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曹颖  万志芳 《林业经济》2012,(11):102-104,115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黑龙江省2001~2010年林业产业结构与区域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全国林业产业发展来看,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基础好,第二、第三产业属于产业因素推动类型,产业结构处于优势地位,但第二产业不具备区域优势。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增强第三产业竞争力、提升第二产业规模效益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1996—2017年吉林省天保工程区和非天保工程区林业三次产业产值数据,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两个区域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区域内具有竞争力和区域优势的产业。研究结果表明: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吉林省天保区林业第三产业逐步取代第二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但林业产业经济总量较低,产值增速缓慢,对吉林省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第一、二产业竞争力和区域优势偏弱;非天保区仍以林业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第一、二产业产值增速较快,对吉林省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其产业竞争力和区域优势突出。因此,吉林省天保区应创新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模式,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途径;非天保区在保持林业第二产业发展势头的同时,应注重经济质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基于低碳经济的林业产业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明确林业产业在低碳经济中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林业产业在碳汇和减排两个方面的竞争力水平,并针对林业产业竞争力弱的现实提出了三个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林业科技进步是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扩散和转移实现林业在生物质能源等关键技术上的突破,从根本上推动林业竞争力的提升。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是一个重要途径,要全力发展林业第二产业,并以此为依托巩固林业第一产业,推动林业第三产业发展。政策的扶持也是林业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力量。要在现有林业政策体系基础上,针对低碳经济的特殊要求,在林业产权、经济扶持和经营管理方面做出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林业产业关联和结构升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京市投入产出表和北京市林业统计年鉴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投入产出分析中的产业关联指标和产业结构超前系数、Moore结构变化值法,分析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特点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北京市三大产业与林业产业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北京市林业产业停留在粗放型的发展阶段,属于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 2007—2016年,北京市林业三大产业发生较大的结构性变化,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并逐渐趋于稳定。针对北京市林业产业的结构优化与可持续性发展,首先应当继续推动第一产业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林下经济;其次要积极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更有必要加大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促使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由"一、三、二"向"三、一、二"转变;最后要打造森林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增强林业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了内蒙古在1998~2012年间的林业经济增长状况及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林业整体发展速度较慢,而且林业第一产业在结构素质、区域竞争优势方面问题突出,影响着第一产业的发展。其中二、三产业结构素质好,但竞争力较弱。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阻碍林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出发展高质量的林业第一产业、推进第二产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整合当地资源发展旅游业等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竞争力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山西省农业经济增长、结构、竞争力优势度和区域农业资源配置现状及合理性,为乡村振兴产业动力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以全国为参照,运用比较优势指数和Esteban-Marquillas偏离份额法拓展模型,综合探析山西省农业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现状。结果 (1) 2000—2019年山西农林牧渔业经济总量整体保持增长趋势,农林牧渔业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与全国同产业比值稳定在1.225%。(2)结构比例演变相对稳定,以种植业为主,牧业为辅,渔业林业比重低;结构调整以种植业略下降,林业略提升为主要特征。农作物以谷物、豆类、薯类具有比较优势,尤以谷子、胡麻籽、高粱、绿豆、红小豆比较优势明显,明显高于全国水平。(3)偏离效应分析显示:种植业规模增长明显,但结构、竞争力、资源配置均处于劣势;林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合理,但规模小,不具竞争力;牧业发展规模、竞争力、资源配置优势均较好,但结构尚不合理;渔业产业规模小,增长优势不明显,结构发展程度低,竞争力差。(4)动态变化中份额分量演变高度一致,种植业和牧业呈现明显的正负交替和此消彼长态势。农业经济增长优势整体表现为由南向北依次减弱的趋势,各地区结构偏离效应均为负,份额和结构分量区域间差异较小;竞争和配置分量偏离效应空间分布复杂,差异较大。结论 与全国相比,研究期内山西农业经济增长趋势不明显,竞争力低于全国水平。其中种植业和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提高资源配置合理性;林业结构和资源基础好,但发展较晚,亟待提高竞争力;渔业规模小,发展程度尚低。不同地区之间的协同性较差,可通过优化结构和分工,提高区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2006~2015年林业产业结构与区域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在2006~2015年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第三产业产值不断增加且具有明显区位优势,但是林业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与黑龙江林业平均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在东北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政策实施后,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业第二产业负增长趋势更为明显,说明对于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协调三大产业的关系仍然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正林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具有涵盖范围广、产品种类多、产业链长等优势特征,同时依附于森林资源的可再生性,为其他行业提供大量的初级产品与原材料,同时具备强大的生态服务功能。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林业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影响范围不断扩大,涉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在国际林业经济与生态发展领域的地位以及我国林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与地位提升等问题。由王刚著、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我国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研究》一书,基于我国林业产业竞争力的地区差异性,将全国范围内29个地区的林业产业竞争力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从多个维度出发,构建林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针对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综合的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从集体林区平均水平来看,林业产业产值对GDP的贡献率约为10.0%;集体林区正经历着林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可分为3个阶段:2008年之前为一个阶段,2008~2011年之间为一个阶段,2011年至未来某一年为另一个阶段;广东省第三产业增长弹性系数较高,林业发展速度较快;福建省林业产业工业化水平最高;浙江省林业人均创造价值最高,林业生产效率较高;湖北省经济林产业在集体林区中占据重要地位,2012年增加值占集体林区总增加值的19.3%;集体林区木材加工及制造业发展迅速,2011年增加值占中国总增加值的47.6%,但2012年下降幅度较大;广东省林业旅游与休闲产业总收入占集体林区总收入的40.2%,较大幅度领先于其它省份。  相似文献   

10.
