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作用”论可以“质疑”吴国柱《经济师》今年第8期“来稿摘编”专栏刊出了方正先生对王珏《关于政治经济学传统观点的几点质疑》的批驳意见。他说《质疑》“妙论横生,美不胜收”,当然是“独创”;这倒说的不错。只不过他说的是反话,我们却当正话听,就象刘冬先生在...  相似文献   

2.
对《关于政治经济学传统观点的几点质疑》一文的思考栾文莲王珏教授在《关于政治经济学传统观点的几点质疑》一文中谈到,我们过去对生产关系的理解和界定是狭窄的、片面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密切交织、互相渗透、亦此亦彼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所以密不可分是因为它们...  相似文献   

3.
王珏 《经济师》1995,(10):10-14
关于政治经济学中的哲学问题──答朱沁夫先生王珏读了《经济师》杂志(1995年第8期)朱沁夫先生的《“关于政治经济学传统观点质疑”的质疑》一文,我打心底里感到高兴和感谢。这不是说反话,是真心话。朱文除了末尾有几句“蔷薇枝”以外,通篇和风细雨。这使我这个...  相似文献   

4.
彭大方  王珏 《经济师》1996,(8):19-19
关于劳动的转化与价值增殖问题彭大方,王珏编者按:王珏先生的《关于政治经济学传统观点的几点质疑补遗》一文于本刊1995年第3期发表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书刊文摘导报》于4月28日(第558期)摘要报导了王珏先生的新说,并加了编者按,倡导读者来信参与争...  相似文献   

5.
<正> 读了《经济师》杂志1994年第12期王珏先生的《关于政治经济学传统观点的几点质疑》一文后,令我大开眼界,深获教益。 一、王珏先生的文章对一些传统观念提出质疑,对哲学的一些基本原理进行新的探索和阐释,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是以社会实践为依据的。文章从头至尾闪耀着辩证系统思维的光辉,而无片面性和形而上学的机械论色彩。例如文中认为,任何事物的建构都是球型的;任何事物的运动形式和过程都是圆型循环的;任何事物的结构与运动之间的关系都是统一的;无论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政治与经  相似文献   

6.
来稿摘编     
《经济师》1995,(6)
<正> 云南吴国柱来稿,指出王珏先生的《关于政治经济学传统观点的几点质疑补遗》(见《经济师》1995年第3期),对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性问题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对传统的观点作了深层次的发掘,同时也作了全面深刻的反思。王珏先生的分析真正是深入到了问题的本质,高扬了人的主体性精神,使人们清晰地看到“资本”,“劳动”、“生产”这些概念和过程本身,都是“人”的活动过程,而不单纯是“物质运动”过程,从而使人们从过程中看到了人的关系,而不是单纯的物质关系。王珏先生早在《质疑》中就曾说过:“存在分为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与“客观存在”相对应的“主现存在”这样一个新的命题,对“存在”的概念作了全面的而非片面性的描述。在《补遗》中则进一步依据其新见,论证了“资本的本质是劳动”,是“劳动的转化和积累”;而“劳动”,自然应该包容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个方面,并且还提出了体力劳动也会“转化为脑力劳动”  相似文献   

7.
对王珏、陈影观学术观点争论的点滴看法●佚名自《经济师》1995年第4期发表了王珏先生《善恶论》一文后,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强烈反响。著名文学理论学家刘冬先生写了读后感,高度评价了王文,并提出几点质疑,提出了王文不足之处,刘冬先生的评价可说是王珏先生《善恶...  相似文献   

8.
<正> 拙文《关于政治经济学传统观点的几点质疑》发表后,收到了不少反映和书信。其中最使我感动和受到鼓舞的是学界耆宿、心理学界的泰斗、93岁高龄的杭州大学名誉校长陈立老先生。陈立老师对我的观点表示支持,认为拙文“从心理学的观点看,很有根据”;认为“社会存在是在人有了意识才能产生,除却有意识的人,便没另有社会意识。”本文试图对陈立老师的这一卓见和关于心理运动问题,稍加生发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关于理论发展和理论为现实服务的几个问题─—与王珏先生商榷关柏春王珏先生在《经济师》1995年第3期上撰文,密切结合现实问题做了比较深入的理论探讨,提出了一系列比较新颖的观点。这些观点的提出对于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都是很有意义的。同时,笔者...  相似文献   

