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6 毫秒
1.
郑联盛 《经济纵横》2019,(4):103-110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成功典范,金融业在深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市40年来,深圳金融业大致经历了依托优惠政策、快速发展、规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四个阶段,外贸金融、金融创新、机构积聚、资本市场发展和区域金融合作等是深圳金融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圳金融改革创新的成就在于利用国家的改革开放战略,立足深圳经济金融社会发展的现实,以改革、开放、创新为灵魂,基于金融体系资源配置功能,通过"三个最优"政策创新、多个发展规划引导,金融机构、产品与市场相融合,发挥深港金融要素集聚效应,构建了金融改革创新发展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建立了外植型金融体系,它有着积极意义,但也存在一系列弊端。要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金融资源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必须改革中国金融体系,使其回归实体经济。金融回归实体经济的真实含义是,扩大实体企业和城乡居民的金融选择权利,使他们能够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中展开价格竞争。公司债券具有可替代存贷款、改善资金错配、推进实体企业债务率降低、推进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和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等一系列功能。应以公司债券作为金融回归实体经济的政策抓手,推进金融体系的改革深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使用1994—2011年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中国正规金融体系改革对降低企业内部资金的乘数效应进而对企业总资产增长产生的影响。本文发现不同的改革阶段对企业增长的影响不同:在金融市场化改革初期1994—2000年,金融部门的规模、效率和相对结构变化均对企业资产增长产生正向作用;2001年之后银行的规模扩张和效率提升显著地促进了企业成长,而股市对企业资产增长的作用不明显,金融体系的结构变动对企业增长的影响不大。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国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直接影响着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在中国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模式中,金融体系的规模特别是银行部门的规模扩张起了主要作用;调整金融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有利于进一步发挥金融体系促进企业资产增长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结构转型是中国经济未来面临的主要任务,而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基于业态比较的研究方法,从产业特征和发展效率评价两方面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据此提出了一个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的评价框架。从产业发展、产业过程和产业目标等方面提出了包括全过程金融支持、探索多元融资途径、充分发挥政策性担保机构的融资担保职能和创新金融支持模式等具体金融支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制定民间融资法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融资发展十分迅速,对经济增长特别是对民营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为社会各界所认同,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规范民间融资的发展,发挥其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已成为当前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制定民间融资法规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5月25日发布的《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称,2004年浙江、福建、河北等地区的民间融资规模分别为550亿元、450亿元、350亿元,约占该省当年贷款增量的15%-25%,中央财经大学2005年12月29日发布的《中国地下金融调查》显示,中国地下金融…  相似文献   

6.
中国外生型金融机构变革之反思——中国金融改革20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金融改革20 年,金融成长的进程曲折起伏。金融资产规模的扩张和收缩相伴而生,并往往超过真实经济的波动。政府在积极进行金融改革的同时,在很多方面扭曲了金融市场体系的作用。对其外生作用影响的反思,可以分析金融体制变革的机制,并寻求持久推动金融的变革机制。内生型的金融变革,强调金融领域内微观经济主体的自主参与和努力,政府提供环境和机会。内生的创新动力将最终推动金融体系向有活力、有效率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孙玲 《生产力研究》2012,(8):72-73,18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经历了很多次的调整与改革,形成了较为完善、系统的以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为主要市场的金融系统。在不断完善金融机制、金融市场环境的过程中,中国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的结构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文章将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不同市场的金融融资能力、金融机构分布和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等方面来分析中国区域金融差异。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7,(3)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制高点,被誉为国民经济之"血液"。金融一方面可以调整市场供求关系,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创造财富。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经济的中高速增长成为未来的趋势。传统金融行业在作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主力军的同时,由于体制、管理、风险管控等方面的原因在给实际经济融资方面存在一定弊端。第三方支付、P2P、余额宝、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以及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等各种新型金融业态的出现,给实体经济带来了新的融资方式,也给投资者带来新的理财手段。文章基于对浙江省长兴县在新经济状态下新型金融业态发展情况调研的基础上,对新型金融业态进行客观与理性的分析,针对新型金融业态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融资结构的变化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国进入直接融资时代是证券市场十余年发展成就的体现,它对中国经济发展与金融改革深化意义重大。本从实证角度分析了1991年以来中国融资结构和证券融资结构的变化,并且通过对证券市场流通结构的考察得出中国融资结构变动趋势将以直接融资比重进一步提高、股票针超过国债融资等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金融资产结构演进:1991—2007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1996年本文第一作者曾分析了以间接融资为主的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给经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经过十余年的金融改革,中国的金融资产结构是否有所改善?目前中国的金融资产结构是否能适应并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本文以中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为主线,在重新度量中国金融资产总量的基础上,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研究表明,在金融改革过程中,中国金融资产结构有了明显改善,但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需要继续完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以促进金融资产结构调整。未来十年,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最佳路径是市场的双向开放。  相似文献   

