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童 《经济师》2010,(5):110-111
学生会和学生社团是学生的群众性组织,是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作为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的重要部分,其建设工作对学校的发展意义重大。在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建设必须更新观念,改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坚持创新,提高认识和品位,全面推进独立学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工作的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职教育蓬勃发展,大多数学校都强调提高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却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重视不够。针对高职生和普通高校学生的不同特点,就加强学生的反恐、反暴教育、挫折教育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出加强对高职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抗挫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3.
葛倩  徐旭华 《时代经贸》2011,(14):223-223
班级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最基层的管理团队,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素质直接关系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如何抓好班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成为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班级学生干部为切入点,从选拨、使用、培养和关心学生干部等几大方面展开论述,在选拔学生干部的时候要明确岗位选拔标准,结合学生自身的性格气质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在上岗后根据学生干部管理规范文件和规定,依规行事,照章办事,落实班级学生干部职责,在使用过程中严格要求,不断提出更高要求,以期帮助学生干部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以达到培养的目的,另外在生活中关心和关爱班级学生干部,及时鼓励和肯定学生干部取得的成绩,不断激励学生干部。  相似文献   

4.
学生社团的发展是指学生社团从产生、运行、终结以及影响这些进程的各种因素和关系的总和。研究学生社团的发展就是要揭示学生社团发展的规律性,探察影响学生社团发展的各项因素,分析促进学生社团发展的内部原因,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独立学院学生社团的发展问题主要是社团建设问题以及学生社团的发展对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素质提高和学风校风的影响,归根结底是独立学院学生社团的教育功能对教育体系的影响问题,在学生发展的教育主体论上,具有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考试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以往的考试制度只注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和创造力的培养。针对当前学生的学习特点,加大考试方式方法改革,将考试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使得学生在学习时,更加注重学习过程,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以考核学生"学习成效"为目的,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高校的逐年扩招,高职院校学生迅速增加,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状况不同,思想更加活跃,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这也给学校教育和管理带来了很多新问题。高职院校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坚持严格管理,并时时体现对学生的关爱;发挥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中的辅助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积极分子和特困学生中的示范作用;切实占领主课堂阵地和学生业余时间阵地,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旷课是指学生在上课期间擅自离开学校或无正当理由不到校学习的行为。是所有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一旦客观条件成熟,即表现为旷课。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受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旷课现象尤为突出。正确对待和处理少数民族学生的旷课行为,是纠正班级学生旷课行为的关键所在,也是树立良好学风、班风的必然要求。因此,老师和班主任应加强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长时间持续合作,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防止和矫正学生的旷课行为。  相似文献   

8.
高校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文明进步中的作用突出。高校教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赞美学生、宽容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关心青年健康,支持青年的价值观教育,关心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力求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教会学生怎样思考,引导学生进行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更好地关爱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生是班主任的神圣职责,笔者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有着许多的收获和感受.秉承爱心和智慧的原则,我们可以做到:用爱心筑成班级的共同价值观;用智慧,谨慎处理好学生中的突发事件,让学生佩服自己;给学生一个更真实的自己,让学生更喜欢自己;用热情和恒心迎接挑战,为学生赢得自尊和自信;为学生付出一定要让学生知道,教会学生如何回报;爱心不可泛滥.  相似文献   

10.
班级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最基层的管理团队,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素质直接关系学生警理工作的成效,如何抓好班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成为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班级学生干部为切入点,从选拔、使用、培养和关心学生干部等几大方面展开论述,在选拔学生干部的时候要明确岗位选拔标准,结合学生自身的性棒气质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在上岗后根据学生干部管理规范文件和规定,依规行事,照章办事,落实班级学生干部职责,在使用过程中严格要求,不断提出更高要求,以期帮助学生干部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以达到培养的目的,另外在生活中关心和关爱班级学生干部,及时鼓励和肯定学生干部取得的成绩,不断激励学生干部.  相似文献   

11.
独立学院学生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一面旗帜,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和锻炼的重要途径。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和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基地。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社团发展和实验室建设之间的关系,找出两者的互补点,探索两者共同发展的双赢模式对独立学院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职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目的,除了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之外,涉及到对学生思想认识的挖掘和对相关社会因素的组织,且贯穿学生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大学生深入实际、团队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激发学生就业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就业信心、培养学生诚信品质、建立雇主与学生互相了解的平台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变化。  相似文献   

13.
浅谈高校学生班干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淑 《经济师》2010,(6):94-95
高校学生班干部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桥梁和骨干力量,培养合格的班干部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生,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文章结合当前大学生特色和对学生班干部的要求,分析了高校学生班干部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现代社会多元化人才结构的要求。即要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其一,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就是要惠及全体,一视同仁。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就是学生必须有充分的成长空间,包括德智体,包括情商。其二,提供合适的教育。所谓适合的教育,就是因材施教,开发潜能。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理解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发展能力,人人都能成才。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研究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陈辉  母丽华  倪岚  孙璐 《经济师》2014,(12):249-250
在CDIO教育理念下,对保险精算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的改进研究,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探讨。CDIO教育理念是在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术和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保险精算课程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入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对金融学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课外自学和实践教学中,实现三位一体。在课堂教学中,变学生被动性学习为主动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在课外自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实现“自身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目的。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国办发[2001]48号文件明确规定,学生军训是普通高校本、专科生的必修课。因此,揭示学生军训的规律,对于从理论上指导学生军训的实践具有十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军训服从并服务于国防建设和战争需要,学生军训受环境的制约和施训者的主动作用和受训者的能动作用是学生军训的三条最基本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在系统研究辩论式教学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定势和思维特点,指明了高职院校开展辩论式教学的意义:辩论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和归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课前、课堂和课后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探索未知的知识;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  相似文献   

19.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倡导主动探究式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是新的生物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理念,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和生物学科的特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增强所教知识的趣味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在自主探究中形成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从而达到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新的“以语言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相对立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了学生的核心作用。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和学生、教材等之间的关系是以学生为巾心的互动关系。教师的任务就是给学生尽量提供和创造一些真实的语言环境来帮助学生“学”或引起学生“学”,从而使学生在使用语言过程中自由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观点的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