10.
王志乐先生你错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乐先生的文章《外资并购与中国经济安全》,我早已拜读,几次想动笔写些东西却中途放弃,因为,我不想与人打口水仗,但因王先生地位特殊、观点不是“我的”而是“我们的”以及其观点有一定代表性,还是忍不住想讨论一番,我想这也是王先生的愿望,因为王先生有“以期引起讨论”之言。  相似文献   

11.
我看《善恶论》──与王珏先生商榷陈影观拜读了1995年第四期《经济师》争鸣栏所刊登的王珏先生撰写的《善恶论》,笔者也正如《经济师》同年第7期争鸣栏所刊登刘冬先生撰写的《善恶论读后感》一文中所写的:“引起了极大的兴趣”;笔者实在赞赏王珏先生对社会问题的...  相似文献   

12.
<正> 李光远同志在1962年发表的《劳动力所有制的提法能够成立吗?》和新近发表的《劳动力所有制论质疑》(以下简称《质疑》),使他成为否定劳动力所有制范畴的代表者。我们作为李光远同志《质疑》文中所称的“劳动力所有制论者”。感到有必要对“质疑”作出回答,以求共同把这个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争议问题搞清楚。一、生产条件分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所有制)是社会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13.
《善恶论》引起争鸣后的思考——就文风问题与陈影观先生商榷伍仑芝王珏先生的《善恶论》发表后,引起了争鸣,其中,陈影观先生的几篇文章我都拜读了,颇有一番感触。毛泽东同志在50年代的一次讲话中说,现在的文风问题是不讲文法。王珏在答复陈影观先生的批评文章中,...  相似文献   

14.
“受众商品论”是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泰斗达拉斯.斯迈思最具代表性的观点,试图从媒介、受众、广告商三者之间的关系中揭示资本主义大众媒介及其产品的本质。在分析中,斯迈思预设了一个前提——广告商的在场。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揭示本文所指的“在场”的含义;第二部分主要对“受众商品论”的几个重要观点进行解读,提出几点新的看法;第三部分重点分析大众传播过程中广告商是如何实现其在场的地位的。  相似文献   

15.
陈少英  谢徽 《现代财经》2006,26(10):47-50
通过对避税概念进行界定与分析,指出现行税法予以规制的一系列所谓“避税”行为,不宜再称其为避税。而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避税行为,其非法性也值得质疑。从避税产生的原因、以避税有违税法宗旨和税法基本原则来认定避税非法性观点的不合理及避税非法性界定在实践中的困境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梁启超、严复的“学术”定义及王国维关于希腊七术皆形下之学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并对“现代学术经典”问题的论争作了评说。  相似文献   

17.
从《善恶论》所提出的问题说起●肖飞银王珏先生的《善恶论》,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虽是一家之言,但对于认识社会的病源病因是有益的探索。关于社会的病源病因,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从物,从物质方面去找原因;一种是从人,从精神和分配方面去找原因。这后一种...  相似文献   

18.
善恶论     
关于人性的问题,曾是研究领域的一个“禁区”。其实,先辈哲人早有论述。孔子有“性善论”;苟子有“性恶论”。然其时距今已两千数百余年矣。王珏先生的近作《善恶论》不拘怩于先辈哲人的论迷,从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多方面广开思路,力求推陈出新,其中良莠,请读者辨折。望有争鸣之作以续之。  相似文献   

19.
沸沸扬扬的争论终于结束了,结果仍是“仁见仁,智见智”。但是其影响,其结果却是深远的,本从厉一宁等五位经济学家聚首质疑吴敬琏的事实出发,对争论本身重新进行了审视,并提出了自身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20.
地主经济制质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日拜读了章有义先生的大文《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地权分配的再估计》,再度触发我对“地主经济制”理论的一些感想。多年来,我就有这点感想,但是始终觉得国内的学术气氛不够理想,不说也罢。现在读到章先生的大文,知道国内已经有人在检讨“地主经济制”的理论,愿意趁便附加几句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