和企业的决策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分析红柳林—神木西专用铁路(红柠铁路)在技术设备、货物运量、作业特点和组织机构等条件因素,提出红柠铁路路企直通运输组织办法,论述调度指挥、列车运行办式、作业组织、列车预确报和维修施工等方面,并对实施路企直通运输的效果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铁路运输效率等方面"路企双赢"效果显著,也为进一步推广和普及路企直通运输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在阐述我国汽车及铁路商品汽车物流的市场前景,以及公路治超新形势下铁路商品汽车物流的发展机遇的基础上,针对铁路发展商品汽车物流在基地建设、服务水平、服务范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铁路商品汽车物流发展对策,即做好铁路商品汽车物流基地的建设与运营工作,丰富铁路商品汽车物流服务产品,创新铁路商品汽车班列运输组织模式,加快铁路商品汽车物流技术装备研发应用,提升铁路商品汽车物流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强铁路商品汽车物流服务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9.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较低的碳排放将为铁路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中国铁路将面临货物运输总量快速增长的重大机遇,同时也将迎接大宗物资减少、集装箱增加等运输品类剧变带来的挑战。参考国外“双碳”战略,分析了国内相关政策影响,预计2030年碳达峰时中国铁路货物运量较2020年增长20%,达到约54亿t,2060年碳中和时铁路货物运量将达到60亿~90亿t;通过对煤炭、石油、电力、钢铁等相关行业行动研究,预测铁路货物品类变化:2030年煤炭仍有增量、石油小幅减少、钢铁及矿石基本稳定,2060年铁路运输煤炭和石油将大幅减少,钢铁及矿石也将出现下降,集装箱运输将增长至15亿~50亿t。针对研究提出进一步扩大铁路网规模,有针对性地升级设施设备,发展快速货物运输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用灰色模型预测铁路旅客运输量发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预测旅客运量对正确制定铁路旅客运输发展规划和决策极为重要由于客运量的受多种因素影响,用线性预测方法误差较大,用灰色模型预测方法较为准确,尤其适用于近期运量的预测。灰色预测的基本模型为GM(1,1)相应的微分方程为dx(1)(t)/dt+ax^(1)(t)=u并通过实测对1996年-2000年的铁路客运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1.
胶州铁路物流中心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首批规划建设的全路二级铁路物流中心,项目的实施对落实国家"公转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阐述胶州铁路物流中心辐射范围,分析功能定位,通过对重点企业问卷调查,得到重点服务企业现状运量。在此基础上,探讨铁路物流中心运量预测思路及方法,采用Gomberz成长曲线模型和专家意见法对自变量进行延伸预测,并运用弹性系数法,对胶州铁路物流中心近、远期到达运量和发送运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为胶州铁路物流中心设施规模及功能区布局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基于PLS的铁路行包运量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的建模原理与求解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铁路行包运量影响因素的分析,利用2004年有关生产统计数据及影响因素的统计数据,建立了铁路行包运量预测PLS回归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精度基本符合实际要求。该模型已应用于铁路行包运输“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较优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从土地占用、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和运输安全4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铁路具有运量大而占地较少、能耗较低、环境污染较小、安全保障好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铁路有利于节能降耗、减少污染,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研究构建集装箱运量预测模型和方法.基于1999-2008年铁路集装箱运量历史数据和GDP数据,分别选用回归分析模型、灰色系统预测模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2009-2014年铁路集装箱运量,根据各方法的误差确定权重,进行了运量组合预测.组合预测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预测精度,对铁路集装箱运量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在阐述分形基本理论和分析铁路运输时间序列分形特性的基础上,基于变维分形理论对铁路客货运量进行预测。根据铁路运量分形预测原理及步骤,以全国铁路运量预测为例进行分析,计算得到铁路2012年、2015年、2020年的客货运量,以及2010—2020年的客货运量增长率,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铁路货运量组合预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铁路货运量预测作为铁路运输生产的基础工作之一,是铁路运输企业制定正确市场营销战略的前提条件。传统的预测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运量预测需要,因此借鉴国内各种运输方式的运量预测方法,并与铁路的特点相结合,提出适应我国铁路情况的多种预测方法相结合的组合预测模型体系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计算,得出2003年—2005年铁路货运量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铁路石油运量在铁路总运量及社会石油运量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平均运程逐年缩短。在分析铁路石油运输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做好运输计划安排、提高铁路装卸车效率、保持罐车合理增长水平、提高罐车运用效率等对策建议,以不断提高石油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我国铁路冷藏运输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我国铁路冷藏运输装备和运量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冷藏运输市场情况,提出铁路冷藏运输发展建议:找准铁路冷藏运输发展定位,构建铁路冷藏现代物流体系,设计好冷藏运输产品,提高运输组织效率,改进冷藏运输装备,修订铁路鲜活货物运输规则等。通过不断发展和完善铁路冷藏运输的各个环节,构建铁路冷藏物流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港口铁路运量同比分别增长35%、23%和17%。"这是岳阳港、惠州港、广州港分别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中明确的2012年工作目标。为贯彻落实全路运输工作会议精神,加快转变运输发展方式,不断提高运输质量和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企业自备铁路车辆(特别是专用敞车、轻油罐车、化工罐车等)经国家铁路过轨运输的发展现状,研究其在铁路企业化运营中的优势,表明自备铁路车辆过轨运输不仅能为铁路企业吸引社会投资,锁定大宗稳定货源,提升铁路货物运输的市场份额,而且在降低铁路运营成本和提高企业运输效益方面优势明显,应合理有序地吸引和鼓励企业发展自备车过轨运输,促进铁路企业良性发展,实现路企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