基于偏离-份额法的国有林区产业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全国林业为参照,对国有林区经济发展过程及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得到:随着国有林区的改革和天保工程的实施以来,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在不断进行调整,总体趋于合理方向转变;国有林区三次产业在增长率、结构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竞争力较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竞争力水平;第一、第三产业受到的由木材大量调减所带来的影响较小,通过发展替代产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增长压力,而主要以木材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受到了较大影响,需要通过产业的转型升级带动经济的增长。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国有林区产业结构优化应加大扶持以森林生态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维持第一产业的稳定增长,推动第二产业的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三大产业竞争力,支持林区多种经营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全球罗非鱼养殖的主产区。随着罗非鱼产业的迅速发展,作为产业健康发展保障的行业协会应运而生。本文在对广西南宁、海南琼海、海南文昌三地罗非鱼行业协会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我国罗非鱼协会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协会发展中存在的几大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如何使协会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上发挥更大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文对日本、澳大利亚、越南、缅甸、法属波利尼西亚等在世界珍珠产业中具有一定地位的珍珠产业国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论述后,总结其成功经验,表明大量的资本注入、优秀人才的聚集、良好的产业基础、稳定的创新系统、政府的大力支持、独特的珍珠产业文化环境和品牌等因素是珍珠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国外珍珠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是广东南珠产业健康发展的导航仪。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种子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前提,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条件。制种产业是甘肃省产业发展的重点,该文应用SWOT分析法对甘肃省制种产业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甘肃省制种产业的对策,为甘肃的优势产业发展理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浙江省花木产业全面调查的结果 ,着重分析了花木生产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按照花木产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要求 ,提出了解决现存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陕西渭北旱塬粮畜产业区域布局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生产典型调研、统计数据与农业资源条件分析,总结了渭北旱塬粮食、畜牧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适合渭北旱塬粮食、畜牧发展的区划与“十二五”期间的产业发展战略.结果表明,渭北旱塬粮食种植区可分为中西部残塬沟壑粮食主产区、中北部山地沟壑粮食自给区、北部高原沟壑粮食发展区和东部台塬沟壑粮食主产区4个区域;畜牧生产区可分为西部畜牧产业优势区、中部畜牧产业发展区、北部畜牧产业新兴区和东部畜牧产业优势区4个区域.“十二五”期间渭北旱塬粮食产业发展重点是优化种植区域布局,推进优质小麦和专用玉米产业化发展;畜牧产业发展重点是突出渭北养殖业的地方特色优势,提高养殖户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沿海省市海洋产业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我国沿海省市的海洋经济发展不均衡,差异非常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产业结构的不同是导致海洋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进而根据产业发展的状况,将我国11个沿海省市分为四类,并针对不同的类别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依据区域农业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容量、产业基础和功能定位,按照"生态红线"和"底线约束"的要求,明确种植业、养殖业发展方向和开发强度,强化农业产业准入门槛,加强区域资源管护和生态治理。[方法]以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考虑农业资源承载力、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基础上,剖析建立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背景、意义及其内涵,基于"减规模、转方式、控规模、退出生产"要求探讨负面清单编制原则以及禁止类、限制类农业产业目录与管控条件的编制方法,重点分析农业资源超载、生态环境退化典型区域的农业产业发展管控对策。[结果](1)在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区,实施节水保水型耕作方式,限制冬小麦种植面积;(2)在中—重度重金属污染区实施3~5年休耕,在轻微—轻度重金属污染区域,实施清洁去污型休耕模式,优先种植生物量高、吸收积累作用强的富集型植物;(3)在长江中下游传统双季稻主产区,适度调减双季稻田,实施"双改单",控制水网密集区生猪、奶牛养殖规模;(4)在生态严重退化区,实行生态修复型休耕,种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保护耕作层的植物;(5)在东北黑土区,适度调减水稻种植面积,增加食用大豆生产,推进种养结合;(6)在生态保护发展区,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和舍饲半舍饲。[结论]采取开展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编制试点、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保障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利用产量及销售收入等指标对我国区域造纸产业的竞争力进行评述,阐明造纸产业的基本特性,指出区位因素、资源因素、经济因素、制度环境因素及相关产业因素是影响区域造纸产业竞争力的五大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芜湖市汽车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国外汽车公司的不断入驻我国,以及中央"促进中部崛起"的提出,芜湖市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芜湖市汽车产业集群化进行相关研究,分析芜湖市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构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评价模型,提出芜湖市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途径:发展合肥-芜湖双核型汽车产业集群、推行安徽省汽车产业发展集群战略,进而建立全国性生产、流通网络。  相似文献   

20.
产业融合发展是当前世界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陕西作为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和旅游大省,文化遗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并形成新业态具有天性性和必然性。研究认为旅游遗产文化业的融合机制有产业的高度关联性、消费需求与技术进步、竞争和政策制度,通过渗透型、延伸型、重组型三种融合模式,立足于陕西实际,采取理顺管理体制、文化遗产活化、延长产业链、提升遗产资源的吸引力、打造陕西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园区等路径来促进旅游遗产文化业发展,实现陕西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