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国有粮食企业包括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附营企业两大类.自1998年以来,附营企业由于不承担粮食政策性经营业务,产权制度改革步伐较快;购销企业由于承担粮食政策性经营任务,产权制度改革进展缓慢.本文根据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现状,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认为下一步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核心和重点是产权制度,并提出了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江西省多数地方的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较快,加快了经营机制转换和组织结构重组,明显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但是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展缓慢。本文认为,江西国有粮食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可以从所有权、经营权入手进行适度改革。  相似文献   

3.
2008年,吉林省政府提出在2008年年末之前完成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举措,在省内原则上不再存在由市(州)县管理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粮食购销企业。本文对这次改革后的粮食流通企业新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温家宝总理一再强调,在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价格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还要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但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现状看,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必须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革。根据安徽省的实际情况,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企业组织形式创新和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战略性重组,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更好地发挥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5.
《商业会计》2004,(9):62-63
积极稳妥地处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财务挂账,是促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减轻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包袱、加快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的要求。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精神。现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财务挂账,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一、老粮食财务挂账及新增粮食财务挂账的处理 (一)老粮食财务挂账,指1992年3  相似文献   

6.
《商业会计》2004,(9):60-62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各地粮食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和措施,积极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目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布局和结构还不合理,历史包袱较重,企业经营机制不活,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不适应新形势下粮食流通和宏观调控的需要。因此,各地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的精神,继续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更好地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粮食流通和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楚雄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以推进粮食购销企业部分国有资产退出,部分职工身份转换和经营性企业民营化改制为突破口,建立健全了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改  相似文献   

8.
《江苏商业会计》2004,(6):i012-i014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各地粮食部门认真贯彻落文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和措施,积极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目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布局和结构还不合理,历史包袱较重,企业经营机制不活,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不适应新形势下粮食流通和宏观调控的需要。因此,各地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的精神,继续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更好地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存粮食流通和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5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完成了以解决"三老"问题为主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即:对"老人"实行有限竞争上岗,富余人员全部买断分流;对"老粮"继续实行划断管理,分期销售;对"老账"全部剥离企业,上划至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三老"问题的解决,使粮食企业卸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辅平了道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服务"三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粮改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发展仍面临着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0.
李建平 《商业会计》2001,(12):28-28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做好委托代购粮油业务工作,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逐步向粮油购销订单化,市场化方向改革,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农业发展银行对委托代购粮油业务操作不规范,制约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委托代购粮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笔者认为,为开展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委托代购粮油业务工作,应从统一认识,强化资金管理,规范会计处理等方面加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委托代购粮油业务管理。  相似文献   

11.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中的生存定位问题,是由它所处的客观环境所决定的。随着改革的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所处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底,安庆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第一步改革任务圆满完成,顺利实现减员分流目标。今年以来,该市认真贯彻省政府和省粮食局关于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全面启动第二步资产重组、产权制度改革,并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分步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2005年5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明确要求,“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地制宜实行企业重组和组织结构创新”。由此,探讨多年的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终于从幕后走向台前。  相似文献   

14.
2001年,新干县在吉安市率先推行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该县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该县大多数经营性国有粮食企业已退出国有序列,改革重组后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亦焕发出勃勃生机。全行业连续两年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减亏,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根据调查,笔者认为新干县国有粮企改革与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一、抓住机遇,实施国有粮企战略性改组新干县粮食局紧紧抓住全县国企改制全面推开的有利时机,按照国发犤2001犦28号和赣府厅发犤2002犦38号等文件精神,坚持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  相似文献   

15.
《商业会计》2003,(5):61-62
2002年,各地粮食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1]28号)和国家计委等八部门《关于印发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发展意见的通知》(计综合[2002]677号)精神,积极探索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路子,加快了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步伐,扭亏增盈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亏损比上年同期下降20亿元;其他企业亏损比上年同期下降11亿元。山东、北京、山西、河北等省(市)的国有粮食  相似文献   

16.
《商业会计》2002,(3):5-6
2001年,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加快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步伐,各项粮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一年,粮食流通工作中将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粮食财务工作的任务十分繁重。各级粮食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切实做好2002年的粮食财会工作。一、建立目标责任制,继续搞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扭亏增盈工作。2001年,各地加大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扭亏增盈力度,取得了一…  相似文献   

17.
王建云 《价格月刊》2005,(10):22-23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主体多元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面临着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如何创新发展,这是每个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应对清查审计出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财务挂账及时进行调整。根据有关文件规定批复的亏损挂账数额,本文结合柘城县清查审计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亏损挂账的实际情况,对财务挂账的账务调整提出个人浅见。一、调整审计认定的财务挂账时间范围及挂账形态审计认定1998年6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亏损挂账数额;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清查审计财务挂账形态看,既有反映在所有者权益“利润分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农发行由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年年亏损积累了大量的呆帐坏帐。深受国家粮食政策及自身制度性弊端束缚的农发行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都已不再适合同时经营政策性和商业性业务,脱困的出路在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淡出”粮食购销市场,农发行回归政策性银行的本色,同时建立新的国家粮食流通体制。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减轻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包袱,对粮食财务挂账,全国统一进行了三次全面清理,界定了挂账性质,划清了责任界限,核定了挂账数额。(本文指的老挂账是指2004年8月31日以前的所有粮食财务挂账)。2004年,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和中央五部委印发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财务挂账处理意见》等文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