11.
外商直接投资与金融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20多年以为,中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迅速加快,而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的变迁,对中国经济制度的市场化变革提供了持续的推动力。虽然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金融结构和金融制度安排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随着中国加入WTO,外商直接投资的深度与广度将得到很大发展,这将推动我国金融结构的金融制度安排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为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制度安排、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等方面进行的创新活动,是金融结构提升的主要方式和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现代金融发展史实质上是金融不断创新的过程。受经济体制的影响、金融改革滞后的约束以及金融机构治理结构不完善、市场竞争不充分和技术进步不足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我国金融创新速度相对落后,但入世后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将为金融创新及金融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加快金融创新促进金融深化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必将推动我国的金融深化和经济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笔者使用2001年~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发展、所有制约束与企业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负债融资水平的提高;所有制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在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因而企业国有化程度越高,其资产负债率越高;金融发展和企业所有制结构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并不存在一致的互动效应,国有企业在获得信贷融资方面的相对优势会逐渐丧失,金融机构的股份制改革成效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14.
胡杰  张瑜 《技术经济》2015,34(3):123-129
构建了二元离散Logistic模型,利用2008—2013年在中国创业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结合企业特征,从金融中介发展、创业板发展和风险投资发展三个方面实证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结果显示:规模越大、年龄越大的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越严重;现阶段金融中介发展和创业板发展并未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且对规模较小的企业的融资约束具有更大的抑制作用,风险投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制度的改革回顾与创新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金融制度改革在制度供给绝对匮乏的条件下起步,中经七年的准备探索、十年的制度框架构建和四年的调整、充实、深化阶段。改革的主线是从计划金融传向市场金融的制度创新。十十年金融改革推动了金融发展,改变了制度运行环境,启动了制度的要求与供给互动机制;中国金融改革内涵是是从计划走向市场,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数量扩张向效益提高,制度创新是带全局性的,改革必须能揽全局。发展是永恒主量,改革是历史性任务,开放是制度转型期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21世纪中国金融制度创新和金融发展,需要认真研究金融发展的新阶段及其特点,结合“十五”期间中国金融发展面临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挑战,直面WTO,完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和金融调控体系,提高金融效率,保卫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正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实体经济服务能力。基于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将金融结构分为融资市场结构和银行结构,研究区域金融结构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区域创新活动在空间上趋于集中,在地理空间上呈现集聚现象;直接融资市场发展显著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中小〖JP2〗银行发展显著带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中小银行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大于直接融资市场,并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JP〗  相似文献   

17.
城镇住房供给侧结构性变迁的客观原因是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主观原因是住房供给的理念变迁;住房理念变迁引致住房制度变迁,住房制度变迁引致住房金融变迁,住房制度变迁和住房金融变迁引致住房民生改善的变迁,住房制度变迁、住房金融变迁、住房民生改善变迁正是关于中国住房供给侧结构性变迁的核心内容。 因此,基于现代经济学的住房供给一般原理和历史经验,本文阐述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住房供给制度的历史演进、金融支持、民生改善,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住房供给侧结构变迁带来的相关成就,最后以上海市为例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债融资功能错位及其危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志刚 《财经研究》2002,28(12):56-61
中国国债融资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出现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经济建设融资的需要,因而具有传统体制下国家融资的特点。中国国债融资规模的增加对中国的融资体制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从国际经验看,发行国债不仅仅是为了弥补财政赤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建立和完善国债市场的需要。为此,需要对中国国债融资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本文认为,中国国债发行应弱化其财政性功能,强化其金融性功能。  相似文献   

19.
夏霁 《经济研究导刊》2014,(27):101-102
近年来,互联网企业的入局使中国传统金融机构逐步发生变革,新兴金融业态不断发展,中国未来金融的新格局正逐步形成。分别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和租赁业的角度分析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国新金融新业态的发展趋势,并针对性提出在该背景下南京未来金融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张杰 《金融评论》2010,2(5):1-7
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主流文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金融制度机理多有阐发。McKinnon发现了中国金融改革方式选择的特殊性,借助“金融剩余”、“金融控制”等概念,他勾画了“金融支持型”经济增长的大致轮廓,世界银行和Maddison则分别通过强调“初始条件”和居民储蓄的重要性而佐证了上述观点。一些文献对经济改革中银行体系的制度结构与行为方式有所刻画,它们发现,在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银行体系的高不良贷款、高盈利、高流动性与经济的高增长长期并存不悖。另外一些文献进一步觉察到,在国家财政收入下降的情况下,依赖金融方式实现巨额债务融资构成改革中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邹至庄与陈志武等华裔主流学者则试图深入到历史文化层面探究中国经济改革过程的金融制度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