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21世纪初城乡居民将处于消费结构变动的关键时期,扩大消费内需主要要通过消费结构升级来实现。就城镇居民而言,其消费升级的主题是以居住、交通通讯、教育等新消费热点逐步成熟带动消费走向较为宽裕的小康阶段;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题是由温饱型向小康型消费阶段迈进,恩格尔系数下降,教育文化、耐用消费品等新消费热点将升温。  相似文献   

2.
食品加工业:增长的永恒主题 食品消费的经济效益比房子、汽车大 目前,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在“八五”期间完成了由小康型向富裕型的转变过程,农村居民基本实现了温饱型的消费,并向小康型迈进。在城乡居民生活的渐进变化过程中,人均收入提高、物价下调,居民食品消费的比例在恩格尔系数上呈下降  相似文献   

3.
一兵 《浙江经济》2002,(24):28-29
小康、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界定小康,是一个衡量国民生活水平状况的概念,属于经济范畴。国民生活水平的状况,通常又分为贫困、温饱、小康、富裕。对于国民生活水平状况的衡量,目前主要有两种参照标准:一个是以消费结构为参照系数的标准,即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在整个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经济学中称之为“恩格尔系数”。另一个是以人均 GDP(国民生  相似文献   

4.
广东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基本完成了从温饷型向小康型的过渡。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地从过去以追求数量为主的消费转向注重消费质量的提高。本文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广东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量化分析,力图通过分析广东居民消费结构方面的偏差,寻求提高居民消费倾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慧  姜林  王宇 《改革与战略》2012,28(1):108-110
文章通过对1980—2009年辽宁的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水平及结构进行数据实证分析,得出辽宁省农村居民属于轻度滞后型消费,2000年开始进入舒展型消费结构阶段,2009年开始其消费结构的变动越来越趋于多样化。文章认为,辽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需求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消费需求结构正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发展型并重转变。  相似文献   

6.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发展趋势及其对内的需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征 《特区经济》2005,(10):48-49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发展总趋势:消费结构会向享受型、发展型升级。今后5~10年里,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将升级到以住、行、玩等享受型商品与发展型商品为消费兴奋点的小康富裕型消费结构,从食品消费、衣着消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性消费、医疗保健消费、交通通讯消费、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居住消费七大消费的发展趋势可以得出这点。  相似文献   

7.
郝爽 《北方经济》2012,(14):29-29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国社会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生活水平飞速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已经从温饱不足,基本温饱走向了小康型、富裕型。城市居民消费逐渐阶层化,模式多元化,消费识别功能增强。在此期间,社会结构的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变迁起到了决定性左右。伴随着社会全面高速发展,消费结构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2000年新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鹏 《新疆财经》2002,(1):17-18,28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基本完成了从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过度,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也从过去的追求数量为主转向注重消费质量的提高,然而,近年来有效需求不足,本文利用扩展线形支出系统模型对新疆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量化分析,力图通过分析,找出偏差,以寻求提高消费倾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疆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国民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曼提高。与此同时,城市与农村两大消费群体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倾向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日趋突出,不仅影响了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扩大,也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晨。正确认识现阶段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对于我们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缓解城乡之间矛盾、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臧旭恒  张治军 《山东经济》2004,20(1):104-108
本文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对1998-2001年山东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边际消费倾向分析、弹性分析和基本需求分析。分析显示山东省城镇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均得以满足,已经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转交;同时由于收入差距的拉大也导致了消费结构差异程度的进一步加大。并针对消费结构分析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与产业结构相关的基于刺激与引导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20年来,上海市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具有阶段性质的变化——即从低等消费阶段向中等消费阶段过渡,从生存型消费逐步向追求发展、享受生活的小康型消费方向发展,其生活质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饮食追求营养化、多样化和方便化  相似文献   

12.
根据1982年全国的营养调查,目前我国人均食物中的总热量和总蛋白量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蛋白质的构成比例太低。改进食物营养的目标主要是提高以动物蛋白为主的优质蛋白的比重,在原仅占11.4%的基础上提高到30%,是比较合理的水平。但我们又要从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动物性肉食蛋白质、脂肪膳食消费太多,导致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动脉稀样硬化症的高发率中吸取教训,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消费结构,即:节粮型肉食体系,节粮型饮料体系,多成份食物结构体系,营养美味菜类体系。  相似文献   

13.
陈瑛 《珠江经济》2006,(4):55-62
随着广州经济的增长,城市居民收入增加,刺激了居民的消费,自1995年以来,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向信息化消费方面升级,当食品、衣着等基本消费得到满足后,广州城市居民所增加的消费支出,主要是投向发展与享乐型消费。本文取1995~2004年区间的消费数据,采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对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启动广州城市居民消费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我国将进入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新阶段,其指数标志为人均GDP从3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恩格尔系数下降至50%以下。按照国际惯例,这一时期国民消费水平会上一个台阶,即由温饱型消费转入小康型消费,从温饱阶段的满足基本需要转向小康阶段的追求生活质量。因此,优化消费结构,扩大服务消费,是当前亟需重视的热点问题。一如同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产业发展道路一样,我国目前正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消费总体上处于从第一次升级向第二次升级跨越阶段。第一次升级是指由贫困型向温饱型转变的过程,我国大部分农村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已完成,第二次升级是指从温饱向小康过渡的过程。国家统计局的分析表明,目前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消费结构、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均落后城市10年以上。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由量的需求向质的需求过渡,呈现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的阶段性特征。农民消费满足率低,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6.
董晓晔 《发展》2008,(9):26-27
一、安全农产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重视农产品安全是食品消费多元化、高级化和切实保障新时期经济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食品消费结构的普遍升级,人们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富裕型转变,肉、蛋、奶及其制品越来越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生活消费品,甚至不仅从质上而且从量上将超过粮食成为人们最主要的食品。  相似文献   

17.
安文霞 《发展》2011,(5):62-63
一、甘肃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出现新变化近十年来,甘肃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出现了生存性资料消费比重下降、享受和发展资料消费比重上升的迹象。甘肃的消费结构正在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物质型向精神型、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进行历史性转变。(一)基本生活性消费支出大幅下降。1989年至1999年的10年间  相似文献   

18.
服务性消费是指使用服务满足国民个体和总体当前需求的活动。服务性消费是消费结构升级的表现和结果。消费经济理论表明,消费决定生产,消费结构决定产业结构。服务性消费有利于扩大服务业规模,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促使服务行业转变经营机制。本文试图通过对近年来天津市服务性消费的分析,探讨影响服务性消费的因素,并就如何扩大服务性消费,加快天津市服务业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呼和浩特市大学生消费价值取向、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结构和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等方面做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呼和浩特市大学生的消费意向明确,消费水平偏低,消费结构单一。经济条件、体育兴趣爱好、体育用品价格过高、学校场地器材不足等是影响呼和浩特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以高起点步入总体小康的广东,如何正确处理好全面建设小康与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系?本文分析了全面小康的社会指标体系,全面建设小康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系,以及广东目前的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和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